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提问方式与教学效果以及师幼互动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巧妙的提问方式能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充分调动幼儿参與活动的积极性。在实际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提问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高教师提问质量值得深思。
(一)面向全体幼儿发问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保证提问面向全体幼儿,每位幼儿都有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保证教育公平。在提问时,教师要照顾班级里的每一位幼儿,取缔个人喜好,不要每次都将能力强的幼儿作为优先提问的对象或者频繁提问同一位幼儿。教师不可忽视那些发展缓慢的幼儿,要经常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尝试回答问题。教师要为班里的每一位幼儿创造自由说话的机会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面向不同层次的幼儿提问
教师提问时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同时又要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要以幼儿已有的知识水平为依据,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高问题的难度;针对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教师还可以利用提问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对于内向、少言寡语的幼儿,教师也可以提出他们能流利回答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一)循序渐进、由浅及深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及深地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层层递进的,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提问要有严谨的逻辑性,让幼儿明白提问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提问的框架,让幼儿对整节教学活动的大框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要学什么。中班幼儿思维方式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要针对幼儿已有的经验,逐步提供一些新的经验。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水平,提问要由易入难,便于幼儿理解。
(二)前后有序、突出重点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认识到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各个问题不应该是割裂开的独立个体,而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前后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一般是围绕教学活动内容的核心问题,力求简明扼要,突出教学重难点。
(一)提问目的明确
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保证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提问。提问时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考虑的维度,突出教学重点,尽量避免问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避免问题的重复提出以及时间的隐形浪费。
(二)把握提问的时机
在何时提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高频率的提问不但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还会让幼儿感到厌烦,提问数量过多的教学活动可能会让幼儿产生厌倦感。教师要善于把握最合适提问的时机,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提问时切忌语义含糊,若教师不能表达清楚问题的意思,幼儿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教师在提问时要使用正确无误的语言,条理清晰、指向性强,具有逻辑性。教师提问的语气和态度也至关重要,亲切并带有鼓励的语气能让幼儿更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激励幼儿与教师一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亲近幼儿、相互的沟通交流能促进师幼间的良性沟通与交流。
教师的反馈应努力趋向具体化,少用“你真棒”“很不错”等,避免反馈方式的单一化,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在应答幼儿时,要注意步步引导,而不是告知幼儿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避免抑制幼儿的思维过程。
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思考在提问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例如提问的普遍性、提问的主体等,提高提问质量,避免形式化的提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转变理念,结合理论和实际,完善自身在提问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
提问面向全体幼儿,同时注意个体差异性
(一)面向全体幼儿发问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保证提问面向全体幼儿,每位幼儿都有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保证教育公平。在提问时,教师要照顾班级里的每一位幼儿,取缔个人喜好,不要每次都将能力强的幼儿作为优先提问的对象或者频繁提问同一位幼儿。教师不可忽视那些发展缓慢的幼儿,要经常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尝试回答问题。教师要为班里的每一位幼儿创造自由说话的机会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面向不同层次的幼儿提问
教师提问时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同时又要注意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要以幼儿已有的知识水平为依据,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针对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高问题的难度;针对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幼儿,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教师还可以利用提问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对于内向、少言寡语的幼儿,教师也可以提出他们能流利回答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巧设问题,提高提问质量
(一)循序渐进、由浅及深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及深地设计问题,问题应该是层层递进的,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提问要有严谨的逻辑性,让幼儿明白提问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提问的框架,让幼儿对整节教学活动的大框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要学什么。中班幼儿思维方式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要针对幼儿已有的经验,逐步提供一些新的经验。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理解能力水平,提问要由易入难,便于幼儿理解。
(二)前后有序、突出重点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认识到问题之间存在的联系。各个问题不应该是割裂开的独立个体,而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前后联系、层层递进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一般是围绕教学活动内容的核心问题,力求简明扼要,突出教学重难点。
明确提问的目的,把握提问的频率
(一)提问目的明确
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保证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提问。提问时教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考虑的维度,突出教学重点,尽量避免问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避免问题的重复提出以及时间的隐形浪费。
(二)把握提问的时机
在何时提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高频率的提问不但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还会让幼儿感到厌烦,提问数量过多的教学活动可能会让幼儿产生厌倦感。教师要善于把握最合适提问的时机,提高教学质量。
提问语言准确,态度温和自然
教师在提问时切忌语义含糊,若教师不能表达清楚问题的意思,幼儿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教师在提问时要使用正确无误的语言,条理清晰、指向性强,具有逻辑性。教师提问的语气和态度也至关重要,亲切并带有鼓励的语气能让幼儿更愿意主动回答问题,激励幼儿与教师一起思考。以平等的态度亲近幼儿、相互的沟通交流能促进师幼间的良性沟通与交流。
及时进行反馈和总结
教师的反馈应努力趋向具体化,少用“你真棒”“很不错”等,避免反馈方式的单一化,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在应答幼儿时,要注意步步引导,而不是告知幼儿正确的答案是什么,避免抑制幼儿的思维过程。
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思考在提问行为上的不足之处,例如提问的普遍性、提问的主体等,提高提问质量,避免形式化的提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转变理念,结合理论和实际,完善自身在提问方面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