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疑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_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设疑教学是一种激发思维、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适度、适量和有序的设疑,能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疑;效益
  
  下面结合本人实践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1.教学中设疑的方式
  1.1悬念式。它是指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引人入胜、充满好奇的情境,设计有悬念的疑难问题,去引导学生求知,在教者适度点拨下去追根溯源,解决“悬念”。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和教学内容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维的导入方法,一般采用提问、引猜、置难法。
  1.2探究式。它是指教者在具体地课堂教学中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不同层次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与之相关且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创设一系列彼此相关、循序渐进、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性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掌握相关知识。
  1.3以错纠错式。这是一种由错误的前提引导学生卷入错误,再设法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的设疑方法。这种以错纠错的设问,有着妙不可言的味道。适用于学生易错或概念易于混淆的教材难点内容的教学。
  1.4以疑治疑式。此时设问应捕捉适当时机,在学生感到信息矛盾时、概念模糊、思维混淆时,可进行必要的反问或正面的诱导设疑等,这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解惑释疑。这种“疑中生疑”的设问,有利于学生分清是非,避免张冠李戴。
  2.教学中设疑的原则
  2.1围绕课程标准。教师的设疑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围绕教学重难点提出,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为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
  2.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设疑不是天南海北,以为追求新、奇等感官刺激,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既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学生实际的需要。教师的设问联系实际,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营造“活课”的关键。
  2.3趣味性和时代性。“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设置趣味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萌发创新的思维意识。教师期望只有为学生主动积极地了解和接受之后,才能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唤起心理上新的需求,激发起内在驱动力,进而产生并推动他们实现教师期望的行为活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时事热点以及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与课堂教学相联系,会使学生感觉到理论就在现实中,就在身边,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3.教学中设疑的环节
  3.1导前设疑,激发兴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导入阶段以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和参与为目的的设疑,这时设疑,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具体做法可有如下几种:
  ①抓题眼。教材的题目往往起着点明中心旨意或对课文内容高度概括的能力,抓住题眼引疑导思,可以帮助学生疏通教材思路,为其深入了解内容作铺垫。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的极大兴趣。
  ②巧迁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积累一定的经验,对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形成某种思维定势。我们既要利用这种思维定势,也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些打破常规的叙述,我们可以利用变换文本的呈现方式来布疑、设疑,能引发学生思想内部对新旧认知的对照,激发其深入思考。文本内容与他们的阅读期待的强烈冲突,使学生感到有必要进行一番分析、推理与探究了。
  ③布疑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文本背景的了解不多,探究课文的兴趣自然不浓。教师凭借巧借材料、故事来布疑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借鸡下蛋的效果。通过讲故事设置疑团,不但疏通了信息,还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3.2课中布疑,引领思维。课中设疑一般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用讨论式,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感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也使一节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编的问题也应略高于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领略到成功的欢愉,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别林斯基说:“教学方法应该使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使他们发展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不仅对他们领会知识和掌握技巧,而且对他们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当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后,对学习的热爱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3.3课后设疑,温故知新。
  课后设疑一般难度应大一点,使学生通过自学后又能够解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正是这个道理。
  事实证明,一切创新、一切发明,无不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当某一个问题解决后,学生也往往会有一些没解决的问题或想法,也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发出新的甚至更精彩的问题或想法。因此,课后的布疑、设疑有两种情况:①查漏补缺型。②拓展延伸型。一篇好的文章,常令人觉得言已尽而一意无穷,有些文章不写故事的结局,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去揣摩、延续。教学时抓住文本教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延伸点”,引导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或生活体验大胆而有合理地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攀伸。
  当然,创境设疑的策略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倘能在课堂上抓住时机,选准设疑时间,客观、科学地设疑,我们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逐步总结规律,提出设想,亮出观点,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收稿日期:2011-09-1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评价就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些什么?如何优化教学评价?这是当今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的重点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向来是教育决策者、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焦点问题,但是,正如“什么样的知识
期刊
笔者经常到学校听课,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执教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的《春酒》这篇课文时,在一课时中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作者介绍——关于春酒——生字生词——朗读全文——同桌合作划分结构——四人一组讨论本文写了那些人、那些事、哪些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讨论问题,填写有关表格——学习本文细节描写方法
期刊
【摘要】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1.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淡化了课堂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讲评。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然而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对此认识不够,许多做法欠恰当,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用活教材的意识,因此应该创造性地将个人及学生的经验、课外文本知识、师生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互动整合,本人认为应做到几下几点:1、兼容并包,开拓视野。2、图文并茂,激发情趣。3、联系实际,生活再现。4、推陈出新,开拓创新。  【关键词】整合;课程资源;激活;课堂教学;体会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
期刊
高尔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外语,主要是他们对英语缺乏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英语教学法。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感受颇深,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好的授课方法,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从心理学角度讲,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竞争意识强。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实物、游戏、卡片等兴趣教学法,效果甚佳。  1.“听、说、读、写”教学法
期刊
【摘要】物理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就象摆在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的一座大山。绕着走?不行;硬冲?行不通!要灵活运用更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来说,由于未接受系统的物理思维训练,对物理知识、经验还相当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较低,不能理解它的含义,关健在于教师在引入概念的方式、方法和重视程度。  【关键词】概念;实验;理解;应用     “国培计划”远程
期刊
【摘要】“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最基础的源泉。教育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才能行之有效。教师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只有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宽容之心、关怀之心,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关键词】爱;理解;尊重;教育;
期刊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以“立几”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为背景的计数问题,这类问题题型新颖、解法灵活、多个知识点交织在一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考查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现结合具体例子谈谈这种问题的求解策略。  1、直接求解  例1:从平面 上取6个点,从平面 上取4个点,这10个点最多可以确定多少个三棱锥?  解: 利用三棱锥的形成将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机和巨大的助推器,特别是对地理学科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角色,而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以学生为本”如何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才能推动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和今后工作行动的指南。  【关键词】高中地理;激活兴趣     我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