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模式的创新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笔者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物理课堂结构,在多年摸索中,我组物理教师取得一定进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很关键的,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下面对物理课堂教學环节“自学——质疑——点拨——当堂训练——反馈强化”五个环节进行总结.这五个环节并不是框架,而是在实际教学中灵活多变.
  1自主学习(明确目标、以标导学)
  (1)根据上一节教师布置的预习提示,建议以学案形式呈现.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作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和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现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升华和凝华”为例:
  一、学习目标
  2.通过观察加热碘的状态变化,认识升华和凝华.
  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学习
  4.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此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分别对待,简单的在课下学生单独进行;难些的可以课上进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学案编写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引导性,启发学生思考,不要设置难度太高,要适度,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思考能够完成,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把握好时间.
  2交流质疑(情境导学,唤醒思维)
  现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中“升华和凝华”为例:
  小组展示学到的知识:①概念:升华、凝华.②规律: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会放热.
  3典型点拨(精讲适练)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问题,教师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做实验来完成),解决学生的疑惑.教学中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4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以“限时练”为基础,“限时练”试题要含盖本节全部知识点,层次适中,富有针对性、弹性、开放性、创新性,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盲目化.如在学了压强内容后,教师可设计这样一组练习:
  5反馈强化
  完成“限时练”后,师生互动,通过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错误,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进行矫正和补救.
  (1)对于“限时练”中学生出现个性的问题通过: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互动来解决.
  (2)对于“限时练”中学生出现共性的问题,教师加强讲解,警钟长鸣,再设计相关练习加以巩固.
  上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经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才更具有实效性.
其他文献
期刊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六节《浮力的应用》是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感觉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为了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学生、教材和一些常见的教学设计对《浮力的应用》教学情境的设计进行了一点思考.  1学情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而且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了较广的知识面与较扎实的基
高效课堂强调“两唯”(唯生、唯学)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高考第一轮复习急需重建两个关系,即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要真正构建高三复习的高效课堂,需要在教学理念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以下是我在高三复习课中所做的一些初探:  一、高效备课  1.磨教材。  新课改下的中学地理教学改变了以往“一纲一本”的状况,形成了“一标多本”的局面。这就意味着高考命题不可能只以任何一本教材为依据,
定性分析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概念规律作逻辑推理,这是学好物理,能做到悟理、讲理的基础,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常用于解决对有关物理现象的定性分析题,巩固、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的定性分析题,说明物理实验、仪器和装置的原理、分析实验结果的定性分析题等.纵观近年来高考,特别是执行新课程标准的省市,要求考生注意领会物理研究方法,相应的运用定性判断方法求解的题目逐年增多,因此加强定性分析能力
物理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把它应用在我的物理教学中,丰富了我的课堂,激发了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三个方面应用是笔者最欣赏的,写出来与读者一块探讨.  1重视资料的收集  1.1自己录制资料  去年暑假,我开车去旅游,孩子将饮料瓶的口剪掉,当小垃圾桶,将吃的瓜子壳放入里面,后来打开车窗向外倒,由于车子开的较快,饮料瓶还没有倒置就有瓜子壳竖直向上迅速飞出,孩子看呆了.暂且不说乱仍垃圾对不对,眼前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然而,在教学中发现,我们习惯于做实验、讲实验,实验课仍然是仅仅作为形成、理解、巩固物理概念和知识的手段,它依附于初中物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忽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对于“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下物理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验,所以研究初中物理“六模块”下实验教学,对于推动“六模块”建构式生态课堂具有重大意义.那么,物理实验课如何有效的
在高中阶段的电学部分,求解电量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在高中物理中求解电量的方法做一个总结.  1通过导体的电流是恒定电流  方法基本公式Q=It  根据电流的定义:I=Qt变换后可以得到Q=It.这是求解电流的最基本的公式,其他公式都是以该公式为基础推广而来的.  例1金属导体中电流强度是0.5 A,求半分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  分析解答Q=It=0.5×30 s=15 C,  n=Qt
高中物理在交变电流这一专题中,有一类是求解线框在匀强磁场转动过程中的瞬时感应电动势问题.该问题涉及空间想像,矢量分解,角度变换等多个难点,一度让很多开始接触的学生望而生畏,束手无策.而且大多数教师希望学生掌握好知识后,能够记住相应的表达式,遇到问题就套公式,这样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江苏高考计算题越来越侧重考察交流电这一知识点,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用另一套思维方法,避开以上诸多
有关摩擦生热问题,在中学物理教材中,只做了定性的描述,而对其定量的计算没有做深入的讨论.两物体相互摩擦时究竟能产生多少热?它与那些力做的功相对应,如何去量度?怎样去计算摩擦生的热?这些问题学生在脑子里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本文在功能原理(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的基础上,将两物体发生相互摩擦的运动情境进行分类,分类巧解不同运动情境下的摩擦生热问题.  1两物体同向运动情境下,摩擦产热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中的磁现象着手,让学生描述知道的磁现象,利用手中的磁体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理解磁场,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过程,学会通过探究试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磁体与磁场,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知道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状况,理解磁感应线.  3.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