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理论主张以“教学论”为核心,造成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做好文本和写作的整合,让写作训练走进文本,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依托文本;整合;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25-001
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弊端:部分语文老师急功近利,对课文解读匆匆带过,导致课本与作文严重脱轨,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少有关联。到要写作时,随意找个题目布置,然后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信手涂鸦,使作文教学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中。
作文教学中,一般语文老师都关注写作技巧,但收效甚微,原因是颠倒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本末关系。写作知识存活在作品之中,从读中悟出的写作知识对学生的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写作与课文结合意义: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扩大了视野,接受了思想情感的熏陶,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所学的内容与课文相关。另外,与课文结合,有改写,有扩写,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体现了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认为写作一定要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抒写我心,写作与文本整合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利用文本。积累其“材”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积累文本中生动的故事
文本中不乏生动的故事,如安徒生《丑小鸭》中的丑小鸭的曲折历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的成长足迹,吴刚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中人类作茧自缚的范例。这些故事形象生动,有着空洞的言辞无法比拟的优势,将这些故事巧妙地移入作文,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积累文本中鲜活的人物
生动的故事里少不了鲜活的人物,读罷这些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随之矗立眼前。有故事里的人,诸如元方、木兰、孔乙己、愚公……还有写故事的人,诸如白居易、李清照、海伦·凯勒……解读这些人物时,深入其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可写点,把他们化为我们所用。
3.积累文本中溢彩的诗文
文本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流光溢彩,若引人我们的作文,定会增加语言的文采和文章的思想内涵。尤其是那些被视为经典的名句,多积累方能薄发。如婉约派的李清照的词,清晰自然哀怨,适合写自我迷惘彷徨的心情;豪放派苏轼的词,豪放雄壮适合境界开阔之文。
4.积累文本中闪光的哲思
文本中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深刻的道理、闪光的哲思。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要勇敢面对,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然后一个个解决,最终定能成功。《热爱生命》告诉我们:人在面对种种生死考验时,也应该具有人的尊严和美德,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个大写的“人”是如何用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
二、依托文本,模仿其“气”
初学写作模仿是必要的,如学写字、绘画需要临摹一样,目的就是为了学会写。已经会写了,还要引导学生创造。
学生化用《音乐巨人贝多芬》:他,一个把音乐看作生命胜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对失聪之苦?
然而,他做到了,虽是无声,却仿佛拉近了与心的距离,让人们感到的是执著于音乐的心在呼吸。就是这样,勇于经历磨炼,煅造出了一位乐坛骄子一贝多芬。
三、利用文本学习技巧
精美课文中有很多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1.利用文本,学设伏笔之技巧
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就很好地运用了伏笔手法,爸爸最后病危去世,但读者读后决不会觉得太唐突,因为前文处处对爸爸的病重做了暗示。故爸爸病危去世之情节也是水到渠成。
2.科用文本,学刻画人物心理之技巧
2.1用精妙语言刻画人物心理。《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警官在未知狗主人不是将军时语言:“这是条野狗!用不着自费工夫说空话了……弄死它算了。”后来得知是将军家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哈哈……”此番语言足见奥楚蔑洛夫那种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奴性心理,把人物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2.2用个性化的行为刻画人物心理。《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得知女婿中举之后,去集市找到范进回来的路上时,文中如此描写: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一个“扯”的行为把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及趋炎附势的嘴脸极尽讽刺之意味。
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时可与语言、行为描写结合起来,使文章行文更从容多变,结构浑然一体。
四、立足文本,努力迁移
作文教学立足文本,并不是说要死抱住课本不放,而是要求学生立足课本,以课本为写作的引子或模子,努力向课外、现实、生活迁移。利用课本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使他们学得透,学得活。
用课文内容来进行写作训练的形式是很多的,比如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这些训练方法既便利又很有效。改写可以改人称、改结构、改顺序、改体裁,还可以就课文写感受、启示,想象文等。
另外,在课文中还可以学到立意、构思、语言运用等。在教学中,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笔者认为,若我们语文老师都能妙用文本,扶好文本这根拐杖,那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优思录
关键词:依托文本;整合; 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25-001
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弊端:部分语文老师急功近利,对课文解读匆匆带过,导致课本与作文严重脱轨,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少有关联。到要写作时,随意找个题目布置,然后任由学生天马行空,信手涂鸦,使作文教学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中。
作文教学中,一般语文老师都关注写作技巧,但收效甚微,原因是颠倒了“写什么”与“怎么写”的本末关系。写作知识存活在作品之中,从读中悟出的写作知识对学生的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写作与课文结合意义: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扩大了视野,接受了思想情感的熏陶,加深了对生活的认识,所学的内容与课文相关。另外,与课文结合,有改写,有扩写,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兴趣,使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体现了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认为写作一定要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抒写我心,写作与文本整合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利用文本。积累其“材”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积累文本中生动的故事
文本中不乏生动的故事,如安徒生《丑小鸭》中的丑小鸭的曲折历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鲁迅的成长足迹,吴刚的《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中人类作茧自缚的范例。这些故事形象生动,有着空洞的言辞无法比拟的优势,将这些故事巧妙地移入作文,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积累文本中鲜活的人物
生动的故事里少不了鲜活的人物,读罷这些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随之矗立眼前。有故事里的人,诸如元方、木兰、孔乙己、愚公……还有写故事的人,诸如白居易、李清照、海伦·凯勒……解读这些人物时,深入其内心世界,挖掘他们可写点,把他们化为我们所用。
3.积累文本中溢彩的诗文
文本中收录了大量的诗文,这些诗文历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流光溢彩,若引人我们的作文,定会增加语言的文采和文章的思想内涵。尤其是那些被视为经典的名句,多积累方能薄发。如婉约派的李清照的词,清晰自然哀怨,适合写自我迷惘彷徨的心情;豪放派苏轼的词,豪放雄壮适合境界开阔之文。
4.积累文本中闪光的哲思
文本中的文章,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有着深刻的道理、闪光的哲思。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要勇敢面对,要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然后一个个解决,最终定能成功。《热爱生命》告诉我们:人在面对种种生死考验时,也应该具有人的尊严和美德,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个大写的“人”是如何用一撇一捺支撑起来的。
二、依托文本,模仿其“气”
初学写作模仿是必要的,如学写字、绘画需要临摹一样,目的就是为了学会写。已经会写了,还要引导学生创造。
学生化用《音乐巨人贝多芬》:他,一个把音乐看作生命胜似生命的人,如何去面对失聪之苦?
然而,他做到了,虽是无声,却仿佛拉近了与心的距离,让人们感到的是执著于音乐的心在呼吸。就是这样,勇于经历磨炼,煅造出了一位乐坛骄子一贝多芬。
三、利用文本学习技巧
精美课文中有很多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从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1.利用文本,学设伏笔之技巧
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中,就很好地运用了伏笔手法,爸爸最后病危去世,但读者读后决不会觉得太唐突,因为前文处处对爸爸的病重做了暗示。故爸爸病危去世之情节也是水到渠成。
2.科用文本,学刻画人物心理之技巧
2.1用精妙语言刻画人物心理。《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警官在未知狗主人不是将军时语言:“这是条野狗!用不着自费工夫说空话了……弄死它算了。”后来得知是将军家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哈哈……”此番语言足见奥楚蔑洛夫那种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奴性心理,把人物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2.2用个性化的行为刻画人物心理。《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得知女婿中举之后,去集市找到范进回来的路上时,文中如此描写: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一个“扯”的行为把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及趋炎附势的嘴脸极尽讽刺之意味。
这就要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时可与语言、行为描写结合起来,使文章行文更从容多变,结构浑然一体。
四、立足文本,努力迁移
作文教学立足文本,并不是说要死抱住课本不放,而是要求学生立足课本,以课本为写作的引子或模子,努力向课外、现实、生活迁移。利用课本训练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使他们学得透,学得活。
用课文内容来进行写作训练的形式是很多的,比如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这些训练方法既便利又很有效。改写可以改人称、改结构、改顺序、改体裁,还可以就课文写感受、启示,想象文等。
另外,在课文中还可以学到立意、构思、语言运用等。在教学中,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笔者认为,若我们语文老师都能妙用文本,扶好文本这根拐杖,那作文教学就一定会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学生写作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大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优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