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及分析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科患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新生儿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予以PICC置管后护理其余25例为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予以常规方式护理。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留置时间、平均输液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具有穿刺次数少、平均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新生儿安全可靠,具有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的有点,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导管沿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拥有8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也达10余年之久。PICC在新生儿科应用广泛,其稳定而持久的静脉输液通道是抢救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以及相关护理体会。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科患儿50例,其中患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新生儿窒息1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新生儿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其余为25例为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实验组新生儿男性12例,女性13例,体重平均为1832±152g,胎龄平均为(31.6±3.1)周;对照组新生儿男性14例,女性11例,体重平均为1762±134g,胎龄平均为(31.1±2.9)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新生儿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准备新生儿专用PICC穿刺包(规格为1.9Fr),嘱患儿取平卧位,选择适宜穿刺点(包括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头静脉),常规消毒铺巾后测量导管插入长度(一般为穿刺点到胸锁关节长度),随后进行常规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针,将预先冲洗修剪的PICC导管置入,按预先测得长度进行放置,退出套管后封管固定,并用无菌辅料覆盖以备用,注意操作后对穿刺点进行适当压迫。X线检查确保导管头端在满意位置。同时,采用PICC置管护理方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儿观察指标包括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留置时间、平均输液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具有穿刺次数少、平均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 临床应用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应用不受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种的限制,在没有发生并发症的前提下,可以长时间留置导管,有利于长期反复的静脉输液治疗,而避免了患儿遭受的反复静脉穿刺痛苦。同时PICC在技术熟练的前提下,由于其操作简单,固定容易,可保持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对患儿的上肢活动影响较小。尤其重要的是,PICC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由于该处血流量较大,可以快速降低药物的浓度及渗透压,非常适合高渗性药物的输注,而保护血管免收伤害。在危重新生儿的紧急抢救中,可以快速补充药物及液体,起效较外周留置针置管更快。
危重症新生儿,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临床护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安全可行的血管通道,同时,此类患儿往往存在消化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进食,长期以往即会出现营养不良,对于疾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急需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这就需要建立一条长久安全的静脉通道。常规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虽然操作更加简单,但是有诸多限制,例如保留时间短,造成对患儿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长期反复穿刺易导致外周静脉的破坏、颅内压改变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同时常规外周置管不能实现高渗透性液体的输注,葡萄糖液浓度须不超过12.5%。本研究中实验组新生儿穿刺次数为1.3±0.6次、平均留置时间为17.3±2.8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报道显示,在患儿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重症肺炎以及外科手术后行PICC处理,平均留置时间10.9天,而且提出,PICCC置管对于机械通气等操作无限制[1]。也有研究表明,PICC成功率可达90%以上[2]。
3.2护理体会
在行PICC之前影响家属阐述该操作的重要意义,取得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穿刺。有研究报道,新生儿中的低体重儿在接受PICC时一出现血氧分压降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以及不规则呼吸等体征,操作时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操作前患儿应提前禁食,或者将胃内容物吸出后洗胃,穿刺部位应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中选择,最佳位置为肘窝下2cm处。同时应注意,正确且有效的护理方式是延长PICC置管时间的重要原因,导管留置期间应定期(4-8h)使用10000U/L的肝素盐水(2-5ml)予以正压封管,推注时间须超过1min,发现管腔有堵塞应及时使用5×106U/L尿激酶溶栓。
对于行PICC患儿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全身及输注液体的变化,做到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并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中以穿刺后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为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以及穿刺导管污染,也可因为输注液体和内源性感染的播散造成[3]。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护理中的严格无菌观念及操作是防止感染根本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新生儿安全可靠,具有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的有点,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真珠,蒋玉蓉,刘映辉等.更换敷料不同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3)
[2] 林真珠,叶文芳,简增娇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观察[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2)
[3] 梁建紅,邵美仙,陈金爱等.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
关键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新生儿;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导管沿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深静脉置管技术。PICC拥有8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也达10余年之久。PICC在新生儿科应用广泛,其稳定而持久的静脉输液通道是抢救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临床应用效果以及相关护理体会。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新生儿科患儿50例,其中患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新生儿窒息1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7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例新生儿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其余为25例为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置管。实验组新生儿男性12例,女性13例,体重平均为1832±152g,胎龄平均为(31.6±3.1)周;对照组新生儿男性14例,女性11例,体重平均为1762±134g,胎龄平均为(31.1±2.9)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新生儿应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准备新生儿专用PICC穿刺包(规格为1.9Fr),嘱患儿取平卧位,选择适宜穿刺点(包括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以及头静脉),常规消毒铺巾后测量导管插入长度(一般为穿刺点到胸锁关节长度),随后进行常规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针,将预先冲洗修剪的PICC导管置入,按预先测得长度进行放置,退出套管后封管固定,并用无菌辅料覆盖以备用,注意操作后对穿刺点进行适当压迫。X线检查确保导管头端在满意位置。同时,采用PICC置管护理方式。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同时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儿观察指标包括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留置时间、平均输液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 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到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具有穿刺次数少、平均留置时间长等优势,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3.1 临床应用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应用不受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种的限制,在没有发生并发症的前提下,可以长时间留置导管,有利于长期反复的静脉输液治疗,而避免了患儿遭受的反复静脉穿刺痛苦。同时PICC在技术熟练的前提下,由于其操作简单,固定容易,可保持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对患儿的上肢活动影响较小。尤其重要的是,PICC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由于该处血流量较大,可以快速降低药物的浓度及渗透压,非常适合高渗性药物的输注,而保护血管免收伤害。在危重新生儿的紧急抢救中,可以快速补充药物及液体,起效较外周留置针置管更快。
危重症新生儿,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临床护理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安全可行的血管通道,同时,此类患儿往往存在消化功能障碍,不能正常进食,长期以往即会出现营养不良,对于疾病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此时急需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这就需要建立一条长久安全的静脉通道。常规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虽然操作更加简单,但是有诸多限制,例如保留时间短,造成对患儿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长期反复穿刺易导致外周静脉的破坏、颅内压改变以及低血糖等并发症,同时常规外周置管不能实现高渗透性液体的输注,葡萄糖液浓度须不超过12.5%。本研究中实验组新生儿穿刺次数为1.3±0.6次、平均留置时间为17.3±2.8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报道显示,在患儿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重症肺炎以及外科手术后行PICC处理,平均留置时间10.9天,而且提出,PICCC置管对于机械通气等操作无限制[1]。也有研究表明,PICC成功率可达90%以上[2]。
3.2护理体会
在行PICC之前影响家属阐述该操作的重要意义,取得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穿刺。有研究报道,新生儿中的低体重儿在接受PICC时一出现血氧分压降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以及不规则呼吸等体征,操作时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操作前患儿应提前禁食,或者将胃内容物吸出后洗胃,穿刺部位应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以及头静脉中选择,最佳位置为肘窝下2cm处。同时应注意,正确且有效的护理方式是延长PICC置管时间的重要原因,导管留置期间应定期(4-8h)使用10000U/L的肝素盐水(2-5ml)予以正压封管,推注时间须超过1min,发现管腔有堵塞应及时使用5×106U/L尿激酶溶栓。
对于行PICC患儿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穿刺部位、全身及输注液体的变化,做到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并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中以穿刺后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为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以及穿刺导管污染,也可因为输注液体和内源性感染的播散造成[3]。穿刺过程中及穿刺后护理中的严格无菌观念及操作是防止感染根本有效的方法。
综上所述,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新生儿安全可靠,具有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的有点,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真珠,蒋玉蓉,刘映辉等.更换敷料不同频率对新生儿PICC导管穿刺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3)
[2] 林真珠,叶文芳,简增娇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及观察[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2)
[3] 梁建紅,邵美仙,陈金爱等.PICC在危重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