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既体现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能全面地展示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化知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历次考试中,作文分值占相当大的比重,但许多学生面临写作时感觉到困难重重,棘手万分,因而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从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提升作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思维等方面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技巧 效率 发散思维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要么呆板无趣,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要么凭空臆造,缺少真情实感。因此,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社会时事,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表述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1.巧拟标题,抢抓先机。文章标题起得好就犹如画龙点睛,因此标题又称文章之“龙眼”。如何拟好标题是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各种范文标题归纳出拟标题的方法,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成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再深入地分析各个方法的运用条件,适合怎样的环境,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熟练拟题。
2.美化开头,先声夺人。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当堂拟题,限时让学生完成一段开头,然后收集起来分析问题。具体可以通过课文《咬文嚼字》来举例,朱光潜通过列举郭沫若的事例来引出观点,这里告诉学生引用名人或者众所周知的事例,或是诗词,或是著名的文章,用在开头中增色不少,同时自然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将人物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交代清楚,自然说出月光散步的原因,同时也将读者带入下文,随着他一道悄悄出了门去。
3.漂亮收尾,环节齐全。豹尾形象地表明了文章的结尾简洁明了、强劲有力,往往首尾呼应或留有余味,需要经得起推敲。而学生在写作时容易虎头蛇尾,时间不够或者是写到后面就随便了。首先需要训练学生把握好写作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写开头的时候就应打好腹稿,该如何漂亮地收尾。在教完结尾的几种基本方法后,还需要多训练,以融会贯通,当写到结尾时,仔细斟酌该运用哪种方式来表现。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需要精炼语言,做到字字珠玑。
二、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在如今学校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不能完整地消化老师教的知识。问题出在课下,在作文课后往往没有监督,学生也没有反馈。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就是讲授过的要确保学生吸收到。要布置练习查看学生吸收效果,根据结果进行课程安排,还要安排每周练习保持住这个效果。而且作文教授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要变成专题讲演来分析。如今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学生写,老师改,这个模式的弊端非常大。首先这个“改”,老师批阅作文量大,自然无法每一篇都给出中肯的批语。当然有的老师一丝不苟,每一篇文章都认真批改,但是那样一来,老师确实将文章的质量改高了,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学生在拿到被批改的文章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最多记得几个错别字如何改正,这样的批改就没了效果。可以选择分小组批改或是同学互改,可以讨论交换意见,共同进步,然后老师再将暴露出的问题统一进行评改,要让学生养成改作文的习惯,改到满意之后再与老师交流。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文写作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可以让学生记诵或是仿写,例如《荷塘月色》中那一段荷花描写。反复地操练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对各种方法地讲解结合课文,使学生自己能找出着力点来吸收。比如在讲解替换比较法时,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拿来主义》一句中的“捧”“挂”,可以让学生分别替换别的词来做比较。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渗透语言训练。老师可以设计情境或是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赏析课外读物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强化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训练。
四、培养创新性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改变角色,让学生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发散思维的前提是生活视野要广。在训练前期教师可以硬性规定学生涉猎一些书籍、报纸,看新闻,看有深度的电视节目,然后写自己的观点或评论。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拿到话题时,透过表面看本质,在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话题,选取合适的主题加以深入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创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条框想问题,思维活跃了,有了想象空间,自然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可以续写剧本,如课文《雷雨(节选)》,或编创超越时空的传奇故事,如《贾宝玉夜访曹雪芹》。对一个问题多角度地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给出一个话题,让同学们写出关于它所有能想到的东西,这个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拿到作文题时快速立意。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规范语言。要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理念。作文课的专题训练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作文教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技巧 效率 发散思维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要么呆板无趣,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要么凭空臆造,缺少真情实感。因此,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社会时事,提高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表述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写作技巧
1.巧拟标题,抢抓先机。文章标题起得好就犹如画龙点睛,因此标题又称文章之“龙眼”。如何拟好标题是学生在写作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各种范文标题归纳出拟标题的方法,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便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成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再深入地分析各个方法的运用条件,适合怎样的环境,在平时训练中帮助学生熟练拟题。
2.美化开头,先声夺人。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用实例向学生介绍作文开头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当堂拟题,限时让学生完成一段开头,然后收集起来分析问题。具体可以通过课文《咬文嚼字》来举例,朱光潜通过列举郭沫若的事例来引出观点,这里告诉学生引用名人或者众所周知的事例,或是诗词,或是著名的文章,用在开头中增色不少,同时自然引出下文,吸引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将人物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交代清楚,自然说出月光散步的原因,同时也将读者带入下文,随着他一道悄悄出了门去。
3.漂亮收尾,环节齐全。豹尾形象地表明了文章的结尾简洁明了、强劲有力,往往首尾呼应或留有余味,需要经得起推敲。而学生在写作时容易虎头蛇尾,时间不够或者是写到后面就随便了。首先需要训练学生把握好写作各部分的时间分配,写开头的时候就应打好腹稿,该如何漂亮地收尾。在教完结尾的几种基本方法后,还需要多训练,以融会贯通,当写到结尾时,仔细斟酌该运用哪种方式来表现。不管是用什么方法都需要精炼语言,做到字字珠玑。
二、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在如今学校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不能完整地消化老师教的知识。问题出在课下,在作文课后往往没有监督,学生也没有反馈。提高效率的重要一环就是讲授过的要确保学生吸收到。要布置练习查看学生吸收效果,根据结果进行课程安排,还要安排每周练习保持住这个效果。而且作文教授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要变成专题讲演来分析。如今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学生写,老师改,这个模式的弊端非常大。首先这个“改”,老师批阅作文量大,自然无法每一篇都给出中肯的批语。当然有的老师一丝不苟,每一篇文章都认真批改,但是那样一来,老师确实将文章的质量改高了,可学生的写作水平往往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学生在拿到被批改的文章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最多记得几个错别字如何改正,这样的批改就没了效果。可以选择分小组批改或是同学互改,可以讨论交换意见,共同进步,然后老师再将暴露出的问题统一进行评改,要让学生养成改作文的习惯,改到满意之后再与老师交流。
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作文写作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可以让学生记诵或是仿写,例如《荷塘月色》中那一段荷花描写。反复地操练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对各种方法地讲解结合课文,使学生自己能找出着力点来吸收。比如在讲解替换比较法时,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拿来主义》一句中的“捧”“挂”,可以让学生分别替换别的词来做比较。这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能渗透语言训练。老师可以设计情境或是组织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赏析课外读物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强化造句和修辞手法的训练。
四、培养创新性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改变角色,让学生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建立一个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发散思维的前提是生活视野要广。在训练前期教师可以硬性规定学生涉猎一些书籍、报纸,看新闻,看有深度的电视节目,然后写自己的观点或评论。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内涵,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拿到话题时,透过表面看本质,在人生、社会的大背景下思考话题,选取合适的主题加以深入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创新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跳出条框想问题,思维活跃了,有了想象空间,自然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可以续写剧本,如课文《雷雨(节选)》,或编创超越时空的传奇故事,如《贾宝玉夜访曹雪芹》。对一个问题多角度地探讨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给出一个话题,让同学们写出关于它所有能想到的东西,这个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在拿到作文题时快速立意。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规范语言。要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理念。作文课的专题训练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作文教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