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不仅是推进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的现代公民素养的需要,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小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都应行动起来,努力实现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的共赢。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呢?近年来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深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适时,适当,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呢?例如第二章第一节《由多中物质组成的空气》中,涉及到了大气污染的问题,在教学进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告诉学生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治等,同时,适当拓展,向学生介绍历史上因空气污染而引起的公害事件,例如1952年洛杉基光化学烟雾等,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又如,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中,系统的介绍了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告诉学生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可以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水污染的情况相当严重,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流失的农药、化肥等;再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调查我们身边河流受污染的情况,让学生感觉到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使学生树立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
  二、开展社会调查,培养环保意识
  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调查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参与和实践过程中亲身感受和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等地参观,以了解这些工厂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避免危害的措施。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我们周围的水环境、生活环境、大气污染情况等等,使学生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的污染原因及治理方法,增强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还可以聘请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家来学校讲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不仅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违法行为。通过课外活动还可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作为我们学生,可多种一棵树,多栽一盆花;我们平常生活中注意珍惜每一滴水,把淘米水用来浇花,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等,这些都是保护环境的表现。
  四、改进化学实验,强化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果散发到空气中或水中无疑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不影响实验结果、观察效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生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
  如,许多实验中的毒气外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置漏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严格教育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做好气密性检验。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或毒性降解物。如,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将尾气用碱液吸收,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泄漏,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和对师生的伤害。
  当前,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这种实验具有操作简捷、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约药品等特点,如果把此项技术引人中学实验势必会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提高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五、通过课外阅读,加强环保教育
  在课外,我常印发一些有关环保教育的资料给学生,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环保事业,获得更多的环保知识,从中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如让学生课外阅读3·11日本大地震的有关资料,了解全球著名污染环境事件: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等等。
  总之,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环保意识,拓宽他们的环保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环保问题已提到了当事日程。初中化学教育应该把环境保护的知识贯穿于始终,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保护环境,美化地球。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去爱护我们的环境,如何去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参考文献:
  [1]唐维杰.浅谈环保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教学研究.2010(9).
  [2]孙美芹.初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J].新课程.2010,(10).
  [3]黄虎芹.小议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08,(20).
  [4]陈桂华.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9).
  [5]宋利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10,(10).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自主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在这种模式
学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
纵观这几年的化学教学,我对我所任班级的化学学业考试成绩做了一下统计分析,统计发现学生的化学成绩分化严重。因此,如何预防学生两极分化、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多年的教育工作,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前教学中我只注重尖子生,忽视了后进生。通过自己不断的业务学习,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同时采用先
期刊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细胞生物,一般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形成发育而来的,并且伴随生命进程逐渐衰老死亡。细胞也像生物体一样,要经过生长、衰老、死亡这几个阶段。本节知识在课本内容细胞部分承前启后,前承细胞结构及分裂功能,后承细胞衰老凋亡及其癌变,同时又与当今许多科技新进展热点问题都有紧密地联系,因此在联系上下章节内容,联系实际了解或解决一些实际题方面显得很重
如今的追星和以往大不相同。在以前,追星是珍藏一张钟爱的歌手的专辑、崇拜的球星的海报,是攒钱去看偶像的演唱会,是一件相对个人化的事情。但现在,随着互联网和偶像经济不断发展,追星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具有了越来越大的能量。  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娱乐社群简称“饭圈”。“饭圈”不是粉丝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基于对明星共同的喜爱而形成的有组织的群体,然而群体一旦形成,就容易出现极化行为:在流量至上的规则下,为
期刊
武警部队支队级单位绩效审计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基础上开展的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但目前武警部队支队级单位绩效审计尚未真正发挥应有效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还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