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同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文学艺术、广播影视事業。大力扶持民族文化艺术,扩大国际文化交流。”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些讲话反映出了党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为艺术类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措施
由于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合理拉动,同时受到社会氛围以及其他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艺考热”逐年升温,伴随着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综合类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综合院校的艺术类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艺术类专业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探索适应当今艺术类专业师生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综合院校艺术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时代命题。
一、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问题。通过对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问卷调查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情结浓厚,人文素质基础薄弱,学生较感性,容易冲动急躁、情绪化,在行为举止方面往往喜欢追求个性化、前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难度。艺术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更多的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增加专业体验和经验,才能在日常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原来的管理模式只适应于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阶段,不适应学生外出参加专业实践学生的管理,社会实践和传统综合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适应艺术类专业特殊的发展需要。
2.教师管理问题。随着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社会对高级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艺术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但由于专业特殊性,艺术类专业教师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以及更好的掌握前端行业信息、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需要,也会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做好综合院校中艺术类专业的教师管理是涵盖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3.教学资源管理问题。针对艺术类专业的需要,综合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相继建立了众多的艺术类专业实训中心,艺术类专业实训中心是艺术类专业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实训室的投入经费也日益增多。我校实训室经费通过多种渠道筹措,主要有北京市财政拨款、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学校自筹专业建设费用等等。实训室设备专业性较强,设备昂贵,因此,专业设备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学生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艺术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培养。
二、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管理。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艺术专业优势,通过“体验式”、“渗透式”、“开放式管理”等教育方式,发挥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利用各种有效活动载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优势和特色,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把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指导相结合,建立了班级助教式管理模式。同时,为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专业学习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就业渠道,寻找发展平台,同时又保证学生在成绩、学籍等方面管理规范化和严谨性,保障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制定了《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对一二年级以及三年级以上专业实践活动进行了分别规定,覆盖了学生所有外出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办理流程,使学生管理既规范化又能适应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
2.注重专业教师管理与培养。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为了增强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及自身发展,北京城市学院专门制定了《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专业教师(专任)外出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此规定将专业教师几种外出实践的情况都涵盖在内,对于教师应该如何外出以及在外期间担负的责任都具体加以规定,既人性化的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特点及成长要求,又明确了教师对于学校和学部应尽的义务。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建立了梯队式教学模式,即:第一梯队以教学型教师为主、第二梯队以教学型和实践型教师相结合、第三梯队以实践型教师为主,三个梯队既保证了教学,又体现了艺术类的独有特点,为打造社会知名的专业名师提供有力保障。
3.规范教学资源管理。加强艺术类专业教学设备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保障设备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功能必不可少的基础。加之,艺术类专业教学设备管理与其他实验室有所区别,因此,必须加强艺术专业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艺术类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为此,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从实训设备的管理、实训环境、器材借还、损坏赔偿、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艺术实验室规章制度,例如:《剪辑室、演播厅、录音棚管理办法》等,努力营造一个安全、优良的实验室教学环境。
4.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针对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单独访谈等多种形式,提取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相关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学校的管理规定,我们制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创建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艺术类专业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0.08
②孙玲,崔德才,罗启宝,沈淮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自主管理[J].文教资料.2009
③鞠宁,欧阳婷.学生自治:高校学生管理的有益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④曾德生,黄志荣.基于男女生比例失调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管理观察.2009(8)
【关键词】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措施
由于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合理拉动,同时受到社会氛围以及其他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跨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艺考热”逐年升温,伴随着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持续大规模扩招,许多综合类院校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综合院校的艺术类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研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艺术类专业有效管理的理论体系,探索适应当今艺术类专业师生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综合院校艺术类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时代命题。
一、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问题。通过对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对艺术类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问卷调查显示,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情结浓厚,人文素质基础薄弱,学生较感性,容易冲动急躁、情绪化,在行为举止方面往往喜欢追求个性化、前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难度。艺术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更多的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增加专业体验和经验,才能在日常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原来的管理模式只适应于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阶段,不适应学生外出参加专业实践学生的管理,社会实践和传统综合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适应艺术类专业特殊的发展需要。
2.教师管理问题。随着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社会对高级艺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等艺术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但由于专业特殊性,艺术类专业教师为了满足自身发展以及更好的掌握前端行业信息、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需要,也会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势必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因此,做好综合院校中艺术类专业的教师管理是涵盖艺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3.教学资源管理问题。针对艺术类专业的需要,综合院校中的艺术类专业相继建立了众多的艺术类专业实训中心,艺术类专业实训中心是艺术类专业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艺术类专业实训室的投入经费也日益增多。我校实训室经费通过多种渠道筹措,主要有北京市财政拨款、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学校自筹专业建设费用等等。实训室设备专业性较强,设备昂贵,因此,专业设备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学生的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到艺术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培养。
二、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管理。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北京城市学院学生管理部门高度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艺术专业优势,通过“体验式”、“渗透式”、“开放式管理”等教育方式,发挥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利用各种有效活动载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紧密结合艺术类专业优势和特色,构建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把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指导相结合,建立了班级助教式管理模式。同时,为了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和专业学习的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就业渠道,寻找发展平台,同时又保证学生在成绩、学籍等方面管理规范化和严谨性,保障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制定了《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活动管理规定》对一二年级以及三年级以上专业实践活动进行了分别规定,覆盖了学生所有外出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办理流程,使学生管理既规范化又能适应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
2.注重专业教师管理与培养。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为了增强专业教师的行业经验及自身发展,北京城市学院专门制定了《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专业教师(专任)外出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此规定将专业教师几种外出实践的情况都涵盖在内,对于教师应该如何外出以及在外期间担负的责任都具体加以规定,既人性化的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特点及成长要求,又明确了教师对于学校和学部应尽的义务。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建立了梯队式教学模式,即:第一梯队以教学型教师为主、第二梯队以教学型和实践型教师相结合、第三梯队以实践型教师为主,三个梯队既保证了教学,又体现了艺术类的独有特点,为打造社会知名的专业名师提供有力保障。
3.规范教学资源管理。加强艺术类专业教学设备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保障设备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功能必不可少的基础。加之,艺术类专业教学设备管理与其他实验室有所区别,因此,必须加强艺术专业教学设备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更好地适应艺术类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为此,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从实训设备的管理、实训环境、器材借还、损坏赔偿、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艺术实验室规章制度,例如:《剪辑室、演播厅、录音棚管理办法》等,努力营造一个安全、优良的实验室教学环境。
4.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针对北京城市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单独访谈等多种形式,提取同学们关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相关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学校的管理规定,我们制定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创建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综合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艺术类专业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0.08
②孙玲,崔德才,罗启宝,沈淮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高校学生自主管理[J].文教资料.2009
③鞠宁,欧阳婷.学生自治:高校学生管理的有益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④曾德生,黄志荣.基于男女生比例失调的艺术类大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管理观察.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