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证券投资业务的会计与税务处理上的异同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是企业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通过购买有价证券,以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从会计和税务的角度来讲,容易出现会计税前利润投资业务收益与税后所得额产生较大差异的状况,十分容易遭遇政策性风险,甚至违法。因此比较证券投资业务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异同,非常有必要。
  一、相同点分析
  (一)计量对象相似
  证券投资是有价证券投资,包括买卖股票、基金券、债券等有价证券及其衍生品的一种投资行为和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证券投资主要有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长期债权投资三种类型。因此在会计方面其计量对象主要就是这三种。而在税务上,从税法、证券税收制度上来看,主要计量对象涉及债权投资、股权投资,涉及流转税、投资所得税、交易利得税。
  (二)计税成本与初始成本一致
  从成本法的角度来看,证券投资业务会计与税务处理上,计税成本与初始成本一致。因为成本法是投资按成本计价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按投资成本进入相应账户后,始终保持不变。除非投资企业再次购入股份或出售股份,或是清算股利及股票发生永久性跌价,账户初始成本始终不变。被投资者是盈利还是亏损,投资企业均不予确认,只有在分配利润或发放股利时,才作为投资收益进入账户。税务处理上的计税成本也是一样的,即从实际支付价款中扣除已公告但未发放的股利差额作为成本来计量。
  (三)计量原则一致
  根据现行的会计准则以及税收政策法规,因为计税成本和初始成本存在一致的现象,那么在投资持有期间,证券溢价或折价摊销过依据的原则基本都是权责发生制,确认利息或股利,进而调整投资收益。
  二、不同点分析
  (一)计量对象相似,但核算内容不同
  虽然证券投资会计与税务在计量对象上相似,但它们在核算内容存在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从会计的角度看,要确认投资初始成本,然后从投资账面价值出发,调整成本,从整体上核算投资过程和收益。而税务则不一样,在现行税制当中,税务机关征税,主要凭据在于投资所得利息或股利,进而产生流转税、投资所得税或交易利得税。在核算上,仅按税法规定计算投资收益,以及应缴税款。
  另一方面,在同一资方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核算内容差异大。在会计上入账价值的确定是按照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份额来确定,其中涉及到暂时性差异问题。该暂时性差异是账面价值份额与税费和期权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值,除非是免税重组的情况,否则都应在确认计量中按照未来适应法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而在税务方面主要的核算凭据是公允价值(如支付的现金、发行证券或非现金资产)。在合并过程中调整应纳所得税,主要凭据是合并中发生的费用以及非货币资产转让所得。
  (二)计税与初始成本一致,但计量方法不同
  首先,股利分配时计量方法不同,在会计方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投资当年,被投资方发布公告,以应收股利的增加冲抵长期股权投资;二是投资后的年度被投资方发布公告,投资方要根据投资后至年度末的累计利润以及累计分配利润差额。如果大于投资当年冲抵的投资成本那么则确定投资收益,如果小于冲抵成本则继续冲抵投资成本。税务方面则不需要这么做,只需要知道,被投资方做利润分配时,投资方所得增加,应缴税款也需要相应调整。此时就会出现一个状况,即投资方所得为税后利润,可能出现重复缴税。
  其次,从权益法的角度看,二者对股权投资差额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即在会计方面认为投资方通过其在被投资方中占有的权益比例,应承担相应责任并享受相应利益。这个比例产生股权投资差额,一般认为是被投资方的商誉。会计在计量中要对差额进行计量,并在后续按合同摊销,调整投资收益。在税务方面则认为该差额只是被投资方商誉的一个部分,不得摊销。
  第三,对年末投资收益存在看法上的差异。权益法下,会计方面,投资方在年末从被投资方给出的创收或亏损情况中判断是按投资比例增加收益或股权投资,还是减少收益和股权投资。而税务一般考虑收益实现原则,当会计做利润分配时,再计量纳税所得额。
  第四,在处置或转让股权投资时,会计把其净收入与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差额确定为收益。税务上计量时则是依据净收入与投资初始成本的差额,如果该差额为负表示处置或转让中存在损失,可税前扣除,但不能超过当年的股权收益和转让所得。超过部分要按照国税发(2000)1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三、结语
  企业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与税務处理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风险,尤其是政策性风险。因此,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规避投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可能有所不足,但希望有一定参考价值。(作者单位为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管理作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资金的利用最大化。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的来源与流量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因此,预算管理应该将如何提高教育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及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作为重中之重。基于此,文中针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为了同财政
期刊
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会计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会计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在提高会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联系实际,就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合适的解决对策。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促进着生产力
期刊
银行会计风险,关于它的控制与管理始终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而其本身在金融风险之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着重对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所银行会计风险的应对提出几点控制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一、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信息失真带来风险  会计三大基本職能为监督经济、反应经济,以及促进经济业务,三大业务无法离开经济业务,其主要作用便是通过信息资料以及数据
期刊
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本制度,也是关乎企业经营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通过明确企业财务制度对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在明确企业目前的财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水平的策略,旨在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些许现实思考。  一、财务制度建设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部门行使其基本财务职能,发挥财务部门管理企业经济
期刊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会计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现在现代会计学中,把企业会计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是企业会计的核心,分别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谓管理会计,指的是将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信息上交给会计部门的人员,财务会计是将企业外部的财务信息提供给会计部门的人员,本文就IT视角背景下,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融合会对企业会计體系的创建有什么样的影响。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会计中的
期刊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涌入城市,农民工作为特殊全体遍布城市中各个工作岗位,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农民工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农民工留城问题受到政府以及学术界的重视。解决农民工的留城問题,关键在于提升农名工在城市的生存能力。人力资本可代表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重要因素,因此留下农民工的首要任务是充分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质量
期刊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管理方法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化管理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一种全新的企业会计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向前发展,会计信息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对会计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  会计信息化管理作为当前企业管理当中新兴的一种管理方法,在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积极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企业管
期刊
伴随着我国社会体系逐渐完善的发展势态,医疗体系也逐渐完善改变,进而医院的会计体系也在逐渐的强化完善。对医院的会计内部控制进行改革,能够使医院的财务状况保持良好的发展。尽管在医院会计内部控制改革的影响下,医院的整体发展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然而由于在改革过程中,其自身还不够完善,逐渐表现出管理体制不健全、诚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进行详细的讨论,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
期刊
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事业单位有着良好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更好地服务民生。文章阐释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内涵,分析了制约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事业单位财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方法,从而确保事业单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运行意义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财务部门在精细化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专业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进行财务管理。财务部门通过建立
期刊
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是指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做好管理工作,将会计基础工作和改善经营管理紧密联系起来,为单位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有效的财务信息,提高单位整体管理水平。  一、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