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曾说:“人的一生要读两种书。第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第二种是打完精神底子再读的书。什么是打精神底子的书呢?这样的书集大善、大美、大智慧于一身,它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绘本。”绘本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好的绘本,不仅有色彩鲜明的构图,同时有夸张、充满童趣的人物形象;绘本内容丰富,文字简洁明快,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表达特点。因此,在低年级段,我们把绘本当作重要的写话资源。
一、绘本选择策略
1.内容生活化
虽然所有绘本故事都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情趣,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作为写话的材料。松居直先生曾经说:“好的图画书,首先重视的是那些能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所以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取材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但要有一些有趣的变化,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故事的情节必须简单而清楚,让孩子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绘本的选择不能以老师、家长的逻辑和想法去评定,要尊重儿童的想法和意见。比如大卫·香侬的“大卫”系列、安东尼·布朗的“威利”系列、贝梅尔曼斯的“玛德琳”系列、芭贝·柯尔的“顽皮公主”系列等,摆脱了传统读物中刻板的性別角色和偏见。在他们的书里,男主角不再是自主、英勇、权威的化身,女主角也不再是无助、忍耐、柔弱的样子。这样的绘本,男孩和女孩都会喜欢,也适合进行仿写训练。
2.语言儿童化
低年级学生语言结构比较简单,那些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的绘本与孩子的语言结构比较接近,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模仿。如在绘本《我爸爸》中反复出现这样的句式—“爸爸像
( )一样( )”“爸爸像( )一样( ),也像( )一样( )”。而在《逃家小兔》中,“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句话始终贯穿于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游戏中。《痕迹》这本书的语言结构感也非常强,它通过 “是什么,刚刚还在这儿,现在却不见踪影,只看到( ),( ),哦,原来是( )。”这种句式表现了动物的特点,且结构清晰而有创意。这种结构固定、富有韵律的表达方式和孩子简单的思维方式十分吻合,便于孩子模仿。
3.画面形象化
低年级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些画面感强、富有情感、故事主题来自生活经验的绘本,往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如《鸭子骑车记》这个绘本,作者用大胆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表现出鸭子骑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的表现,画面主体集中,动物的表情十分传神,为了突出重点,部分动物没有进行整体描绘,而只是画出最能表现动物表情的部分。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匹马和老鼠,画面上只能看见马头,作者用簡洁的笔触,把马那不屑的眼神画得栩栩如生,而老鼠形体虽然很小,但羡慕的眼神也用色彩进行突出。这种颜色和形体上夸张的表达方法,不仅激发了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更为孩子的模仿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像这种画面感强、能激起孩子表达欲望的绘本还有很多,如《好饿的小蛇》《可爱的鼠小弟》《逃家小兔》等。
4.情节曲折化
绘本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叙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有些绘本虽然语言简单,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整本书只有三十二个词组,讲述母鸡去散步的故事,从表面看,故事主人公是母鸡,但情节却是围绕跟在它后面的狐狸展开的,狐狸一心想吃母鸡,却不断遇到各种困难,它先后掉进池塘、草堆,被蜜蜂蛰、铁镐打……充满悬念的情节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想象热情。
当然,适合写话的好绘本还有其他的一些元素:用细节传递主要信息,能带给儿童寻找和发现的乐趣;故事很有趣味,吸引儿童持续地品味阅读……总之,教师自己要多阅读多比较,靠“感觉”,自然就能“看到”优秀的绘本,并把它们带给孩子,带着孩子尽情地在绘本阅读、绘本写话的世界里翱翔。
二、写话点选择策略
1.复沓型句式仿写
有些绘本的语言结构简单,每个画面都以固定的句式进行描述,这些复沓的句式,是低年级孩子仿写的好媒介。例如,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这两段话反复出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模仿这种句式的写法,认真观察画面下的《小老鼠一家的生活》,用这种句式描写老鼠妈妈为小老鼠做衣服的场景。绘本《痕迹》描写了青蛙、狐狸、海龟、蛇、飞机、蜗牛、恐龙、孩子和风留下的痕迹,每四页为一个小段落,运用“是什么,刚刚还在这儿,现在却不见踪影,只……哦,原来是……”的句式,形成并列式重复叙事结构,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展现全书层次分明的思维脉络,适合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句式的仿写。
2.聚焦型画面扩写
有些绘本的语言过于简单,情节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绘本画面内容丰富,场面感较强。对这类绘本,我们可以采用聚焦型写话方式。即选取绘本中的某个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如《蚂蚁和西瓜》这个绘本,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漫画式夸张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绘本中,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在教学这个绘本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蚂蚁挖西瓜”这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挖西瓜的不同神态动作,并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画面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
3.创编型情节改写
绘本在语言的叙述或画面的设置上,都留有一定的空间,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召唤着我们去想象、去创造。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抓住绘本的空白处、争议之处,或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这个绘本时,在小猪踩高跷这一部分,绘本原来的写法是小猪踩了一会儿就摔倒了。我们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巧妙地改变原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小猪踩在高跷上会看到哪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心里会怎么想。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有的说小猪看到了美丽的森林,它很想到森林里和别的小动物一起玩;有的孩子说小猪看到了蔚蓝的大海,它想去海边捡贝壳;有的孩子说小猪看到了一所动物学校,想到里面去学习。
4.续编型结尾续写
很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在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绘本故事时,我们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母鸡萝丝在六个地方经历的故事补充完整,然后告诉学生:“回家后,狐狸气得吃不下饭,越想越郁闷,于是趁着夜色他又偷偷摸摸地出发了……母鸡和狐狸还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呢?”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出走的绒布熊》这个绘本的情节明显没有结束,有一定的延展性。于是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绒布熊还有可能遇到什么动物,它怎样向遇到的动物请教生命的意义,这个动物会怎样回答它。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在森林遇到老虎,老虎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当森林之王;有的说在沙漠遇到骆驼,骆驼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运输东西;有的说在农夫家遇到狗,狗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忠诚……学生在地点和动物以及动物特性的把握上,都比较准确,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相当不容易。
总之,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和习作兴趣,它符合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丰富但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规范的特点。在绘本习作课上,孩子们既是快乐的阅读者,也是快乐的小作家,他们在聆听故事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写话,播下创作的种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一、绘本选择策略
1.内容生活化
虽然所有绘本故事都洋溢着浓浓的儿童情趣,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作为写话的材料。松居直先生曾经说:“好的图画书,首先重视的是那些能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所以我们在选择绘本时,首先要选择那些取材贴近孩子生活的绘本,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但要有一些有趣的变化,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故事的情节必须简单而清楚,让孩子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绘本的选择不能以老师、家长的逻辑和想法去评定,要尊重儿童的想法和意见。比如大卫·香侬的“大卫”系列、安东尼·布朗的“威利”系列、贝梅尔曼斯的“玛德琳”系列、芭贝·柯尔的“顽皮公主”系列等,摆脱了传统读物中刻板的性別角色和偏见。在他们的书里,男主角不再是自主、英勇、权威的化身,女主角也不再是无助、忍耐、柔弱的样子。这样的绘本,男孩和女孩都会喜欢,也适合进行仿写训练。
2.语言儿童化
低年级学生语言结构比较简单,那些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的绘本与孩子的语言结构比较接近,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模仿。如在绘本《我爸爸》中反复出现这样的句式—“爸爸像
( )一样( )”“爸爸像( )一样( ),也像( )一样( )”。而在《逃家小兔》中,“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这句话始终贯穿于小兔和兔妈妈的对话游戏中。《痕迹》这本书的语言结构感也非常强,它通过 “是什么,刚刚还在这儿,现在却不见踪影,只看到( ),( ),哦,原来是( )。”这种句式表现了动物的特点,且结构清晰而有创意。这种结构固定、富有韵律的表达方式和孩子简单的思维方式十分吻合,便于孩子模仿。
3.画面形象化
低年级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些画面感强、富有情感、故事主题来自生活经验的绘本,往往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如《鸭子骑车记》这个绘本,作者用大胆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表现出鸭子骑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的表现,画面主体集中,动物的表情十分传神,为了突出重点,部分动物没有进行整体描绘,而只是画出最能表现动物表情的部分。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匹马和老鼠,画面上只能看见马头,作者用簡洁的笔触,把马那不屑的眼神画得栩栩如生,而老鼠形体虽然很小,但羡慕的眼神也用色彩进行突出。这种颜色和形体上夸张的表达方法,不仅激发了孩子阅读绘本的兴趣,更为孩子的模仿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像这种画面感强、能激起孩子表达欲望的绘本还有很多,如《好饿的小蛇》《可爱的鼠小弟》《逃家小兔》等。
4.情节曲折化
绘本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叙说故事的一门艺术。有些绘本虽然语言简单,但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整本书只有三十二个词组,讲述母鸡去散步的故事,从表面看,故事主人公是母鸡,但情节却是围绕跟在它后面的狐狸展开的,狐狸一心想吃母鸡,却不断遇到各种困难,它先后掉进池塘、草堆,被蜜蜂蛰、铁镐打……充满悬念的情节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想象热情。
当然,适合写话的好绘本还有其他的一些元素:用细节传递主要信息,能带给儿童寻找和发现的乐趣;故事很有趣味,吸引儿童持续地品味阅读……总之,教师自己要多阅读多比较,靠“感觉”,自然就能“看到”优秀的绘本,并把它们带给孩子,带着孩子尽情地在绘本阅读、绘本写话的世界里翱翔。
二、写话点选择策略
1.复沓型句式仿写
有些绘本的语言结构简单,每个画面都以固定的句式进行描述,这些复沓的句式,是低年级孩子仿写的好媒介。例如,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这两段话反复出现,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模仿这种句式的写法,认真观察画面下的《小老鼠一家的生活》,用这种句式描写老鼠妈妈为小老鼠做衣服的场景。绘本《痕迹》描写了青蛙、狐狸、海龟、蛇、飞机、蜗牛、恐龙、孩子和风留下的痕迹,每四页为一个小段落,运用“是什么,刚刚还在这儿,现在却不见踪影,只……哦,原来是……”的句式,形成并列式重复叙事结构,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展现全书层次分明的思维脉络,适合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句式的仿写。
2.聚焦型画面扩写
有些绘本的语言过于简单,情节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绘本画面内容丰富,场面感较强。对这类绘本,我们可以采用聚焦型写话方式。即选取绘本中的某个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如《蚂蚁和西瓜》这个绘本,它描述了一群蚂蚁是如何将一块被野餐的游客忘在地上的西瓜,通过分割、搬运,然后带回蚂蚁窝,可是在搬运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的事情,最后用西瓜皮做了个滑滑梯的小故事。绘本几乎没有太多的文字,但漫画式夸张的线条,让这本书从头至尾都散发出一种轻松、幽默的味道。绘本中,每一只蚂蚁的神态和动作以及表达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在蚂蚁的世界里。在教学这个绘本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蚂蚁挖西瓜”这个画面上,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挖西瓜的不同神态动作,并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画面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
3.创编型情节改写
绘本在语言的叙述或画面的设置上,都留有一定的空间,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召唤着我们去想象、去创造。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抓住绘本的空白处、争议之处,或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这个绘本时,在小猪踩高跷这一部分,绘本原来的写法是小猪踩了一会儿就摔倒了。我们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巧妙地改变原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小猪踩在高跷上会看到哪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心里会怎么想。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有的说小猪看到了美丽的森林,它很想到森林里和别的小动物一起玩;有的孩子说小猪看到了蔚蓝的大海,它想去海边捡贝壳;有的孩子说小猪看到了一所动物学校,想到里面去学习。
4.续编型结尾续写
很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在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绘本故事时,我们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母鸡萝丝在六个地方经历的故事补充完整,然后告诉学生:“回家后,狐狸气得吃不下饭,越想越郁闷,于是趁着夜色他又偷偷摸摸地出发了……母鸡和狐狸还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发生呢?”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出走的绒布熊》这个绘本的情节明显没有结束,有一定的延展性。于是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绒布熊还有可能遇到什么动物,它怎样向遇到的动物请教生命的意义,这个动物会怎样回答它。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在森林遇到老虎,老虎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当森林之王;有的说在沙漠遇到骆驼,骆驼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人类运输东西;有的说在农夫家遇到狗,狗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忠诚……学生在地点和动物以及动物特性的把握上,都比较准确,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相当不容易。
总之,绘本以其生动的画面、简洁明快的语言、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充分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和习作兴趣,它符合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丰富但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规范的特点。在绘本习作课上,孩子们既是快乐的阅读者,也是快乐的小作家,他们在聆听故事的同时,积累语言,学习写话,播下创作的种子。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