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材《项脊轩志》课文中的情感把握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导动情
  既然课文是一篇蕴涵浓烈情感的优美散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对学生情感的调动,所以导入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深情解说:“在我们身边,永远流淌着家人的关爱,父爱、母爱……爱,这在文人笔下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那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笨拙肥胖的背影不仅使作者泪流满面,也使我们读者每当想起,便心潮起伏,不能自已。”一边解说,一边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图片,同时配上抒情动听的轻音乐,师生齐读多媒体上显示的朱自清《背影》的经典片段:“父亲蹒跚越过月台的场景……”齐读之后,教师通过情感串联把学生引入到本课《项脊轩志》的学习中来。如是引导:“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几十年来,它打动着每一个读过此文的人的心。亲情就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缓缓渗透出来,也许在发生的时候,我们尚不能感悟,可我们在事后回忆时,常常会禁不住热泪盈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看一看归有光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对家人的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的。”
  如此,教师动情引导,已经初步打动了学生。
  二、景中含情
  项脊轩是全文情感的一个载体,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意象,或喜或悲之情与其紧密相联,贯穿全文,所以理解这一意象并进入以此为中心的意境,是学好本文的重要前提。
  修葺前的项脊轩其景破败不堪,狭小阴暗,历尽沧桑,蕴涵悲情。
  修葺后的项脊轩其景,“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杂植兰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万籁有声,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可见,轩变得明亮、幽雅、宁静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也掩饰不住,“珊珊可爱”跃然纸上。这不,作者还“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一个醉于书香、善思好学、志趣高尚、怡然自得的读书人形象从书中走出来。项脊轩的美好意境也印入我们的脑海。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正是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之情。对项脊轩的美好环境也心生向往。这就是作者所言的“多可喜”,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衬。
  如此,学生通过对文本意象的领会,对景物的想象,已进入其意境了。
  三、事中蕴情
  本文以项脊轩为线索,串起到几件日常琐事。
  第一是其大家庭分家之事,蕴涵悲情。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吾家读书久不效”
  由此可知,其家曾经是显赫一时的“钟鸣鼎食之家”,如今繁华不再,衰败离析了,作者的悲情便可想而知了。
  第二是作者失去亲人之事,让其悲不自已。
  轩中或隐或显地在他的记忆中留存着三位亲人的身影。
  第一位是他的母亲。第二位是他的祖母。第三位是他的妻子。
  四、物中寄情
  文中有一典型之物,看似平凡,却同样让人泪不自禁。那就是补叙中的那颗庭中枇杷树,作者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起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在人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这里的描写与上文中对妻子的两个细节描写形成呼应,悲上加悲。
  联系全文,梳理作者的身世,对文中蕴含的悲的理解就更为完整了。
  综观全文,虽然以日常琐事入文,却字字是情,句句是泪,景中含情,物中显情,事中蕴情,文内有情,文外有情,课堂教学中把这些情感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心灵得到陶冶。
  为实现新课标的人文精神目标,那就要全面挖掘文本内外的情感,让情满课堂。
其他文献
拿到于永正老师《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这是一位我深深敬佩的语文教育家的书,手上沉甸甸的,似乎心里也特别充实,有种特殊的阅读期待。当我打开书,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于永正老师这样说:“我的一生,正在不断努力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尔后完成了我的‘大目标’——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上好课,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是呀,一生追求一个目标,做好一件事,能坚持做好,就是了不起的。大
期刊
爱,只有缘自内心、毫无矫饰的爱,才会使人走进一个个特殊的心灵,解读一个个特殊的故事。责任,处于对家庭和社会的一份特殊的责任,使教师有义务引领那些受伤的学生走出心灵的阴霾,让他们心灵的荒漠重现绿洲,为家庭和社会消除那些隐在的无形的压力。对于一些学生,他们渴望深层次的理解与关爱,耐心聆听学生的真情倾诉,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自控自强,让他们时时处处感觉到:艰难的日子里,教师在与我同行。  教师热爱学生,满
期刊
【原诗】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山居,上林之中隐居。荜门,荆竹所做的门。故衣,指莲花败叶。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唐朝诗人,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外号“诗佛”。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广大中学生是厌倦在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的学习中流逝时光和才华的,他们渴求课外阅读,无非是想从课外书中获得课堂里得不到的知识与能力,得到一点一滴的理解和企盼。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广大中学生的渴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广泛的课外阅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各科的学习。  到底如何关心中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高中语文教学却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如何让学生重新喜欢上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说明,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激活和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好这些, 就必须要抓好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精心准备,让学生的思维“预热”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为上课
期刊
文言文学习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熟读成诵是基础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既是语言艺术就离不开有声的语言。好的语感是在朗读中训练出来的。而极好的语感对于理解课文又是十分有帮助的。尤其对于文言文来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熟读成诵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和质量。我开展了课前“预读”课中“解读、品读”,课后‘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随着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学习积极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上的内在动力。教学中激励、唤醒、调动学生的这个内在动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常听到教师这样抱怨:学生真是太呆板了,总爱沉默,整天昏昏欲睡,没有朝气,没有活力。面对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灰色课堂,教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长期以来,教师执著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使命,把课堂作为赋予学生知识的主阵地,而传统观念所强调的“师道尊严”也就自然被许多教师演绎成了“板起面孔说教”。学生面对教师严肃的面孔、权威性的话语,个个噤若寒蝉,课堂气氛就只能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教师忽视了语
期刊
语文知识包罗万象,而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在情感中学习。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
期刊
关于午时三刻处斩  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刻”的说法。 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子时是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那么午时应该在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之间,午时三刻该在十一点44分左右。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