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视新闻采访使用的提问方法,同时详细论述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从事前准备工作、采访细节控制、提问的针对性及营造氛围等方面展开了阐述,力求展示出电视新闻采访技巧的深度空间,进一步展示电视新闻的特殊魅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提问方法;细节控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电视摄制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提问作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和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采访过程的本身就是新闻的组成部份。因此要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提问,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一、实用的提问方法概述
(一)一针见血法:这种闭合式提问方式可以和开放式提问方式结合使用,开始采访时不妨用些开放式提问,使其轻松自如,谈话气氛活跃以后,再过渡到闭合式上去,挖掘实质性材料。如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访问邓小平同志时,提了这样一些问题:“天安门上挂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等等,单刀直入,问题尖锐,由具体问题入手,使对方的回答不能一下就涉及新闻的内核,也是国内外新闻观众普遍关心的中国政权的稳定性问题。
(二)跟踪追击法:有一位记者去学校采访,师生纷纷反映课本印制质量太差,缺页错页很多。接连采访几所学校,都有这个问题,记者肯定了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立即追踪到印刷厂采访。记者向厂长提出这一问题,厂长归纳为两个理由:一是因为效益不好,资金困难;二是因为设备陈旧,无法更新。厂长企图用这种连锁式的因果关系,把问题焦点引向歧路,记者抓住了厂长的心理,立即提问:“设备陈旧与课本缺页错页是什么关系?以前也这样吗?”;“如果这些机器一时更新不了,还继续缺页错页下去吗?”这一问,击中了要害,厂长无法自圆其说,只好讲了责任心不强、管理制度混乱等真实原因。
(三)思辨法: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件假警察扣押了真警察的新闻。记者问:“为什么要扣警察?”假警察说:“我们当时不知道他是警察。如果我们当时知道他是警察,我们是绝不会扣的。”似乎无懈可击。善于思辨的记者,却从另一角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立刻追问道:“如果这个警察是普通公民的话,你有权力扣他吗?”问得假警察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过错。
二、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工作
通常来说,一个好记者虽然不一定是个“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杂家”。一个非常棒的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务必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开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采访的时候挑选到好的报道角度。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现场,要求记者在赶到现场之后,要迅速进入到角色里面,向知情人了解具体情况,对事发现场进行观察与分析,对事件发展的情况进行一个整体了解,对可能要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一个大体的预测。另外,记者还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和主体基调进行合理构思,重点对采访对象、现场场景进行把握,在采访的时候如何进行开头、结尾以及如何对采访的进程进行掌握等。处理这些问题的重要关键还在于现场的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力。
三、采访要注意细节的控制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自身的言谈举止和对嘉宾的态度不仅对节目效果有着一定影响,而且还对被采访者对记者背后的媒体产生的印象和看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务必要做到礼貌提问和谈话。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风俗习惯,避免触及对方的特殊禁忌。要避免提问一些比较敏感以及涉及隐私的问题。假如必须对此方面进行询问时,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之后用温和的、较易被对方接受的方法提出。在提问的时候,记者要仔细倾听对方的回答,不要随意打断谈话,要做到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和做其他小动作。同时,记者要应着重锻炼自己的亲和力与可信度,让访谈嘉宾尽快熟悉自己,从而营造出轻松的对话气氛。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媒介。当受访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愿交谈导致气氛尴尬时,记者要尽快找寻对方兴趣点,以此为媒介拉近双方距离,营造轻松氛围。
四、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
电视新闻采访主要是由记者出境完成的,它不同于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播报。在现场,记者应该用现场发生的事件、气氛以及所见所感来感染自己,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组织好语言把这种感受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观众。记者的表情、神态、语气和声调甚至现场的背景和背景音都在传达着信息。这就要求现场记者要善于挑选以及捕捉最精彩的画面,同时要将即时报道和即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播边评,夹叙夹议,所以这就要求记者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口齿清晰,层次分明。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就是提问,提问能否获得有效信息,直接关系到整个采访的效果。因此现场记者通过对特定新闻人物的采访,挖掘他的内心思想,与采访对象理性探讨等,都是深化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法。比如在采制《阜阳:农村劣质奶粉何时休?》这一条稿件时,记者在对当地工商主管单位的采访中,就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劣质奶粉的问题向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提问,而该负责人一口咬定市场上没有劣质奶粉出售。随即记者拿出了自己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劣质奶粉,该负责人选择了沉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提问层层深入,最终将事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在对受访者进行采访时不要直接都问完,要给受众更多的悬念,层层深入,与受众一起慢慢解读,在关键时适当地调观众的胃口,达到意外的效果。对于拒绝采访者,不要气馁,要坚持、耐心地多次主动沟通,用真诚打动和感染对方,让对方知道你的意图。如果不行要通过旁敲侧击间接说明事件的各个角度,整合各方观点很容易说明问题的实质了。现场情况、采访对象发生变化时,要灵活多变围绕主题提问,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受众、引起共鸣,树立起记者的良好形象。
五、营造气氛,尊重对方
电视新闻采访要求广大记者平时要在各种不同的现场环境中,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采访提问,与他们亲切交谈,在十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花几个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需要记者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和方法。一般来说,记者的言谈举止、说话方式、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采访的效果。因此,在采访的时候,记者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就如同尊重自己,要做到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像老朋友一样,天南地北,以心交心,无所不谈。这种特殊技巧不是记者一时就能掌握的,而是靠记者多年的磨练。做到了这一点后,就能够做到与采访对象在消除陌生的同时,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成为知己,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采访氛围,跟随自己的步伐迅速进入到采访中角色中,问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和内容。
六、结束语
总之,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组成要素有语言文字、画面和声音,涉及到记者多方面的业务能力。新闻采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报道作品的优劣。好的采访能够为观众贡献更多更准确更及时更生动的新闻报道。从电视屏幕上,观众不仅能够听到采访过程的话语交流,还能够目睹谈话对象的面部表情与行为举止,从而细致地了解与体会采访意图。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在具有一定采访基本功的前提下,注意运用电视新闻报道所特有的技巧进行有效采访。
参考文献:
[1]杨武轩,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探讨[J],才智,2010(11)
[2]马俊华,电视新闻采访的“五个必须”[J],新闻爱好者,2010(7)
[3]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4)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提问方法;细节控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随着电视传播艺术的成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电视摄制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提问作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电视采访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镜前采访,电视报道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交谈和盘托出,直接展现给观众,采访过程的本身就是新闻的组成部份。因此要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就必须重视提问,把提问作为一种艺术技能来加以研究。
一、实用的提问方法概述
(一)一针见血法:这种闭合式提问方式可以和开放式提问方式结合使用,开始采访时不妨用些开放式提问,使其轻松自如,谈话气氛活跃以后,再过渡到闭合式上去,挖掘实质性材料。如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访问邓小平同志时,提了这样一些问题:“天安门上挂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等等,单刀直入,问题尖锐,由具体问题入手,使对方的回答不能一下就涉及新闻的内核,也是国内外新闻观众普遍关心的中国政权的稳定性问题。
(二)跟踪追击法:有一位记者去学校采访,师生纷纷反映课本印制质量太差,缺页错页很多。接连采访几所学校,都有这个问题,记者肯定了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立即追踪到印刷厂采访。记者向厂长提出这一问题,厂长归纳为两个理由:一是因为效益不好,资金困难;二是因为设备陈旧,无法更新。厂长企图用这种连锁式的因果关系,把问题焦点引向歧路,记者抓住了厂长的心理,立即提问:“设备陈旧与课本缺页错页是什么关系?以前也这样吗?”;“如果这些机器一时更新不了,还继续缺页错页下去吗?”这一问,击中了要害,厂长无法自圆其说,只好讲了责任心不强、管理制度混乱等真实原因。
(三)思辨法: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件假警察扣押了真警察的新闻。记者问:“为什么要扣警察?”假警察说:“我们当时不知道他是警察。如果我们当时知道他是警察,我们是绝不会扣的。”似乎无懈可击。善于思辨的记者,却从另一角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立刻追问道:“如果这个警察是普通公民的话,你有权力扣他吗?”问得假警察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过错。
二、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工作
通常来说,一个好记者虽然不一定是个“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杂家”。一个非常棒的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务必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开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场采访的时候挑选到好的报道角度。在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道现场,要求记者在赶到现场之后,要迅速进入到角色里面,向知情人了解具体情况,对事发现场进行观察与分析,对事件发展的情况进行一个整体了解,对可能要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一个大体的预测。另外,记者还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对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和主体基调进行合理构思,重点对采访对象、现场场景进行把握,在采访的时候如何进行开头、结尾以及如何对采访的进程进行掌握等。处理这些问题的重要关键还在于现场的记者要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力。
三、采访要注意细节的控制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自身的言谈举止和对嘉宾的态度不仅对节目效果有着一定影响,而且还对被采访者对记者背后的媒体产生的印象和看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务必要做到礼貌提问和谈话。要尊重采访对象的风俗习惯,避免触及对方的特殊禁忌。要避免提问一些比较敏感以及涉及隐私的问题。假如必须对此方面进行询问时,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之后用温和的、较易被对方接受的方法提出。在提问的时候,记者要仔细倾听对方的回答,不要随意打断谈话,要做到全神贯注,不东张西望和做其他小动作。同时,记者要应着重锻炼自己的亲和力与可信度,让访谈嘉宾尽快熟悉自己,从而营造出轻松的对话气氛。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媒介。当受访者因为种种原因不愿交谈导致气氛尴尬时,记者要尽快找寻对方兴趣点,以此为媒介拉近双方距离,营造轻松氛围。
四、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
电视新闻采访主要是由记者出境完成的,它不同于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播报。在现场,记者应该用现场发生的事件、气氛以及所见所感来感染自己,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组织好语言把这种感受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观众。记者的表情、神态、语气和声调甚至现场的背景和背景音都在传达着信息。这就要求现场记者要善于挑选以及捕捉最精彩的画面,同时要将即时报道和即时评论结合起来,做到边播边评,夹叙夹议,所以这就要求记者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口齿清晰,层次分明。电视新闻采访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就是提问,提问能否获得有效信息,直接关系到整个采访的效果。因此现场记者通过对特定新闻人物的采访,挖掘他的内心思想,与采访对象理性探讨等,都是深化新闻内容的重要手法。比如在采制《阜阳:农村劣质奶粉何时休?》这一条稿件时,记者在对当地工商主管单位的采访中,就目前市场上还存在劣质奶粉的问题向工商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提问,而该负责人一口咬定市场上没有劣质奶粉出售。随即记者拿出了自己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劣质奶粉,该负责人选择了沉默。在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提问层层深入,最终将事实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在对受访者进行采访时不要直接都问完,要给受众更多的悬念,层层深入,与受众一起慢慢解读,在关键时适当地调观众的胃口,达到意外的效果。对于拒绝采访者,不要气馁,要坚持、耐心地多次主动沟通,用真诚打动和感染对方,让对方知道你的意图。如果不行要通过旁敲侧击间接说明事件的各个角度,整合各方观点很容易说明问题的实质了。现场情况、采访对象发生变化时,要灵活多变围绕主题提问,运用语言技巧,吸引受众、引起共鸣,树立起记者的良好形象。
五、营造气氛,尊重对方
电视新闻采访要求广大记者平时要在各种不同的现场环境中,同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采访提问,与他们亲切交谈,在十几分钟内得到通常花几个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需要记者熟练掌握语言技巧和方法。一般来说,记者的言谈举止、说话方式、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采访的效果。因此,在采访的时候,记者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就如同尊重自己,要做到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像老朋友一样,天南地北,以心交心,无所不谈。这种特殊技巧不是记者一时就能掌握的,而是靠记者多年的磨练。做到了这一点后,就能够做到与采访对象在消除陌生的同时,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成为知己,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采访氛围,跟随自己的步伐迅速进入到采访中角色中,问到自己想要的素材和内容。
六、结束语
总之,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组成要素有语言文字、画面和声音,涉及到记者多方面的业务能力。新闻采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报道作品的优劣。好的采访能够为观众贡献更多更准确更及时更生动的新闻报道。从电视屏幕上,观众不仅能够听到采访过程的话语交流,还能够目睹谈话对象的面部表情与行为举止,从而细致地了解与体会采访意图。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要在具有一定采访基本功的前提下,注意运用电视新闻报道所特有的技巧进行有效采访。
参考文献:
[1]杨武轩,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探讨[J],才智,2010(11)
[2]马俊华,电视新闻采访的“五个必须”[J],新闻爱好者,2010(7)
[3]曹莉,提问是记者的天职――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