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lvet_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此为基本理念,新课程提倡教学要同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数学课堂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接近,构建源于生活的知识体系,呈现数学知识;探索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落实服务生活的教育目的,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化 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要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日常生活数学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数学学习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一、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经过提炼后最终形成的,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原形”。实践表明,如果说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形”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就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我们在导入时应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例如:在认识正数负数的概念的时候,我把温度计带入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刻度的分布,准确认识正反意义的量的表示。为学生今后学习数轴的画法,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加减运算都起到很重要的帮助理解的作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排除畏难情绪,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学习,形成知识体系,教学效果很好。
  又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将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应用题:“在我校举行的七年级拔河比赛中,规定每队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如果我班想在全部25场比赛中得到42分,那么我们班的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拔河比赛的全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很快就投入到讨论问题的氛围中。结合班级活动中人员的分配与完成的工作量之间也能建立关系形成结合实际的应用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些例子都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掌握,使学生能顺利地迁移到相类似的题目中解决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好。
  教材很难尽善尽美地符合所有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中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及其情节和数据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
  二、日常生活数学化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牛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在教《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学生对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感觉很抽象,显得比较枯燥。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律与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这些知识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代数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入,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又如让学生解决如下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一部手机,正为使用“本地通”,还是“神州行”而发愁(全在本地使用)。已知“本地通”每月要交月租费35元,但每分钟只交0.28元的通话费,“神州行”没有月租费,但每分钟通话费为0.60元,请你帮她策划一下。这是一个用函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例子。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还比方:“一位同学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路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马上联系到“有理数加法”。再比方:“一个拱桥桥洞,平时洞下水面宽五米,雨季水涨0.3米后,洞下水面宽4.8米,平时桥洞最高处离水面几米?”联系到建立抛物线确定解析式,从而解决问题。应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应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能服务生活。事实上,数学教育的关键是抽象的符号体系指向生活实践的复归,这正是数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学生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他们的学习应该和其生活世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成为一个知识的“囊袋”,而应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世界的交往。“生活化”与“数学化”是数学教育与生活世界联系的两个侧面。 “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若干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以此为基本理念,提倡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接近,构建源于生活的知识体系,呈现数学知识;探索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落实服务生活的教育目的,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课程标准专辑 数学课程标准[S].
  [2]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德明.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4]贺承业.数学教育的意义.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研究作文教学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讲,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一  我认为好的作文评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概述作文状况  在评讲作文之前,要及时全班学生作文,做到精批和粗批相结合,为了有的放
摘 要: 积分在高等数学中占据了整本书的半边江山。解决积分题的思路与运算过程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对错。积分的方法有很多种,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本文对一道积分题,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同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解题方法,挖掘其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积分 三角函数 转化 换元 
摘 要: 经济类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数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经济数学主干课程,是对经济数学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阐述了开展经济类高等数学建模数学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经济类高等数学 数学建模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现代经济学的进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的发展,这从诺
摘 要: 本文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着重论述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对数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在此项工作中,努力寻求好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 中学数学 素质教育 学习兴趣 素质观    在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数学教育严重地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等教育,数学老师往往是在灌入枯燥无味的内容后,配以大量的作业,同步训练,习题精选等大搞题海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数学之本、解题之源。要想学好数学这门学科,首先要对数学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如果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连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就没办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活动。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于概念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轻概念、重解题的现象十分普遍,更多的是把数学概念看成是一个名词而已,认为学生只需要把这些概念熟练地背下来就
摘 要: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对于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时代对我们的数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  关键词: 创新意识 问题意识 创造思维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具有好奇心,会发现和提出问题,进
摘 要: 课堂导入一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和步骤,导入技巧及其效果关系到一堂课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开设的重要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因此导入技巧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课堂导入技能的涵义及其常见类型,并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导入技巧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最后简单扼要地介绍了高中数学课堂中导入技巧所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导入技巧 应用原则    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策略,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赏识激励教学策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所谓赏识激励教学策略,就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中成长,在日常工作和生产生活中,不论是成年人,还是正在读书的少年儿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爱听表扬、爱听夸奖,而且被表扬被夸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