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z82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 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 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才能开展好名著节选部分的教学呢?笔者试图以案例的方式来谈谈如何解读名著节选部分。一、深入研究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准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得信息的基本捷径和最简便的方法:海纳百川,才能学得广,学得深。让农村低年级的娃娃们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值得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家长配合,转变观念。  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功利化,很多父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考上大学,至于那些“闲书”,读了没什么用。有些父母还认为课外书内容不健康,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环节的课外作业,理应是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  然而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性作业不断抹杀着学生们的个性与创造力,使语文作业不仅毫无乐趣可言,更成为学生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汉语学习起步较
前段时间,恰好听了两节相同内容的教研课,都是苏教版小学课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五课——《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引起了我的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    1、导入部分:教师先出示一杯水和一个鸡蛋,提问如果将鸡蛋放入水中,会出现怎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说会沉,有的学生说会浮。接着,教师就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入杯底。然后教师就揭示本课的研究主题:使沉在
一、音乐声中学词汇对于小孩子,唱唱跳跳是他们的天性。美的音乐能使孩子们产生愉快的心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单词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并利用学生的潜能,带领孩子们进入有音乐的
在我女儿的玩具箱里,有一个精致的手工做的熊宝宝。  这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送的。  这个女孩名叫夏雨欣。去年二年级开学时,从外地的一所村小转学过来。她的基础很差,语文默词竟能一个不会,数学计算一塌糊涂。面对课堂上的提问,常常答非所问。为了这,常有同学嘲笑她,而每当这时,她的眼里就汪满了泪水,似乎用泪水诉说自己的无奈。  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俗话说:“数子千过,不如夸子一长。”教师不经意的表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光是能够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就行了,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他们在体育课上的养护教育。    一、帮助学生的克服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