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恰到好处的艺术设计,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促进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利用课堂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控课堂教学思路,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它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双边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作为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上课时,不同的问题问不同的学生,让问题问到点子上,发挥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老师提问,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心。但总叫那几个人,"圈子"划得太小,时间长了,其他学生知道应答无份,就处于消极的状态。这样,老师就像一个导演,好的学生就像演员,后进的学生就像在观看演戏的观众,没有参与的趣味,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有一种老师专叫后进的学生,"哪壶不开提哪壶"。显然是为了提起后进生的注意,让他们跟上来,但往往占去很多的课堂时间,使教学节奏松弛。当老师跟他们"周旋"时,其他学生也成了"观众",或因问题索然无味,对听课失去了兴趣。
二、提问要紧扣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三、提问要优化程序
提问的一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然后指名回答。那种先指名后提问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被提问的学生会因没有思考的余地而非常紧张,而其他学生觉得与已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用 "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好不好"之类的判断和填空题让学生齐声回答,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质上大多数学生未经深入思考而随波逐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数学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与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课前必须精心设计。
四、提问要难易适度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才能出现共鸣。提问过易,缺乏启发性,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提问过难,会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
五、提问要富有感情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只有当一个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时,他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感情对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目扫全体学生,其作用有二:①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唤起全班学生的思维,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多看几眼,使其预感到老师马上要叫他回答问题;②用鼓励和试探的目光和学生交换意见:"你能否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思索而没有结果者皱眉,害怕老师指名者低头,对问题已弄清者常微微点头,根据学生各种表现,教师已找到了指名的对象。教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面带微笑:"××同学,请你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脸上又露出赞赏的喜悦,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做出结论:"很好!完全正确,请坐。"学生回答不确切,教师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进行启发,从教师那鼓励的目光和表情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即使学生一字未答,教师仍然温和地说:"没关系,请坐。"虽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看到老师那种安慰的表情和目光,却会感到非常惭愧。
六、提问要科学评价
"什么叫学习?根据反馈原理我们可以给学习下一个较为科学的定义: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称为学习。"没有反馈和评价,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知识、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学生的回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找出差距,提高质量。提问是一种双向反馈、双向调控的教学活动,教师及时准确的评价是反馈强化的前提和基础,反馈强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七、提问要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意义更大。增强自信是大胆质疑的前提。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尽量减少失败,切忌讽刺挖苦,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不要怕被学生问住,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是一种光荣和骄傲!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它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双边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
作为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在上课时,不同的问题问不同的学生,让问题问到点子上,发挥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的老师提问,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心。但总叫那几个人,"圈子"划得太小,时间长了,其他学生知道应答无份,就处于消极的状态。这样,老师就像一个导演,好的学生就像演员,后进的学生就像在观看演戏的观众,没有参与的趣味,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很难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有一种老师专叫后进的学生,"哪壶不开提哪壶"。显然是为了提起后进生的注意,让他们跟上来,但往往占去很多的课堂时间,使教学节奏松弛。当老师跟他们"周旋"时,其他学生也成了"观众",或因问题索然无味,对听课失去了兴趣。
二、提问要紧扣目标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三、提问要优化程序
提问的一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然后指名回答。那种先指名后提问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被提问的学生会因没有思考的余地而非常紧张,而其他学生觉得与已无关而袖手旁观,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用 "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好不好"之类的判断和填空题让学生齐声回答,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质上大多数学生未经深入思考而随波逐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但对数学概念与规律获得深刻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如何发现与研究新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必须优化提问程序,注重研究性学习。提问之前,必须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提出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发表不同意见,使一系列的提问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纽带。当然,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课前必须精心设计。
四、提问要难易适度
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要"吃透",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才能出现共鸣。提问过易,缺乏启发性,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提问过难,会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
五、提问要富有感情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只有当一个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和关心时,他才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尽最大努力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的感情对提问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提出问题后,目扫全体学生,其作用有二:①用和蔼可亲的目光唤起全班学生的思维,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多看几眼,使其预感到老师马上要叫他回答问题;②用鼓励和试探的目光和学生交换意见:"你能否站起来回答问题?"认真思索而没有结果者皱眉,害怕老师指名者低头,对问题已弄清者常微微点头,根据学生各种表现,教师已找到了指名的对象。教师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面带微笑:"××同学,请你回答。"学生回答正确,教师脸上又露出赞赏的喜悦,伸出右手,掌心向下,做出结论:"很好!完全正确,请坐。"学生回答不确切,教师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进行启发,从教师那鼓励的目光和表情中,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力量。即使学生一字未答,教师仍然温和地说:"没关系,请坐。"虽然教师没有批评,学生看到老师那种安慰的表情和目光,却会感到非常惭愧。
六、提问要科学评价
"什么叫学习?根据反馈原理我们可以给学习下一个较为科学的定义: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称为学习。"没有反馈和评价,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并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知识、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学生的回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改进教法,找出差距,提高质量。提问是一种双向反馈、双向调控的教学活动,教师及时准确的评价是反馈强化的前提和基础,反馈强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七、提问要鼓励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意义更大。增强自信是大胆质疑的前提。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尽量减少失败,切忌讽刺挖苦,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难问题,不要怕被学生问住,能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那是一种光荣和骄傲!教师要给学生做出示范,才能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