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智慧的生成是将教师视作事业的同行们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初中生物教学虽然一般并非中考科目,但其中却蕴含着学生终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内容与科学学习方法,因此,初中生物教师从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有着相当大的探究空间。
  一、预设“意外”问题创设情境,点燃教学智慧的生成
  好的教学情境一般是由问题催生的。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讲,问题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从而能够刺激学生的求知天性,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也可以寻找到类似的答案,譬如被称为新课程理论支柱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认为,学习有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学习情境,因为“学习是学习在情境当中的自主建构活动”,认为学习情境应当是因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化而呈现出动态特征的。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不仅体现在对教学的预设上,还体现在对教学中的生成处理上。
  二、紧扣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
  从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视角来看,笔者以为我们生物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上。有经验且经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同行们都知道,不注重教学目标的老师在上课常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目标实现与否也不太受到关注,甚至存在“货郎挑糖担——走到哪响到哪”的现象。而重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实现的老师则非常注重课堂节奏的把握,这种把握正是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教学智慧会以缄默知识的形式指挥老师在课堂上实施恰当的教学行为。
  例如,在前年的一次“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中,上课内容为“听觉的形成”,在听课的过程当中,笔者记录了这一教学内容的两个教学现场,至今想来犹有意味。
  教学现场一:师播放当时某流行歌曲的一段,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笔者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位歌手演唱的吗?”学生非常兴奋地喊出该歌星的名字,然后笔者继续问:“同学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很多同学带有稍许不屑地口气回答道:“听出来的呗。”还有学生在下面嘀咕:“怎么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笔者课后在揣摩教师的教学意图与学生的反应时,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想通过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来引入课题,但却忽视了这种简单的刺激往往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导向非生物教学需要的方向,而这正是因为教学智慧的缺失导致的预设失当的现象。
  教学现场二:教师分三个批次视、听一段视频。第一次,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只听声音;第二次将视频静音只看画面;第三次既看画面也听声音。然后让学生交流不同情形下的感觉。在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当人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受信息时,会更为完整,更为准确。
  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有了前一个教学设计之后再看这个教学设计,笔者深感第二个老师设计得巧妙。他巧妙地对变量进行控制,以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觉,在对感觉不同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人们要想获得准确的信息离不开听觉的参与,进而将课堂引向听觉的形成。笔者以为,这种将学生的主观体验引入课堂的策略选择,正是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
  三、选择合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
  在现代课堂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带来了教学手段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追求课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看到课堂上大量教学手段的使用,尤其是在我们的生物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用多媒体解析教学过程的现象。对于这一事实,如果从教学智慧的角度审视,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质的不同。例如,对于生物教学中需要展示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生物变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甚至用动画来模拟,这种设计我们认为是教学智慧的表现之一。
  四、巧用生物学史创设情境,催生教学智慧的生成
  不能不提的,我们的生物教学智慧常常可以来源于生物学的发展史——哲学家培根说的“读史可以明智”大抵就有这样的意思。例如,对于细菌的教学,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细菌的探究史:摘要向学生介绍当时科学家对细菌的认识——认为细菌是自然发生的,食物中的细菌是自然形成的;向学生介绍一个理论被大多数人认同时,要想挑战这个结论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与艰辛;再向学生介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置于鹅颈瓶中的食物能很长时间内不变质,因为其没有受到细菌的感染。从而得出肉汤中细菌是由细菌产生的结论;最后向学生介绍“巴氏消毒法”,赞扬其贡献。
  生物课堂上的智慧生成是无时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发现智慧的眼睛,要有注重自身成长的意识,要有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勤加反思的习惯,这样,教学智慧才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雪岸镇雪岸初中
  责任编辑 杨博
其他文献
作文本身既是学生自身生活积累、语言积累的产物,也是学生内心思想的独白、真情实感的倾诉。但是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低效令人忧虑,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作文难”成为让学生纠结的困扰。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呢?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丰富生活积累  习作的题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观察生活。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把在生活学习中的见闻、体验和经历写成日记,作为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期刊
2013年3月20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咸阳市高新一中三位教师的示范课,其中冯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在语文教学的迷茫之际嗅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气息。  这是节综合实践课,内容是《寻觅春天的足迹》。在课上冯老师利用分组学习的方式,做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尽情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成功的喜悦,让自己真正成为生动活
期刊
中国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教材为例,这册教材中第五组单设了名著欣赏单元,这个单元4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分别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长文短教一直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点,而这些节选通常都有着非常宏大的背景,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故事背景,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另外,一些节选部分
期刊
本文从“单元整体教学”中课前预习情况的不足分析出发,提出了“单元预习单”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剖析。建设性地阐释了“单元预习单”的设计与实施,试图摸索出相应的单元预习策略,使“单元整体教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单元预习单”设计的理论支撑  (一)语文学习中系统论的启示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
期刊
由于教师资源、校园文化氛围,社会环境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山区语文朗读教学与朗读自身的魅力相比,那真是大相径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普通话功底甚差,声调不准是通病,更甚者,有的教师连声、韵母都把握不准,导致学生读错字音,唱读文本。  2.部分教师语文教学理念陈旧,对朗读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3.朗读的方式单一。  4.读错字音、读破句子得不到及时纠正。  5.学
期刊
2008年6月12日,吴店中学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杨不管”事件。地理课上,杨涛和同桌陈某发生争打,正在上课的杨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事后,杨涛死亡。杨老师因失职承担10万元赔偿费用,并被停职。  2008年10月21日,丽水缙云潘老师因找丁某带她去家访,丁某将潘老师骗至山上,将其杀害。  2012年12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再曝一起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事件,女教师颜艳红面带微笑,双手捏着男童双耳,向上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高效课堂的大力实施,新的教学理念已扎根于广大师生的心灵,并逐步成为师生自觉的实践。然而,如何真正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高效教学,特别是如何提高三政治一轮复课效率,是广大师生多年来一直研究、探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作者在高三一轮政治复课中获得的几点有益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吃透课标和考试说明,把好“方向盘”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一般从当年9月
期刊
七年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活泼可爱,一脸稚气。习惯于对老师百依百顺,习惯于听从老师的安排。七年级的老师们常这样评价学生:“我说话,他们把我望着,却没听清我说的是什么,要放学了,还要来问我,作业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七年级学生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尽快让他们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谈话引导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一、召开班会,正面引导学生学习怎么来管理自己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大部分学生写作内容空洞,言不及义的现象,究其症结,是作文缺乏生活的真实感、思想的真实性。为此,本文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写出充满质感的文章的问题,就如何切实提高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叙述,质感之根  作文的质感,就是写作中反映的情感态度的真实和思维活动的真实。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考场上只
期刊
北宋时期聪慧过人的寇准,七岁时写下的《咏华山》流传至今。这首诗表达的内容,是我们每个人登上山顶时,都能亲身感受到的,甚至想亲口告诉大家的。当学生们朗诵着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时,心中常常羡慕地发问:为什么寇准能写出经久不衰的古诗?可偏偏我就写不这么美的文字呢?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平时语言滋养的程度不够,对词句的理解深度不够,运用书面语言表达的力度不够。要想扭转学生写话时“眼看天花板,嘴咬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