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的更名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借此重新梳理和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基于教材的话题分析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育自立、自律、对他人负责,进而具有法治思维、法治信仰,兼具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的人。这要求教师从显性引导走向意识唤醒,从注重是非判断走向强化问题解决,从理性引领走向人文关怀。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话题设计;法治思维;法治信仰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02-00-04
  始于2002年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强调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建构了基于生活基础、在生活和社会中,追求人在德性伦理上的真善美的德育课程,并倡导体验学习、情境式教学、探究性学习。16年间几经修改与完善,陪伴着全国儿童一起成长。
  作为德育教材的编辑策划、编写与研究人员,我们见证了课程与教材精彩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顺应倡导法治精神的国家及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要求,遵循2016年公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小學阶段国家德育课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基础上,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一重大转变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去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并借此重新梳理和反思以往的教学方式,站在更为广阔且更具深度的视角展开新的研究和实践。在此,笔者结合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一些话题设置,提出几点思考。
  一、从显性引导走向意识唤醒,培养自立自律、对他人负责的人
  以往我们的教学,往往会从人和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尊重人、遵守纪律和规则、不影响他人等角度,引导学生注意自己言行,并对其言行作出是与非的道德判断,以此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这显然是一种显性的法治教育。如果仅止于这个层面,对学生来说,这种规则教育就是一种外在的教育,未必会触动其内心对规则的需要和维护。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唤起学生内在的对规则和法治的信仰。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作为人,要学会自立,即自己会做事乃至做好;能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做事;二是能自律,守秩序,对他人负责,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
  翻开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幅反映学校生活的情境:第13页的一则插图,反映的是两个学生在教学楼里打闹,影响到正在办公的老师的场景;而第31页的插图则呈现了学生在教室、教学楼追打的情境,其结果难免会殃及其他学生,甚至造成伤害事故;第27页有一幅图是开始做眼保操了,有的学生却不好好做;第33页呈现的是课堂常见的情境,暗示有的学生只顾自己,不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仅让学生“读”这些违反规则的场景,可以说仍是一种显性引导、显性的规则教育。挖掘规则背后的因素,教学才能从显性引导走向意识唤醒。在上述话题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忽视规则的行为,与个体未能做到自立、自律,不懂得尊重老师安静办公的权利,以及其他同学上课和做操的权利等有着内在关系。也可以说,这种对学校外在规则的破坏,实际上是对维系着所有人共同权益的规则的触犯,乃至影响了他人的权益。由此,让学生认识规则,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从而唤起学生内在的秩序意识以及对规则权威的尊重和理解。
  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到《道德与法治》教材,对低段学生显性的法治教育基本上强调的是规则教育、尊法守法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很容易落实这个目标,但是,要想真正唤起学生内在的秩序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等,使其能渐渐地具有法治精神、法治素养,尚需引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律、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益,做一个自律型的公民。而自立、自律、有责任意识和尊重他人等正是法治素养养成的基础。
  立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要求,我们在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计了不少辨析栏目。其中,多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倡导教师采用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辨析、批判反思等学习能力不仅是一种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也是形成法治思维、法治素养及能力所需要的判断和反思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主体思考、公正判断的能力,获得道德与法治行动力。让学生仅仅知道道德知识、法律知识是有局限性的,当我们唤醒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使得知识的增长逐渐促成学生道德判断力的形成与发展时,这种道德、法律知识才会有力量。
  二、从是非判断走向问题解决,培养具有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人
  自古以来,我国不同朝代都有自己的律令制度等,但并未真正发展成为法治国家。究其原因,就在于国人一直缺乏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不能依法办事,不知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教授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法治的根基在于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基于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就是要从小为学生奠定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基础。
  所谓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法治思维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否为法治方式。学界关于法治思维有不同的提法,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1)法治思维是规则思维。讲究凡事有规则,凡事先有规则,凡事遵守规则,对规则保持尊重和敬畏。规则可告诉人们哪些可为(权利)、哪些应为(义务),以及如何行为(程序);人们的行为后果是可预期的。
  (2)法治思维是合法思维。判断人们行为的目的、权限、内容、手段是否合法。
  (3)法治思维是平等思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没有特权,没有不受法律制约的权力。只有平等,才有公平、正义。
  (4)法治思维是契约思维。它是以权利、义务、责任为分析框架的思维方式,审视的是人们是否遵守了维护着共同权益的契约、规则等;是否尊重了他人的权利等。   (5)法治思维是程序性思维。做事程序是合理的,公平、公正的,维护的是公平正义。
  (6)法治思维是责任后果思维。即对行为后果要承担责任。
  上述法治思维内涵的总结,对我们在教学中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深入思考本课程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诸多启发意义。它从法治的视角丰富了我们对道德教育、规则教育的理解,告诉我们教学不能止于观念和认知层面,而要直接触及法治思维的养成,法治信仰的建立,关注人本身以及人和人之间的权益关系。
  例如,《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6课中的“保健节拍”这一话题,就可从听到号令,人人律己,独立自主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遵守行为规范,延伸到考虑他人的存在,人和人之间的共在关系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大家权益的维护等问题。这其中就涉及了法治思维中的规则思维、合法思维、契约思维、责任后果思维等。第3课中的话题“该请谁来帮帮我”,包含了两个层次的目标落点:一是旨在从人文情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遇到麻烦或困惑时,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及其他员工都可以帮助自己,从而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具有安全感,能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良善;二是从法治角度可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学校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保障自己人身安全,并意识到作为未成年的学生享有受保护权。这就涉及法治思维中的规则思维、平等思维等。在此,我们不仅是在鼓励新入学的学生要勇敢、有自信,更重要的是启迪他们建立敢于勇敢和自信的信念及法治思维:表达自己感受和需要的权利,维护自身安全等方面的权利。
  法治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能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自主思考,公正地作出判断,并付诸于实践,具有行动力,而非单纯从道德层面上对事情作出是非判断。学生需要学会用一种正义的程序、策略去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程序和策略需要一个判断、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实质就涉及我们是否在用一种法治思维、法的程序去学会协商、调解,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事情本身。
  例如,《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有一个话题“为什么玩不下去了”,呈现了学生一起玩时因各自有不同的考虑,而无法合作下去的画面。画面中抱怨的学生情绪冲动,现实生活中也许还会出现肢体上的冲突。为此,教学中,我们不仅倡导学生要合作,还要学会从法治思维的角度学会合作,学会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能理解不同的、多样的想法和立场,能倾听他人的意见,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珍视每个人的权益;理解消除对立关系的重要性,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与他人协力合作。此外,让学生理解人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如在《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都可以看到对学生在权利、责任、义务方面的引导。
  要培养具有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人,我们就需要深度思考与改进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仍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例,我们不能单纯地组织学生彼此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倾听一下,谈谈感受和想法……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交流活动,将其视为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彼此进行沟通和协商,理解对方的想法、立场和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当意见不同、彼此因利益冲突而产生了对立,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多种意见、多种价值观,难以进行判断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寻求程序正义的方式解决问题;并通过彼此深入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提高对法律和规则的意识,建立尊重他人、平等、正义、公正的价值观,理解法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养成法治精神、法的思考判断能力及其守法的行为。
  三、从理性引领走向人文关怀,培养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兼备的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赋予了德育课程新的内涵,使课程承担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肩负着法治教育的使命。而做一个道德的、良善的人,是做人的根本。正如鲁洁老师所说,道德学习就应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而非知识的学习。因为道德不是一种固定的知识,是人自身的生存方式。鲁洁老师曾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启动会议上指出,要從建构儿童完整生活的角度出发,发展儿童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品德与个体生活中的道德良善,认为品德教育不仅追求德性伦理、个人的善性和幸福生活,同时也要追求规范伦理、公共的德性和公共福利。
  也就是说,在我们用法治思维、公正公平地判断、分析和解决人的权利、责任、义务等问题时,更不能丢失人和人之间温暖的、良善的、道德的人文情怀,人和人之间的“同情心”“体恤”“良善”等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例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2课“大家排好队”,在正文从道德和法治双重视角下倡导“排队好”的同时,副本插入一则以“守规则懂礼让”为题的绘本故事,呈现了规则之外的几种情境:有人排队时有事临时离开,之后回到原队列中;一个老者虽未排在自己前面,我们让老者先行;排队打水时,有人为幼者礼让;有人比自己还着急上厕所,我们是否可以礼让……在非人为主观破坏规则,影响他人权益的前提下,人和人之间需要的是相互理解、彼此的体恤,需要的是体现良善的、富有人性的道德情怀、人文情怀。希望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的学生既有道德情感,又有理性的法治思维,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的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法治素养的人。
  为此,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避免简单地用规则、道德标准,对人的言行作出判断,要引导学生学会考虑真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共在关系、协助关系以及彼此之间传递的真情、友善。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单一地从人情伦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在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还要运用法治思维,判断我们的言行是否尊重了他人的权利,是否是法治行为,不盲目地表达道德情感。
  此外,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容易从第三方的角度评价他人,而忽视了自己同样作为人存在的局限性。道德与法治课更需要引领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批评反思地思考,学会公正、公平地判断和解决问题。同样,这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素养的要求:我们能否带着良善、良知、公正和法治去审视身边乃至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培养富有人性的道德情怀与法治素养兼备的人,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新课程伊始,从课程、教材到教学实践,还有许多课题值得我们思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洪林.多重视角理解法治思维[EB/OL].[2013-10-16](2018-01-12).http://roll.sohu.com/20131016/n388258314.shtml.
  [2]三浦清孝.大家的事情大家决定——垃圾收集站设置在哪里好?(法教育入门学习指导教案)[EB/OL].http://www.houkyouiku.jp/textbook.html.
  [3]公丕祥.法治思维是运用法治的一种思维方式[EB/OL].[2015-4-01](2018-1-16)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401/c395162-26784381.html.
  (作者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室北京 10008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重在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生活建构,引导学生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中选择“好”的生活,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教师要从关注生活到反思生活、超越生活,引领学生在“回望”中提升生活经验,在反思生活中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并在榜样学习中追寻更美好的道德生活。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道德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8)11-00-03  
2020年12月10日—1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主办,北京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教育科学出版社承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协办,中国知网直播的“新时代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一、准确把握党员教师的特殊性,是开展学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前提  身份特殊。党员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党员
【案例描述】  小宁是令所有任课老师都头疼的孩子,课上小动作不断,有时还会随意离开座位。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对小宁的“关心”自不待言,而他也自然成了我接班后的第一位家访对象。当家长将医院诊断书拿到我面前时,病历单上的“多动性障碍”显得格外刺目。此时,小宁的一切异常举动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在得知小宁患有多动症后,班上的同学日渐疏远他。一次早读课,我走到小宁身边,见他正专心致志地画画,让我惊讶的是,画
发现孩子的领导才能  发现孩子领导才能的最佳方式是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们具有相关潜质后,您需要强化这些特质,直到孩子养成终身受用的习惯。以下列举了孩子可能具有领导潜质的18种情况:  1.性格:是否会主动插手自己份外的事情,表现其责任心和决断力。2.敢于大声而坚定地讲话:是否会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创造力:注意其在百无聊赖时所能想出的消遣手段。4.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时,选择分析
万博,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广州市骨干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万老师带领的工作室团队承(协)办过各级班主任能力大赛和市、区级名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培训,并开设有市、区级继续教育课程;首创工作室小组自为发展、师带徒成长共同体、雷霆反馈防拖延症等培训模式。  万老师热爱教书,钟情育人,善以特色文化构建卓越班级。她用细腻而巧妙的爱心和智慧,成为一届又一届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被孩
近年来,研学成为中小学校乃至社会生活的热点。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和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如何带领学生通过研学的切身体验,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育社會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一线学校、社会的共同探索。  本期,我们编选了一些中小学校的创新实践,他们或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整体开发与实施研学课程;或是开发博物馆资源,创新架构研学流程和教学方式;或是立足地方文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生活逻辑与知识逻辑相统一的整体思路,试图打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价值链接。课程聚焦初中学生在相关内容领域内所遭遇或将面临的成长困惑、道德难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概念在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具体化[1],希望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由此,依托生活案例创设情境便成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许多教学情境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我们在日常教研中经常发
王立坤,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校长。昌乐县名校长,潍坊市最具影响力校长,全国科研创新校长。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中学生课外阅读机制研究》《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法和形成研究》等16个全国重点课题研究。  在山东省昌乐县,有一所学校近年来声名鹊起。原因不光是建校仅五年,夺得了全县中考的“四连冠”,每年包揽全县优秀生的近三分之一名额,更因为她在普遍追求“苦干苦学”出成绩的当前大环境下,近
教师似乎有点顾虑,因为这是公开活动。其实同意幼儿去喝水,才是生活化、人性化的教育场景。而且,喝水未尝与活动无关。尝过辣味后再尝水的味道,与平时喝水时的感觉可能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喝水,为什么感觉会不同呢?吃了苦的东西再吃糖为什么感觉格外甜?这反而有效拓展了关于味道的话题,从而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经验。  (安徽合肥 张亚军)    如今,新颖、生动的活动层出不穷,但这并不代表幼儿一定有收获。问题究竟在哪
如果我们能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对孩子成长的意义以及自身教育观念、能力的提升,就会赢得家长的信任。比如我班在“家长园地”上开辟了“回音壁”栏目,一位家长来稿谈到关于“和爸妈找春天”活动的感受时说:“我和孩子一起从树下走过,听见孩子感叹道:‘树叶上好多春风呀!’我抬头一看,树叶正在春风的吹拂中飞舞,哗哗作响。如此常见的景象在孩子眼里是多么富有诗意!语言表达是多么生动与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