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巩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保证抗战的物质供应,边区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政策,其中农业改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边区通过兴修水利,提高农业技术,成立了光华农场,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改善棉花蚕桑等农业改良措施,加快了边区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关键词: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90-02
一、兴修水利,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一)修水漫地
水漫地是三边分区特有的一种改变自然地方法,它利用天雨,收容山洪冲下来的泥土淤漫,沉淀而成,属于水土保持类型范围内的一种。可以有效地改善农田质量,因此三边分区广泛动员群众,根据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扩大修筑水漫地的面积,截止1944年,三边分区可修水漫地的面积“当在一百七十万亩” [1]。水漫地的修筑大大改善了三边分区的土地土壤质量,比较耐旱,耐风,省肥,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平常地收的一斗糜子,可碾六升米,水漫地的一斗可碾六升半。[2]”
(二)修埝地
修埝地是关中分区首先倡导的一种改良土壤,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事业。它是通过改造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与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冲下的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陵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低洼处。这种形式的埝地,在关中分区进行了大量的修筑,“全分区1943年共修埝地8610.6亩,可收细粮2583.18石 ”[3]。其中以赤水县最为盛行,埝地的修筑大大扩大了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埝地收获量一般高过普通地的一倍以上。”[4]
(三)流水灌溉
实质就是修坝,修壕,修退水闸等三个部分。三边分区的自流水灌溉水利,主要是靖边杨桥畔水利。1939年组织了水利委员会,以后并成立了靖边水利建设局,动员当地人民修成水地一百多亩,1940年又修成250多亩。绥德分区的清涧县折家坪镇,有水地200多亩,常遭山洪破坏。1943年政府在该村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水利委员会,动工修筑很快就完成了,“每亩年收以细粮计,二百亩较上一年增收细粮一百石。”[5]
(四)井水灌溉
井水灌溉的水田,多用于种植蔬菜等东西,因之也就多见于城市或大道附近。杨桥畔水坝修成后,镇靖河水位提高,沿河两岸昔日的庄稼田变成了盐碱地,不能继续种植。后来政府发动九里滩群众打水井,因为杨桥畔水坝的成功,迫使镇靖河上游低下的水位提高,九里滩最低处,现在下凿四五尺深即可出水,这样就可使一万多亩的碱田,又变成了可种植的水田,每亩收细粮五斗计,年可增收细粮五千石。
二、改良农业耕作方法
(一)提倡深耕
深耕的第一要求就是多耕。边区特别提倡秋翻地,可以积肥,即将作物的叶茎翻入土内沤肥,可以防止病虫害,还可以使来年春耕时土松易耕,并且耐寒,容易出苗。清涧新舍区辛家沟,全部的耕地前一年秋天翻过一次,第二年每垧地平均比别的村子多收了五升细粮。华池劳动英雄王万魁将高粱、糜子地空翻过三遍,豆类地空翻了两次,才使眉每亩的收获量,比前一年高出了五升多。边区政府广泛提倡深耕,“绥德分区的秋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还能做到细耕、多耕;陇东、关中二分区的麦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至七十。”[6]
(二)提倡施肥和积粪
为了改善边区农田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解决少肥缺肥的问题,1943年边区政府提出了“多施肥”的号召,各地群众给耕地上的粪,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例如“淳耀一区有五百亩地,以前从来从未上过粪,去年每亩平均多上了十 二驮。”[7]1944年 又开展了积粪运动,除了天天广泛提倡“天天垫圈”、“人人拾粪”外,延川县修厕所的办法,推行到延属其他各县,以及关、陇、三边各地尽可能做到每户有一个厕所,据估计“一个五人的厕所,一年的积粪,可上七垧地,毎垧地可增收细粮一斗。”[8]
(三)提倡勤锄草
“锄钩有水”这是农民对锄草功效的评语。1943年边区普遍号召多锄草与发动组织变扎工队,各地农民除草次数都增加了。 延安县因为吸收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全劳动力参加变扎工,做到川地锄草三次,山地锄两次。赤水一区的谷子、高粱、玉米都锄过三次,有的还锄四次。增加锄草次数以后,边区的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了,如“延长劳动英雄贺福来的麦地,去年“打遍地皮”的锄了一次,收获量比别人多一二斗。”[9]
三、成立光华农场,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
光华农场创办于1940年3月。为了集中技术力量,开展科学试验,光华农场与边区农业学校之农业试验场合并,改为农业试验场。它分为农艺组﹑畜牧兽医组和园艺组三个部门,以配合边区农业经济建设,改良边区农业技术为目的。
(一)农艺组选育的优良品种
粮食以谷子、糜子、小麦、洋芋为主,最重要的品种是谷子选出优良品种狼尾谷,每亩产量6.7斗,在延安、绥德、庆阳、延长,清涧、富县等17县推广, 产量比一般品种高出10%。 玉米引进了新品种金皇后玉米,亩产1.5石,比本地玉米地高1倍以上。并且马铃薯选出彭县黄皮及美国白皮。“彭县黄皮洋芋亩产1462斤,比本地紫皮高出34.9%;美国白皮洋芋亩产1371斤,成熟较早,可调剂青黄不接之粮食。此外选出良种老黑豆一种,比一般黑豆高产9.1%。”[10]引进黑麦一种,适宜于不能种冬小麦之寒冷地区推广。选出美国黄金叶及古巴雪茄烟叶,比本地烟叶产量高,品质好。试种甜菜取得成果,采用土法制糖,每百斤可产白砂糖12斤。选出西班牙红皮花生一种,产量比本地的高20%。试种蓼蓝和松蓝成功,并经政府大量推广,解决了边区的部分染料需要。
(二)园艺组引进的优良品种
蔬菜类从本地选出萝卜、扁豆等良种5种,试种外来蔬菜28种。经过试验,确定适宜边区种植的青豆、番茄、雪里红、冬瓜等17种,以及优良品种卷心白菜、缩面南瓜、甘露西瓜。水果类引进草莓1种、甜葡萄2种,梨及苹果各3种。花卉类试种了花卉71种,确定了适宜本地气候栽培并推广的为34种。试验成功之作物品种,专门组织特约农户进行试种推广;各种优良菜种,以各县级机关农场为推广据点,而且大部分在延安附近之各机关,共推广41种,1435亩。推广至各分区的有南瓜、四季菜豆、番茄、灯笼红小瓜等9种。
(三)畜牧组的种畜改良
滩羊为平原羊,但经过驯化研究,选定为改良边区绵羊的唯一优良种羊。滩羊是毛肉兼用羊,经过与本地羊杂交,提高了毛皮质量。同时以河南奶羊改良本地山羊,提高了产奶量。畜牧业的种畜改良加速了边区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肉类和奶类等畜牧产品的供应。
光华农场的农业科学实验,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了边区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军民生活,提高了农业科技,为边区农业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边区农业改良的重地和排头兵,对边区农业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2][9]星光,张扬主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3][4][5][6][7][8]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0]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2卷第3期Vol.2,No.3
关键词:抗日战争;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90-02
一、兴修水利,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一)修水漫地
水漫地是三边分区特有的一种改变自然地方法,它利用天雨,收容山洪冲下来的泥土淤漫,沉淀而成,属于水土保持类型范围内的一种。可以有效地改善农田质量,因此三边分区广泛动员群众,根据不同地形和自然条件,扩大修筑水漫地的面积,截止1944年,三边分区可修水漫地的面积“当在一百七十万亩” [1]。水漫地的修筑大大改善了三边分区的土地土壤质量,比较耐旱,耐风,省肥,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例如“平常地收的一斗糜子,可碾六升米,水漫地的一斗可碾六升半。[2]”
(二)修埝地
修埝地是关中分区首先倡导的一种改良土壤,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事业。它是通过改造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与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冲下的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陵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低洼处。这种形式的埝地,在关中分区进行了大量的修筑,“全分区1943年共修埝地8610.6亩,可收细粮2583.18石 ”[3]。其中以赤水县最为盛行,埝地的修筑大大扩大了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埝地收获量一般高过普通地的一倍以上。”[4]
(三)流水灌溉
实质就是修坝,修壕,修退水闸等三个部分。三边分区的自流水灌溉水利,主要是靖边杨桥畔水利。1939年组织了水利委员会,以后并成立了靖边水利建设局,动员当地人民修成水地一百多亩,1940年又修成250多亩。绥德分区的清涧县折家坪镇,有水地200多亩,常遭山洪破坏。1943年政府在该村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水利委员会,动工修筑很快就完成了,“每亩年收以细粮计,二百亩较上一年增收细粮一百石。”[5]
(四)井水灌溉
井水灌溉的水田,多用于种植蔬菜等东西,因之也就多见于城市或大道附近。杨桥畔水坝修成后,镇靖河水位提高,沿河两岸昔日的庄稼田变成了盐碱地,不能继续种植。后来政府发动九里滩群众打水井,因为杨桥畔水坝的成功,迫使镇靖河上游低下的水位提高,九里滩最低处,现在下凿四五尺深即可出水,这样就可使一万多亩的碱田,又变成了可种植的水田,每亩收细粮五斗计,年可增收细粮五千石。
二、改良农业耕作方法
(一)提倡深耕
深耕的第一要求就是多耕。边区特别提倡秋翻地,可以积肥,即将作物的叶茎翻入土内沤肥,可以防止病虫害,还可以使来年春耕时土松易耕,并且耐寒,容易出苗。清涧新舍区辛家沟,全部的耕地前一年秋天翻过一次,第二年每垧地平均比别的村子多收了五升细粮。华池劳动英雄王万魁将高粱、糜子地空翻过三遍,豆类地空翻了两次,才使眉每亩的收获量,比前一年高出了五升多。边区政府广泛提倡深耕,“绥德分区的秋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还能做到细耕、多耕;陇东、关中二分区的麦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至七十。”[6]
(二)提倡施肥和积粪
为了改善边区农田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解决少肥缺肥的问题,1943年边区政府提出了“多施肥”的号召,各地群众给耕地上的粪,比以前大大增加了,例如“淳耀一区有五百亩地,以前从来从未上过粪,去年每亩平均多上了十 二驮。”[7]1944年 又开展了积粪运动,除了天天广泛提倡“天天垫圈”、“人人拾粪”外,延川县修厕所的办法,推行到延属其他各县,以及关、陇、三边各地尽可能做到每户有一个厕所,据估计“一个五人的厕所,一年的积粪,可上七垧地,毎垧地可增收细粮一斗。”[8]
(三)提倡勤锄草
“锄钩有水”这是农民对锄草功效的评语。1943年边区普遍号召多锄草与发动组织变扎工队,各地农民除草次数都增加了。 延安县因为吸收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全劳动力参加变扎工,做到川地锄草三次,山地锄两次。赤水一区的谷子、高粱、玉米都锄过三次,有的还锄四次。增加锄草次数以后,边区的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了,如“延长劳动英雄贺福来的麦地,去年“打遍地皮”的锄了一次,收获量比别人多一二斗。”[9]
三、成立光华农场,培育与推广优良品种
光华农场创办于1940年3月。为了集中技术力量,开展科学试验,光华农场与边区农业学校之农业试验场合并,改为农业试验场。它分为农艺组﹑畜牧兽医组和园艺组三个部门,以配合边区农业经济建设,改良边区农业技术为目的。
(一)农艺组选育的优良品种
粮食以谷子、糜子、小麦、洋芋为主,最重要的品种是谷子选出优良品种狼尾谷,每亩产量6.7斗,在延安、绥德、庆阳、延长,清涧、富县等17县推广, 产量比一般品种高出10%。 玉米引进了新品种金皇后玉米,亩产1.5石,比本地玉米地高1倍以上。并且马铃薯选出彭县黄皮及美国白皮。“彭县黄皮洋芋亩产1462斤,比本地紫皮高出34.9%;美国白皮洋芋亩产1371斤,成熟较早,可调剂青黄不接之粮食。此外选出良种老黑豆一种,比一般黑豆高产9.1%。”[10]引进黑麦一种,适宜于不能种冬小麦之寒冷地区推广。选出美国黄金叶及古巴雪茄烟叶,比本地烟叶产量高,品质好。试种甜菜取得成果,采用土法制糖,每百斤可产白砂糖12斤。选出西班牙红皮花生一种,产量比本地的高20%。试种蓼蓝和松蓝成功,并经政府大量推广,解决了边区的部分染料需要。
(二)园艺组引进的优良品种
蔬菜类从本地选出萝卜、扁豆等良种5种,试种外来蔬菜28种。经过试验,确定适宜边区种植的青豆、番茄、雪里红、冬瓜等17种,以及优良品种卷心白菜、缩面南瓜、甘露西瓜。水果类引进草莓1种、甜葡萄2种,梨及苹果各3种。花卉类试种了花卉71种,确定了适宜本地气候栽培并推广的为34种。试验成功之作物品种,专门组织特约农户进行试种推广;各种优良菜种,以各县级机关农场为推广据点,而且大部分在延安附近之各机关,共推广41种,1435亩。推广至各分区的有南瓜、四季菜豆、番茄、灯笼红小瓜等9种。
(三)畜牧组的种畜改良
滩羊为平原羊,但经过驯化研究,选定为改良边区绵羊的唯一优良种羊。滩羊是毛肉兼用羊,经过与本地羊杂交,提高了毛皮质量。同时以河南奶羊改良本地山羊,提高了产奶量。畜牧业的种畜改良加速了边区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肉类和奶类等畜牧产品的供应。
光华农场的农业科学实验,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蔬菜的种类和数量,推动了边区畜牧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军民生活,提高了农业科技,为边区农业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边区农业改良的重地和排头兵,对边区农业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2][9]星光,张扬主编.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稿[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8.
[3][4][5][6][7][8]陕西省档案馆.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二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10]黄正林.陕甘宁边区乡村的经济与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2卷第3期Vol.2,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