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郑正秋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他涉猎甚广,身兼剧评、编剧、演员、导演等多重身份。他凭借着尝试和摸索的精神使其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上取得了双赢。发轫之作是《难夫难妻》,取得巨大成功的是《孤儿救祖记》,标志着其艺术巅峰的是《姊妹花》。一路走来,郑正秋坚守着家庭伦理的路线,通过作品反映了他对于封建社会的控诉以及关怀和同情普罗大众的人道主义情怀。在这些社会正剧中,一以贯之的是郑正秋试图通过电影来教化百姓,从而实现自己改良主义的思想。
关键词:郑正秋;社会正剧;改良主义;家庭伦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86-02
中国电影,荧幕璀璨,佳作无数。从1905年的《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征程。电影这个舶来品到达中国以后,热爱电影的先驱者们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不断摸索和试探的过程中,将电影进行了本土化的运作,从而为中国电影建立了基本框架和范式。百年中国电影史纵横交错,甚为奇观。在时代的前瞻和转折期涌现出了众多高艺术水准以及拍摄水平的作品。当然各个时代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在电影雏形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作为百年六代导演中第一代导演们的创作,郑正秋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不仅在电影业功勋卓著,同时还确立了家庭伦理剧的一般模式,在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商业性上取得了成功。
郑正秋于1888年出生于潮州一个富商之家,原名郑芳泽,号伯常。14岁毕业于上海育才公学,之后经营过家族郑洽记土栈,后来去湖北任职家族的“捐官”。郑正秋一直醉心于戏剧的世界。他学习和模仿名伶们的唱腔,并以《丽丽所戏言》、《丽丽所伶评》为题发表现代剧评。1913年开始电影创作,相继完成《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著名作品。
一
影片《难夫难妻》是郑正秋还有张石川在1913年共同合作完成的影片,其中郑正秋编剧,郑正秋与张石川共同导演,美国人依什尔摄影,隶属于中国叙事电影的发轫之作。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导完成的故事片。
影片1913年9月在上海首映,片长30分钟。因为剧情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因而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影片故事取材于郑正秋老家潮州地区的婚嫁风俗,讲述在封建婚姻的束缚下,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撮合,把一对不认识的男女主人公送入洞房的故事。在喜剧之中,可见主人公无法选择自由恋爱观的悲剧命运。影片立足于社会现实,脱胎于文明戏,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为我们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弊端,讽刺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影片围绕着结亲之事铺叙开来,拍戏过程还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可采纳的传统和技巧,演员的表演过于舞台化,夸张幼稚之余,足以可见文明戏的痕迹和影响。
二
1922年,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中国现存可放映最早的一部影片。《劳工之爱情》虽属闹剧,但也故事完整,情节滑稽且富有戏剧张力。滑稽和搞笑成为吸引观众的噱头,真正地做到了娱乐大众的效果,但是脱离了道德以及情感的束缚和压力,也就缺乏了关照现实的思想深度和主题,所以票房并不理想。
《劳工之爱情》通过讲述聪明的郑木匠凭借着自身智慧,改组活动楼梯,帮助祝郎中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从而顺利得到郎中女儿的爱恋这一故事。该片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因此在婚恋的观念上,也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性和自由性。在这里,不再拘泥于门当户对等的传统观念。影片也着重表现了对于传统的反思以及对于在上海所出现的新文明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
在这部影片中,文明戏的表演处处可见,夸张的表演方式以及肢体语言。老中医的打扮,女儿的表演,还有那场与流氓的打斗,以及横向入画及出画,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戏剧以及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导演在该片中采用了叠印,降格拍摄,主观镜头以及交叉蒙太奇等的手法,从而丰富了画面,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后来的影片《三毛从军记》中翻转楼梯的片段可以说是向大师致敬。
三
郑正秋的成功就在于他从东西方文化以及新旧文化之间很好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将人文主义与世俗文化相结合,从而在严肃理性与大众通俗中找到了很好的桥梁和嫁接。在明星电影公司成立之初,郑正秋就提出了自文明戏时代开始坚持的主张,教化社会以及开启民智。提倡“长片正剧”,坚持“明星作品,初与国人相见于银幕上,自以正剧为宜,盖破题儿第一遭事,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①
1923的影片《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这是我国拍摄较早的长故事片之一。在该片里逐步摆脱了对于滑稽戏的模仿以及舞台化的痕迹。前后历时8个月拍摄完成,完整且曲折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在善恶之中完成了道德的回归,民族气息得以彰显。
该片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它取材于现实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争夺遗产的矛盾,编导者们本着为弱者鸣不平的意旨,在结局处惩罚了罪恶势力,一家祖孙三代也获得团聚,实现了大团圆的结局。郑正秋抓住了家庭伦理剧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了善良的女性形象和年少有为的儿童形象。②
《孤儿救祖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首开社会题材电影之先河。各家电影公司关注的目标都投向于以家庭为主体的伦理道德题材。当《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都取得骄人成绩之时,商人的投资热情开始转向电影,从而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热潮。③
四
1934年的影片《姊妹花》,是由郑正秋自编自导的影片。根据自己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所改编。影片延续的是家庭伦理情节的模式,讲述着因为社会不公以及等级差异所带给人们不同命运的问题,将家常伦理与社会矛盾结合在一起,从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片可看之处甚多,其中之一就在于蝴蝶一人分饰两角。延续的是一贯的二元对立模式,影片着重在于缝合亲情以及阶级对立之间的矛盾,将焦点从时事批判转向家庭温情,采用调和的方式缓解了矛盾所在,从而试图打破阶级的局限,实现贫富一家的改良主题。影片团圆式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批判性。
“为弱者鸣不平,这是我从事戏剧以来的一贯主张。什么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至上主义,什么‘为恋爱而恋爱’的恋爱至上主义,我觉得在中国电影里尚属第二乘说法,所以我的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④这是郑正秋的艺术主张和宣言。
无论是《桃花泣血记》、《渔家女》,还是《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无一例外地将曲折叙事与煽情策略相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颇具艺术生命力的经典范型。也从此可以看出郑正秋电影举足轻重、不同凡俗的影响力。⑤
五
郑正秋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编导影片高达50多部,被称作是“中国电影之父”。他一身都在为影戏奔波,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不仅培养出类似于蝴蝶这样的“影坛皇后”,也为影坛输送了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专业人才。
洪深认为:“影戏为传播文明之利器”,“能使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程度”等。⑥
郑正秋的成就和影响,最为主要的就在于他开创了中国通俗社会片中家庭伦理情节剧的范式。这种范式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家道的运势及发展往往是整个社会在激流勇进中的缩影和写照。本着教化大众的目的,深入地关怀人物命运,同情弱者。曲折的情节、线性的叙事结构,完整的故事,这些都为本土电影开拓了良好的模式。所以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蓝图上,为我们剖析了其中的矛盾所在,反映了社会中的百态以及人心不稳的境地,进而关照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图景,表现了我们民族在时代变迁中的困境和出路,也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现。
注释:
①⑥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8;42-43.
②③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23.
④杨远婴著.郑正秋——社会伦理范式[J].当代电影,2004,(2):26.
⑤李道新著.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涵义[J].当代电影,2004,(2):21. 第2卷第3期Vol.2,No.3
关键词:郑正秋;社会正剧;改良主义;家庭伦理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86-02
中国电影,荧幕璀璨,佳作无数。从1905年的《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征程。电影这个舶来品到达中国以后,热爱电影的先驱者们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不断摸索和试探的过程中,将电影进行了本土化的运作,从而为中国电影建立了基本框架和范式。百年中国电影史纵横交错,甚为奇观。在时代的前瞻和转折期涌现出了众多高艺术水准以及拍摄水平的作品。当然各个时代也不乏粗制滥造之作。在电影雏形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及作为百年六代导演中第一代导演们的创作,郑正秋作为其中的领军人物,不仅在电影业功勋卓著,同时还确立了家庭伦理剧的一般模式,在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商业性上取得了成功。
郑正秋于1888年出生于潮州一个富商之家,原名郑芳泽,号伯常。14岁毕业于上海育才公学,之后经营过家族郑洽记土栈,后来去湖北任职家族的“捐官”。郑正秋一直醉心于戏剧的世界。他学习和模仿名伶们的唱腔,并以《丽丽所戏言》、《丽丽所伶评》为题发表现代剧评。1913年开始电影创作,相继完成《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著名作品。
一
影片《难夫难妻》是郑正秋还有张石川在1913年共同合作完成的影片,其中郑正秋编剧,郑正秋与张石川共同导演,美国人依什尔摄影,隶属于中国叙事电影的发轫之作。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导完成的故事片。
影片1913年9月在上海首映,片长30分钟。因为剧情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因而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影片故事取材于郑正秋老家潮州地区的婚嫁风俗,讲述在封建婚姻的束缚下,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撮合,把一对不认识的男女主人公送入洞房的故事。在喜剧之中,可见主人公无法选择自由恋爱观的悲剧命运。影片立足于社会现实,脱胎于文明戏,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为我们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弊端,讽刺了封建包办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影片围绕着结亲之事铺叙开来,拍戏过程还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可采纳的传统和技巧,演员的表演过于舞台化,夸张幼稚之余,足以可见文明戏的痕迹和影响。
二
1922年,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中国现存可放映最早的一部影片。《劳工之爱情》虽属闹剧,但也故事完整,情节滑稽且富有戏剧张力。滑稽和搞笑成为吸引观众的噱头,真正地做到了娱乐大众的效果,但是脱离了道德以及情感的束缚和压力,也就缺乏了关照现实的思想深度和主题,所以票房并不理想。
《劳工之爱情》通过讲述聪明的郑木匠凭借着自身智慧,改组活动楼梯,帮助祝郎中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从而顺利得到郎中女儿的爱恋这一故事。该片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因此在婚恋的观念上,也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性和自由性。在这里,不再拘泥于门当户对等的传统观念。影片也着重表现了对于传统的反思以及对于在上海所出现的新文明和这两者之间的冲突。
在这部影片中,文明戏的表演处处可见,夸张的表演方式以及肢体语言。老中医的打扮,女儿的表演,还有那场与流氓的打斗,以及横向入画及出画,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戏剧以及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导演在该片中采用了叠印,降格拍摄,主观镜头以及交叉蒙太奇等的手法,从而丰富了画面,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后来的影片《三毛从军记》中翻转楼梯的片段可以说是向大师致敬。
三
郑正秋的成功就在于他从东西方文化以及新旧文化之间很好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将人文主义与世俗文化相结合,从而在严肃理性与大众通俗中找到了很好的桥梁和嫁接。在明星电影公司成立之初,郑正秋就提出了自文明戏时代开始坚持的主张,教化社会以及开启民智。提倡“长片正剧”,坚持“明星作品,初与国人相见于银幕上,自以正剧为宜,盖破题儿第一遭事,不可无正当之主义揭示于社会”。①
1923的影片《孤儿救祖记》,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这是我国拍摄较早的长故事片之一。在该片里逐步摆脱了对于滑稽戏的模仿以及舞台化的痕迹。前后历时8个月拍摄完成,完整且曲折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在善恶之中完成了道德的回归,民族气息得以彰显。
该片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它取材于现实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争夺遗产的矛盾,编导者们本着为弱者鸣不平的意旨,在结局处惩罚了罪恶势力,一家祖孙三代也获得团聚,实现了大团圆的结局。郑正秋抓住了家庭伦理剧对中国观众的吸引力,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塑造了善良的女性形象和年少有为的儿童形象。②
《孤儿救祖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首开社会题材电影之先河。各家电影公司关注的目标都投向于以家庭为主体的伦理道德题材。当《孤儿救祖记》一炮走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都取得骄人成绩之时,商人的投资热情开始转向电影,从而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热潮。③
四
1934年的影片《姊妹花》,是由郑正秋自编自导的影片。根据自己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所改编。影片延续的是家庭伦理情节的模式,讲述着因为社会不公以及等级差异所带给人们不同命运的问题,将家常伦理与社会矛盾结合在一起,从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片可看之处甚多,其中之一就在于蝴蝶一人分饰两角。延续的是一贯的二元对立模式,影片着重在于缝合亲情以及阶级对立之间的矛盾,将焦点从时事批判转向家庭温情,采用调和的方式缓解了矛盾所在,从而试图打破阶级的局限,实现贫富一家的改良主题。影片团圆式的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批判性。
“为弱者鸣不平,这是我从事戏剧以来的一贯主张。什么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至上主义,什么‘为恋爱而恋爱’的恋爱至上主义,我觉得在中国电影里尚属第二乘说法,所以我的觅取题材,往往打从替穷人叫屈的各方面着想。”④这是郑正秋的艺术主张和宣言。
无论是《桃花泣血记》、《渔家女》,还是《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无一例外地将曲折叙事与煽情策略相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颇具艺术生命力的经典范型。也从此可以看出郑正秋电影举足轻重、不同凡俗的影响力。⑤
五
郑正秋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作编导影片高达50多部,被称作是“中国电影之父”。他一身都在为影戏奔波,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他创办的明星影戏学校,不仅培养出类似于蝴蝶这样的“影坛皇后”,也为影坛输送了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专业人才。
洪深认为:“影戏为传播文明之利器”,“能使教育普及,提高国民程度”等。⑥
郑正秋的成就和影响,最为主要的就在于他开创了中国通俗社会片中家庭伦理情节剧的范式。这种范式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家道的运势及发展往往是整个社会在激流勇进中的缩影和写照。本着教化大众的目的,深入地关怀人物命运,同情弱者。曲折的情节、线性的叙事结构,完整的故事,这些都为本土电影开拓了良好的模式。所以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蓝图上,为我们剖析了其中的矛盾所在,反映了社会中的百态以及人心不稳的境地,进而关照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图景,表现了我们民族在时代变迁中的困境和出路,也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现。
注释:
①⑥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57-58;42-43.
②③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23.
④杨远婴著.郑正秋——社会伦理范式[J].当代电影,2004,(2):26.
⑤李道新著.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涵义[J].当代电影,2004,(2):21. 第2卷第3期Vol.2,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