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啊枪,美国为你哭泣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枪,我实在懒得多说什么。读报得知,20岁的洛丽.冈萨勒兹开车载着一名青年男子,在洛杉矶一家餐馆外被一名枪手开枪打死。此前一两天,佛罗里达州一名13岁的浑小子,在学期的最后一天,回家拿来爷爷的手枪,干掉了深受爱戴的英语老师。这样的枪杀案,在美国司空见惯。可以这么说:在美国,死在枪下是一种必然,没被打死只是偶然。我的话当然是夸张,但世界真的会像我十多年前写的一句诗那样吗:“子弹热爱我们”? 这回被打死的洛丽,可不是什么张三李四。她是堂堂洛杉矶市警察局长柏纳德·帕克斯的亲外孙女。怪不得克林顿总统在葡萄牙访问时,还打来电话慰问,戈尔副总统也打电话表示同情。不知道这位洛城最高警官,在外孙女的葬礼上是不是会老泪纵横,这样哭诉:我身为警察局长,连外孙女尚不能保护,又哪里能够保护公众安全啊! 最近,国会正在想办法通过立法,给枪的扳机上锁。不知怎地,我却“下作地”联想到了封建社会的“贞洁带”:一根索住女子下体、以免伤风败俗的铁链或铁条。其实,在枪口上安装一个螺旋的、带密码的铁套子也未尝不可。枪管上安装了这种密码套,子弹就发射不出去了。不过,我不希望读者和我一样,凡事都往“那方面”联想。如果读者和我一样爱想入非非,一定会将我发明的这种枪套称为“安全套”枪的。 美国人民有权拥枪自保,用于“达”则防身、“穷”则杀人(中国古话“达济天下,穷善其身”的盗版也),据说是宪法某条修正案赋予的神圣权利。我未研读过该修正案,不知是否也规定人民有购买子弹的自由。如果没有这样规定,国会可以赶紧立法,严厉禁绝子弹,像扫荡毒品一样扫荡之。若没有子弹,一支手枪的威力只不过相当于一把小铁锤,一支步枪的威力也不过相当于一根细铁棍。美国警察从此不必看见无业游民从怀里掏黑皮夹,就怀疑是枪,乾脆先发制人将他打死算了。前一段时间轰动美国的纽约警察枪杀无辜被判无罪一案,就是如此。 我这一招,乾脆就是枪的“输精管结扎术”(我已经预作申明:我凡事都会往男女之间联想的)。就像没有精子的卵不会怀孕一样,没有子弹的枪也是难以“打”死人的,最多不过将人“砸”死。 美国枪厂造枪、枪商卖枪,主观上是为了谋财,客观上却造成了“害命”。那么,美国人民为什么热衷于买枪呢?说白了,是对政府保护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的一种表现。世界第一国的骄傲公民,人人都在自己家的抽屉里藏一把子弹上膛的手枪,等哪个不怕死的抢匪半夜进门撞在枪口上,同时,也提供机会让自己的孙子,将枪偷出去把老师灭掉。这种“自由的怯懦”,和一个原始人守在自己的山洞门口,手握一根枯树枝以防入侵,并无本质不同。在社会分工如此之细的今日,美国公民还要自行承担警察的部份义务,这究竟是美国的骄傲呢,还是美国的悲哀? 我喜欢甚至敬佩美国的大多数东西。但谈到枪,我要放肆地说:美国是一个愚蠢的国家,美国人民是愚蠢的人民。他们还将为那块能杀人的铁,流母亲的、妻子的、丈夫的、儿女的眼泪,还会有人用“杀人者人也,非枪也”的蠢话,为枪辩护。哭泣吧,美国!你终有“大炼钢铁”的一天,把这些铁疙瘩统统熔铸成建筑工具:真正的铁锤和铁棍。
  
  总统拜年
  
  随着中国国势的渐渐强大、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移民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着“过年”了。他们向华人朋友打听,哪一天是大年三十,要围炉守岁,午夜时分将红包压在小孩子的枕头下;大年初一,到了朋友家,要打躬作揖,口诵“恭喜发财”的吉言。我不止一次见到有美国白人、美国黑人,用普通话甚至粤语,对华人朋友说出这句祝福的话,心里感到很温馨。而当一个纯正的美国大姐,摸出一个小红包来,硬要塞给你的小子时,你很难不感动万分,尽管那红包里,可能只有两美元。昨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三,传说中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我到邮局买邮票,职员拿出的,是刚开始发售的美国猴票:一只具有剪纸风格的顽猴,左侧用中文行书写着“猴年”字样,右上角则印着英文的“Happy New Year!”。算起来,美国发行中文生肖邮票,大概也届满一轮了吧,不知中国邮市上,这只“洋”猴受不受欢迎。旧金山一向被认为是除了中国大陆、港澳台、新加坡之外,华人聚居之地。这里的华人社团和组织,可以说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如宗亲会、同乡会、各种会馆、协会等等。有一天,我走过被称为“中国城”腹心的士德顿街一家肉店,见玻璃橱窗上用红纸写着一条通知:“刘氏宗亲领肉处”。我猜想,入了那个宗亲会的乡亲,过春节都可以到这家肉铺领取一块免费猪肉吧?中国人大规模赴海外谋生,如果从清末算起,已历四五代甚至更久,诠释“血浓于水”这个成语的,竟是中国城肉铺里的一块鲜肉。美国的法定假日很多,但春节不在此列。所以,春节前打电话回国,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免叮嘱几句,要置办年货云云。孰不知此间华人经营的食品超市里,货品比国内更为琳琅满目,不仅有中国年货,越南、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年货,也可以买到呢。旧金山的中国春节,压轴大戏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那一天下午,旧金山最热闹的市中心大街“市场街”,就会被警方封闭起来,规模盛大的元宵节花车游行,动辄吸引一二十万观众,奇奇怪怪的社团、五花八门的团体,都装点了自己的彩车,在大街上缓缓游行,连市长、警察局长、消防局长、市议员,都会坐在自己的专车里,向观众作亲民之状。在美国这个“一票封喉”、置政敌于死地的国家,电视实况转播的这场中国新年花车大巡游,可算是每年竞选的开场锣鼓呢。这不,刚到腊月二十四,布什总统已经发表了迎春祝辞:“祝大家农历新年愉快。农历新年对亚裔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是家人团圆共度佳节及祭拜祖先的日子。这一天又称春节,大家准备迎春接福。劳拉和我祝大家新年健康、幸福快乐。”我看完报上的总统祝辞,默然一笑,想起了五六年前,在湖北老家乡下过春节时,八岁小儿写的一幅对联:“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其他文献
莫斯科曾是50年前中国人最向往的外国城市之一。近20年来,一批批中国人拥入莫斯科,用带去的商品赚取了财富。俄罗斯媒体称,莫斯科的华人社会自成一体,是一个与俄罗斯人基本隔绝的独立王国。    中国人数量说法不一    俄罗斯《独立报》称,目前在莫斯科到底居住着多少中国人仍是一个谜。   俄罗斯移民署称,根据签证及护照登记记录,2005年大约有1.5万名中国人生活在莫斯科。而俄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综合
期刊
中国人客居他乡,总是谦逊地把自己定位在“边缘”地带,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异国他乡生活环境中,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规范法律等时时感到陌生、尴尬与困惑,无法轻易认同和归化,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原乡情结。入境是瞬间的行为,可移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连根拔起的移地、移根,接着是移心、移情、移文化。用文字记录下在原乡与异乡文化之中的挣扎、冲突、挫折、修复、存活……
期刊
很简单,她的老公在国外留学,我的老婆回国做项目,要走一年。她在网上说有没有人在卡城,喜欢运动,和她联系,并留下她的email地址。我就发信给她,说我刚来这个城市,没车,你要是愿意就来接我。  其实像这样的email我发过很多,在网上打磨时间,看到别人留下email就发信。信的内容大多相似,这种copy和paste的工作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一个人在加拿大,工作找不到,学校上不成,人地两生,我
期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标的了一代人价值尺码的诗歌,曾经给无数人以希望的力量,而它的作者诗人顾城却在风华正茂时用一把斧 头结束了妻子的生命,然后在一棵树上终止了自己的年轮。这一切都发生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或许我们会说诗人的精神比较极端,但因为是移民后发生的悲剧,我们就无法不与出国后人的处境的变化联系到一起。以童心著称的顾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无路可走,从而选择了这样玉
期刊
很多赴澳留学生通过学士或硕士学位来取得申请技术移民的资格,不过如果此路不通的话,还有其他途径同样可以达到移民的目的。    一、572大专课程签证    如果读大专,可以选择的与移民有关的课程有烹饪、理发、西点、印刷、机修等。大专课程的好处是时间短、学费低。在移民技术评估时,它的要求是:除了要有学历外,还必须有900个小时的工作经验,而该经验可以是学历前、学历中或学历后取得的。尽管澳大利亚移民目录
期刊
加拿大有大专院校190多所,学制十分灵活,可长可短,从不满一年至三年不等,如果是全日制,学满两年或三年,经过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际承认的大专文凭。非全日制学生,学完某一课程或完成某一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结业证。但作为国际留学生,必须注册为全日制学生。学生完成大专的学业后如果想升入正规大学继续深造,大专的学习成绩记录可以作为大学学分的组成部分。    入学资格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大专入
期刊
瑞典    为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瑞典留学,瑞典高校增加了英文授课的学士学位课程,高中毕业生也将成为瑞典留学的一个新群体。在2002年北欧留学逐渐被大家认知后,就有一些高中毕业生到瑞典去读本科。但那时,只有少数瑞典学校提供英文授课的国际课程。截至2006年6月,已经有近10所大学提供此类课程,专业也从过去的商业管理类扩展到计算机、软件和媒体技术等方面。  留学方案:由于瑞典现在仍然采取免学费政策,
期刊
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一位名叫帕里的英国国防部高级官员预言,“摧毁英国,甚至欧洲的将是蜂拥而至的外来移民。”他将移民从第三世界大量涌入称为“逆向殖民”。他说,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难以被同化的移民将破坏西方的文明环境,“好像当年罗马帝国面对哥特人这些野蛮人入侵的情况”。  帕里的论调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主要来自非洲、中东等国的外来移民大批涌入,以及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担心移民造成社会影响的情绪弥漫
期刊
在德国住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街头这么多国旗,人们穿戴着国旗做的衣帽,人手和车上都有一面红黄黑三色旗帜,城市广场上都是旗海。柏林围墙倒下、德国统一那些年也没出现这么多国旗。  这些国旗全来自中国,有人早就预知世界杯一开打,参赛国国旗的订货单将不停涌入,他们猜对了,德国国旗缝到来不及缝,经销商还指定要空运送货。  这是看得到的那一面,还有看不到的那一面,如德国足球员的球鞋里布上绣着德国国歌,有人连内裤
期刊
富国需要更多贫穷工人吗?根据传统智慧,答案为是。联合国一份有关移民与发展的新报告就反映出了这一点。联合国表示,10年以后,发达国家每100人退休,将仅有87个年轻人加入劳动大军。报告称,为了预防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短缺,富国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求助。因为第一世界每有100人退休,发展中国家将有342人进入劳动力市场。  这种观点的假定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是应该避免的灾祸”的理论之上的。但真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