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你的心理健康谁来关怀?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标的了一代人价值尺码的诗歌,曾经给无数人以希望的力量,而它的作者诗人顾城却在风华正茂时用一把斧 头结束了妻子的生命,然后在一棵树上终止了自己的年轮。这一切都发生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或许我们会说诗人的精神比较极端,但因为是移民后发生的悲剧,我们就无法不与出国后人的处境的变化联系到一起。以童心著称的顾城,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无路可走,从而选择了这样玉石俱焚的方式。十几年来,国人大步迈向世界的洪流中,又有多少人也曾经或正在陷入心理的沼泽,他们怎么样度过难关,就是他们怎么样生存的方式。有的人快乐地融入,有的人自在地生活,也有的人悲伤地离开,让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海外游子并不都是像国人想象的那样含着金汤匙,也不由得引发国人关注出国人员的心理状况,在环境的变化中,人们要怎样用黑色的眼睛找到自己的光明呢?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透析
  
  (一)从客观上讲是来自现实的压力:
   01、对于留学生来讲,出国的最初都要面临教育方式的转型。
  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教育方式与国内有极大的不同,学生由在国内被动地接受知识到国外主动地充实知识,必然要经历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型。没有人约束的学习会让自觉的人更自觉,却也会使散漫的人更放纵。虽然国外教育方式比较灵活,看起来甚至有些松散,但考试绝对是讲究真功夫的,没有实力的人休想通过打小抄之类的方式拿到好成绩。
  02、对于移民来讲,工作压力(学历\工作经验的不被认同等) 都是压力的来源。
  对于移民,首先是面临包括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个人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制度性因素,比如加拿大就不承认外国的医学和工程师等学历;再有就是劳动力市场需求因素,移民掌握的一些专业技能在加拿大并非稀缺;最后是隐性种族歧视问题。
  03、无论是留学生还是移民都要面临人际疏离(语言不通\种族原因\文化差异等)的困惑。
  移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如果缺乏一定的生活能力和心理素质,任何微小的事情和问题都会带来压力。语言对每一个移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许多人由于原来英语的基础和年龄的问题,移民后再学习语言并非易事,虽然说‘铁棒也能磨成针’,但大多数人还是掌握不好英语,有些人因此会出现肠胃不适,头痛甚至失眠。
  
  (二)至于主观的方面,那就是来自思想的压力了。
  出国的人都容易犯这样几个毛病:过于理想化,而现实却低于预期;与国内的同学朋友比较;与国内原有生活比较,这些盲目比较与生活状态的改变(从国内稳定的工作到国外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环境)都会导致出国人士心理的失衡。
  找工作对每一个移民来说是个非常重 要的问题。如果不是做生意的老板,大部分移民都会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新西兰为例,新西兰不但小,而且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找工作对新移民来说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有些人即使有了工作,却也难免会与原来在国内时的优越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相比,这里的工作远不如以前舒适,而移民也很有可能找到的工作完全是不对口的,当然社会地位也比不上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有些人因此会开始忧虑烦恼,脾气变得很暴躁,夫妻之间也容易发生矛盾和吵架。
  而国外生活的冷清也会让人烦躁,即使奥克兰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同原居地相比这里仍然显得冷冷清清。中国移民习惯了原居地喧闹的环境,时间一长也都习惯不了这里的寂寞。有些人来到这里没多久,由于没有人说话,听也听不懂,憋得已经快发疯了。
  加拿大也是一个移民国家,有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根据加拿大的情况统计,新移民的悲剧往往发生在来自中国的移民身上。这或许与中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有关,有人认为,在计划经济的国家里,人们在心理上已经适应了那种铁饭碗式的终身工作制,因此,一旦移民出国,一时无法在心理上适应国外市场经济的生存竞争。二、通往心理健康的关键词
  
  二、通往心理健康的关键词
  
  平衡知足
  Ada:澳洲移民
  我们知道,当你的生活中各方面达到平衡时,就会感到快乐。可是人天性的不满足和社会的变化却又不断打破平衡,生活重新进入动态,直到又达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正是我在当新移民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的。移民后工作、家庭、生活的所有平衡全被打破,刚到澳洲时,即使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人,在语言方面几乎没有障碍,但还是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学历的不被承认使我在很长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有时还要做在国内最不屑的体力工作,与国内副教授的原景一比,我常常会夜半哭醒,但想一想万事开头难,加上家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努力了数年后才逐渐重新建立起来平衡的社会地位。看看周围的人,那些欲望少、期望值低和容忍力强的人往往容易达到平衡。常常发现移民朋友中小时候吃过苦的人在新环境中适应得比较好;而幼年家庭条件优越的人在逆境中则显得闯劲不足。可见,古人说的“无欲则刚”还真是至理名言啊。
  
  融入社会
  Cronayn:美国留学生
  当你在另外一个国家生活的时候,你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熟悉这个国家的文化。你应该到街上去转转,或者去博物馆美术馆看看。看电视则是学习语言和了解当地通俗文化的绝佳方式。另外,不要放过尝试当地的食物,饮食在所有文化中都很重要,而且食物也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资。最最关键的是,你应该和当地人交流。多管齐下,不仅让你精通了语言,也深入到了这个国家的人们生活的各个细节当中去,你至少不会觉得那么孤单了。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会定期去教堂。基督教对西方文明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对宗教一点都不了解,你很难理解美国文化。当然,了解就够了,你用不着信教。
  很遗憾,我所见过的大多数中国人整天和中国人待在一起。有些中国人承认他们根本没有美国朋友,他们只吃中国食物,下课以后只讲中文。那我想问,你出国是为了什么?只是镀个金回国找个好工作吗?这真是一种悲哀。
  
  学习言语
  David:加拿大留学归国
  语言是一种只有你去使用才能提高的能力。比如在英语中,说别人胖是一种粗鲁的行为。在中国问别人挣多少钱很正常,同样的问题在国外则被认为不礼貌。如果你在国外学习时只是上课说几个钟头英语,而课后统统说中文,那你出国学习 的目的何在呢?我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英语水平从未提高过。
  我在加拿大学的是新闻专业。我的体会是,要出国的人功利心不能太强,不要抱着回国以后立刻身价倍增的想法,这样一旦目标没有达成就会特别失望。还有就是千万不要为了出国而出国。我有个同学,在国内学的是中文,出国去学的还是中文,我觉得这样提高不大,没有多大意义。还有的人出国以后还是和中国人在一起,我那个朋友一直生活在中文的环境里,这样两年过去他的变化很小,英语提高得很少。
  
  广交善友
  Vivian:加拿大留学生
  高中毕业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父母花大钱把我送了出来,但其实对这里的教育体制等等都没多少了解的。
  走出机场的那阵兴奋,我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兴奋褪去,很快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依无靠。
  我自己学着买菜做饭,第一次和朋友结伴去超市,结果迷路,和朋友在雪地里走了半个小时,到超市的时候腿都冻得没有知觉了。我还记得当时,看上了东西都要把价钱乘上5,往往都是挑最便宜的买,最后两个女生又大包小包的冒着雪走回自己的住处,后来同班的男生知道我们这么辛苦,一再叮嘱我们下次买菜要叫上他们。当时大家都相互照顾着,这份情意一辈子都记得。
  
  向女性学习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陆女性新移民抵达加拿大后,大部分都能较快适应环境,很快找到工作,并且胜任愉快,她们在许多领域收入水平已经超过其它族裔女性,直追加拿大本地男性居民,对加拿大有较 强的归属感。大陆女性侨民,主要是大批到西方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学有所成。以渥太华地区为例,由于高科技公司云集,所以在渥太华工作的大陆新移民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从事高科技工作的人士都占很大的比例,根据调查,大陆女性新移民中找到工作者占70%,其中60%人士从事高科技工作(如软件设计等),30%的人士从事一般性的工作(如销售员、组装工人、餐饮业等),另外10%从事教育工作。女性移民获得这样的成绩,应该说与女性天生韧性强忍耐力强的特质分不开的。
  除了以上几个心理调适的途径,还有几个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来到国外的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它们包括:
  耐心等待——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在国内尚且如此,何况在一个零起点的陌生国家呢。放平心态,等待机会,才是正确的态度。
  重新开始——要忘记过去的荣耀。技术移民在原居地都可能会有一个较好的工作,有的甚至可能会有一些工作的成就和荣誉,如果对自己的过去老是念念不忘,不但使自己在新的地方进步不了,并且也很难再有开创的精神。
  充实生活——在没有好的机会的时候,不妨多学习,从语言到专业,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既可防止胡思乱想,也可以用一个有准备的头脑去迎接新的机遇,谁能保证,机会不会马上敲开你的门呢。
  多做益事——可以参加一些社区和社团的工作,这些工作虽然没有报酬,但是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一种快感和满足,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别人的幸福也是自己的快乐。
其他文献
我在法国当Chef d'equipe(队长),已经不是头一回了。第一年是被老板任命的;第二年是自己争取的,而且还带了几个哥们儿过去;而今年,是一位外嫁的JJ要我带人过去,说是要我替她在她的法国老公面前为中国人争口气,向他们法国人显摆一下看看咱们中国人是怎么干活的。  法国的chef职位一般在老板(Patron)之下,其他人之上,虽然一样要干活,但多少还是有些权力。第一年打工是在一家烟草农场,当时法
期刊
背景:最近几年,我国大专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40%左右。2006年教育部通知,“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这对大专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就业难、求学难,使许多大专生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那片更广阔的求学空间。  目前,已有26个海外国家承认我国自考文凭,这种认可包括学历互认和学分互认,出国留学随之开始受到自考生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自考生将出
期刊
“中文师资短缺已经成了制约美国中文教学开展的瓶颈。美国许多学区对开设中文课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做。或者许多学校想开课,但找不到老师。”美国亚洲协会负责教育项目的副总裁薇薇安·斯图尔特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  据亚洲协会估计,在2015年将有5%的美国学生学习中文,那时需要5000名至7000名中文老师。但现在美国只有500名-700名中文老师,缺口将会非常大。亚洲协会由洛克菲勒家族的约
期刊
进入机关,我干的是文秘工作,负责书写材料及夹报纸搞卫生。  上班第一天,让我奇怪的是,单位里已年过五十的老黄,上班居然比我还要早。当我进入办公室时,他已把本该我干的夹报纸打开水搞卫生的杂活儿打理好了。以为这是偶然,可之后,竟天天如此。当初,我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的职责怎么能让一个老同志代为呢?进而,也有点不满,我的活儿你怎么老抢干呀?这可不好说出口,且他上班又比我早得多,没办法。久之,渐渐习惯了,让
期刊
到了加拿大半年了,为了更快地度过语言关,每天都在坚持看电视,什么节目都看,CBC的本地新闻、HGTV的装修节目、周末的现场赌博、专门让人看两口子打架的Judge Judy、几个姑娘小伙子抢对象的Elimidate……  除了不大懂的冰球和棒球以外,基本上所有的节目都看遍了。总体印象是加拿大的电视节目服务性和娱乐性挺强的,话题没什么禁忌,官方管理和大氛围是放松的,所以节目制作商也就发挥想象力,怎么吸
期刊
伊朗:爱美也要爱到死  文/绿叶    女人如果不爱漂亮,地球也不会想转动。无论走在世界哪个宗教、哪种政治、哪类传统管辖之处,唯一不可能压抑的,就是女人对于用尽一切方式装饰自己的动力。  去年十一月和我大姊远行伊朗,去前好几次被朋友叮嘱,内裤还是信用卡掉了都没关系,但是头巾,千万别忘了头巾!去伊朗,只要一进入领空国境,就要用头巾把每一根发丝包起来,连一根毛都不可以露,万一引起男人的遐想,可是大罪一
期刊
出国留学对留学生的婚姻是一种破坏性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距离,也不是简单用喜新厌旧一句话能评判的。这些故事引发我们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和道德规范的双重思考,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碰撞所带来后果的认同和接受,我们迈进了一个热爱存在、接受发生的新时代。  如果夫妻俩,女的先出国留学,丈夫奔着妻子来陪读,家庭主要经济收入靠妻子的奖学金维持,这桩婚姻十有八九要告吹。  肯塔基大学12个中国留学生中只有一个女
期刊
莫斯科曾是50年前中国人最向往的外国城市之一。近20年来,一批批中国人拥入莫斯科,用带去的商品赚取了财富。俄罗斯媒体称,莫斯科的华人社会自成一体,是一个与俄罗斯人基本隔绝的独立王国。    中国人数量说法不一    俄罗斯《独立报》称,目前在莫斯科到底居住着多少中国人仍是一个谜。   俄罗斯移民署称,根据签证及护照登记记录,2005年大约有1.5万名中国人生活在莫斯科。而俄科学院远东问题研究所综合
期刊
中国人客居他乡,总是谦逊地把自己定位在“边缘”地带,这不仅仅是因为在异国他乡生活环境中,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规范法律等时时感到陌生、尴尬与困惑,无法轻易认同和归化,更多的是中国人的原乡情结。入境是瞬间的行为,可移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连根拔起的移地、移根,接着是移心、移情、移文化。用文字记录下在原乡与异乡文化之中的挣扎、冲突、挫折、修复、存活……
期刊
很简单,她的老公在国外留学,我的老婆回国做项目,要走一年。她在网上说有没有人在卡城,喜欢运动,和她联系,并留下她的email地址。我就发信给她,说我刚来这个城市,没车,你要是愿意就来接我。  其实像这样的email我发过很多,在网上打磨时间,看到别人留下email就发信。信的内容大多相似,这种copy和paste的工作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一个人在加拿大,工作找不到,学校上不成,人地两生,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