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借助各种手段使历史现象再现,然后从历史现象中抽象出历史概念,再从历史事件或概念的联系中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再现教学作为历史课的专有教学方式,应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课题。
一、实施再现教学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的特点。其中,“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即事实与理论的统一性是许多学科都应具备的条件,并非历史学科所特有。但是,列于首位的“过去性”,却揭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它必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因历史知识的存在形式而具有其有异于其它课程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探索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手段。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因此,再现教学就成为历史授课的重要手段。我们进行再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亲自感知具体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揭露史实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此,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选择和组织再现材料,以便和学生一起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时间、空间和人物构成了实施再现教学的“三要素”
再现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设法再现教科书上重点问题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经过想象和思维,切实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历史课再现教学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历史材料,给历史史实以合适的定位,从而构建起历史体系。历史体系也就是指历史存在的具体特点,即历史年代、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时间,也就是“年代”是史实的纵坐标。年代顺序标示着历史发展过程,是历史知识的天然系统。年代数字就是史实的编号,按年代顺序把史实排列起来制成年表,就是把历史发展过程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年表,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前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和同时期各地各类史实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也较为容易地识记重要史实的年代及其先后顺序,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地点是史实的横坐标,标志史实在空间的位置和移动。我们利用历史地图标出史实发生的地点、范围、经过的路线等,可使学生了解史实发展的形势,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并识记重要的地理方位。
历史史实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得到实现的。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可归之于人的活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人物为载体,以人系事,把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变成形象化的、有血有肉的、充满精神力量又迸射着情感火花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看出是非曲直,认清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
三、以材料还原历史是历史再现教学的关键环节
具体的历史情况,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媒介来实现其教学功能。所谓“教学媒介”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辅助材料。
历史人物的活动、史实发展的具体情节大多是通过文字材料给后世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的宝库。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实际,或直接引用原文,或改编其精华部分,充分运用。这样,历史的演进过程就会复活起来;就能引人入胜;就会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考古材料是历史上人们活动的遗物和遗迹。它给文字材料反映的史实提供物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演示有关的考古资料(包括模型、照片),从而使学生深信史实,成为最有力的想象根据。不过,考古材料只是史实的物证,不能展现史实发展的过程。因此,演示考古材料要同讲述史实过程结合起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字材料、考古材料外,历史题材的图画、戏剧、电影、录像等视听辅助材料,同样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场面和过程,也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
一、实施再现教学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的特点。其中,“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即事实与理论的统一性是许多学科都应具备的条件,并非历史学科所特有。但是,列于首位的“过去性”,却揭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它必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因历史知识的存在形式而具有其有异于其它课程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探索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手段。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因此,再现教学就成为历史授课的重要手段。我们进行再现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亲自感知具体历史现象的基础上,揭露史实本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此,就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选择和组织再现材料,以便和学生一起经过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时间、空间和人物构成了实施再现教学的“三要素”
再现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设法再现教科书上重点问题的具体情景,使学生经过想象和思维,切实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历史课再现教学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历史材料,给历史史实以合适的定位,从而构建起历史体系。历史体系也就是指历史存在的具体特点,即历史年代、历史地点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时间,也就是“年代”是史实的纵坐标。年代顺序标示着历史发展过程,是历史知识的天然系统。年代数字就是史实的编号,按年代顺序把史实排列起来制成年表,就是把历史发展过程复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年表,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前后史实间的因果联系和同时期各地各类史实间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也较为容易地识记重要史实的年代及其先后顺序,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地点是史实的横坐标,标志史实在空间的位置和移动。我们利用历史地图标出史实发生的地点、范围、经过的路线等,可使学生了解史实发展的形势,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并识记重要的地理方位。
历史史实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得到实现的。任何社会历史现象都可归之于人的活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以人物为载体,以人系事,把枯燥无味的教材内容变成形象化的、有血有肉的、充满精神力量又迸射着情感火花的、激动人心的故事,就会使学生在生动的故事中看出是非曲直,认清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并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
三、以材料还原历史是历史再现教学的关键环节
具体的历史情况,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媒介来实现其教学功能。所谓“教学媒介”泛指任何用来传播知识的通讯手段,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辅助材料。
历史人物的活动、史实发展的具体情节大多是通过文字材料给后世保存下来的。文字材料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的宝库。我们应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实际,或直接引用原文,或改编其精华部分,充分运用。这样,历史的演进过程就会复活起来;就能引人入胜;就会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历史的奥秘。
考古材料是历史上人们活动的遗物和遗迹。它给文字材料反映的史实提供物证。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演示有关的考古资料(包括模型、照片),从而使学生深信史实,成为最有力的想象根据。不过,考古材料只是史实的物证,不能展现史实发展的过程。因此,演示考古材料要同讲述史实过程结合起来。
除了上面提到的文字材料、考古材料外,历史题材的图画、戏剧、电影、录像等视听辅助材料,同样形象地再现了历史场面和过程,也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