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研究极为必要。“导师制”的提出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青年教师的快速进步,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字】“导师制” 青年教师 培养 模式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和师德修养的教师队伍,是在新课改形势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导师制”的实施,能够快速实现青年教师的身份转变,加快青年教师的适应时间。
  一、“导师制”的内涵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探索的“导师制”,有以下特点:
  首先,区别于“师徒制”。“师徒制”是一种传统的知识技能传承方式,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的一种制度。而这种模式主要强调老教师的教授,青年教师的模仿,而忽视了青年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区别于高校“导师制”。高校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水平高、品德优秀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生活以及心理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其中双向选择与个别指导的特征,与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导师制”有相似之处,但是这里的“导师制”实行的是“一对一”的互助,而且注重的是导师和青年教师的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第三,区别于国内外青年教师培养的一些固有模式。国内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师徒制”的模式,其他如以老带新、新老结对等都是类似于“师徒制”的模式。国外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导师制”,实质类似于国内的“师徒制”,主要目的是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文化,力求达到各州审核教师资格所要求的标准;第二是學校中心模式,这种模式的培训主体是新教师所在学校,目的是帮助新教师解决在入职头几年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三是岗前集中培训模式。总的来说,国外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与国内很相似。
  综合以上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笔者提出了新的“导师制”概念,即:针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学校为其指定一名相关专业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发挥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优势,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环境;同时,发挥刚出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实现导师的“二次提升”,形成一种指导教师和被指导青年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共生关系。
  二、“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第一,促进了团队合作和团队提升。实施导师制之后,每位导师要指导1名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小团队,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导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用心沟通,以德立德,以行导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同作战,关注团队的成绩,这样可以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可以集整个教研组的智慧于一身,说、评、赛课前都有整个教研组为某一位青年教师提供智力支持,解疑答惑,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体教研实力的提升。
  第二,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的实施,对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导师都以强烈的责任感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在师德师风、工作方法上都给予青年教师以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在教学上,导师手把手地帮助青年教师分析教材、备课、听课、评课,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所在岗位,站稳讲台。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各类教育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成绩。
  三、“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应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制”结对后,指导教师和被指导青年教师朝夕相处,导师的师德、观念与方法、作风等,一举一动对被指导教师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特别重视导师队伍自身的建设:一是加强导师师德建设。不断强化正确的世界观、教育观和道德观,以身作则,以模范人格熏陶青年教师;二是不断提升导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对于指导青年教师的导师来说要求必然更高。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时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导师必须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课改全面实施后,导师更应认真学习最新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及时为自己“充电”,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青年教师。
  第二,不断加强集体教研的重要性。“导师制”经实践检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说课、讲课、评课一条龙”的研究课活动,开设导师的优质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展示课,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会等,互相切磋研讨,使青年教师能在较大的范围里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
  第三,青年教师要虔诚向学。青年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突发情况等诸多方面都欠缺经验,这些经验的获得不仅需要他们虔诚、主动地学习,同时也需要有经验教师的帮助。青年教师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才能尽快站稳讲台。
其他文献
【摘要】结束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的学习,步入中学时代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语文写作能力,所以,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应当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对学生自我创新能力以及活化的语言技巧的训练。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普遍偏低,受到“摘抄文段”“引入作文”等思想的误导,很多中学生走进了“寻章摘句”的桎梏,束缚了其自我语言文字体系的构建。因此,探究出提升中学生语言文字的策略,从而为其行文注入“活水
期刊
公开课是为提升教学质量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常态课相比,公开课带有教学科研的性质,同时,教师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公开课对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在常态教学下没有获得足够的提升,但通过公开课的教学而了获得“脱胎换骨”的授课体验,从而获得了教学能力的提高,帮助教师成长了起来。但是它并不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唯一一种方式,也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在接受公开课的同时也要考虑它对学生带来
期刊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祝福青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中第四课《欢快的青春节拍》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包括“青春的幸福”和“寄语青春”两部分,在前面已经对青春的内涵全面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验青春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珍惜青春、热爱青春之情,是对整课的升华。  【学情分析】现在的初中生尽管在物质生活上十分富足,但往往因为年龄和学业的压力对自己所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学生要成为社会人的一切基本素养都要在班级这个集体生活中得以锻炼和提升。“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没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保障是很难长治久安的。如何让一个集体快速步入正轨,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发展目标前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是必然的选择,这是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班级制度建设方面也必须得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操作办法保障我们的班级管理快速进入“快
期刊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他们的心中植入“清廉教育”的种子,能帮助他们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 综合实践活动 清廉教育  在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以开展“清廉教育”主题活动为抓手,通过“亲廉之约、寻廉之旅、学廉之行”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参与学廉洁典故、画廉洁漫画、演廉洁小品、写廉洁感悟等实
期刊
【摘要】记忆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和学习的基础,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此,本文从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方法的培养等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生 记忆能力 重要性 培养方法  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大量内容需要记忆,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也有学生抱怨记忆苦、累、效果差等,加之懒惰等因素,因而放弃了对这一学习能力的掌握。所以,教师在
期刊
【摘要】影视资源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课堂多媒体的开发和利用,影视资源可以更容易地注入初中历史教学。针对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影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激发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开发影视资源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选取合适的资源进行加工,并与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喜欢历史。  【关键词】影视资源 开发 初中历史
期刊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课本中的《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根据历史传说,敷演出这一部时代的悲剧,使一桩普通的公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因而《窦娥冤》被后人誉为元杂剧中的“悲剧之冠”。《窦娥冤》塑造了一位善良而又孤苦无依的普通妇女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鞭挞了昏庸残暴的封建官吏、猖狂的高利贷者以及为非作歹的泼皮无赖,同时对窦娥这样的普通妇女的反抗精神,寄予了莫大
期刊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研究和拟定科学完善的活动方案势在必行。  【关键词】湿地 考察  一、设计缘由  1.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湿地对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的重要性。但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保定的城市湿地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未来城市规划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立
期刊
学困生就是指智力正常但其学习成绩较之于同年级学生明显偏低,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学生,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表面上,学困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要重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多接触、多了解、多关心学困生。教师只有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用心去感化他们,才能取得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成功。在这里,我想以化学这门学科为例谈谈学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