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要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常运转,离不开阅读活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时代的发展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更充分显示了阅读能力的价值,“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甘其勋《为阅读正名》)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不能不把培养阅读能力放在终身教育优先发展的位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对高中生有明确的要求,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但是,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仍存在诸多误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这些误区,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误区
(一)当下高中生的手头有一类低幼读物,害大益小,那就是动漫读物。这类读物一般大篇幅都是漫画,文字旁白很少;故事虽然吸引人,但大多数宣扬暴力与色情。再加上网络读图时代的推波助澜,使网络杂乱不堪的文字与动漫结合,在学生中风靡不息。影响恶劣,不仅冲击着学生正在成长的心智,也在悄悄地削弱学生的文字认读与再现能力,成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一大误区。
(二)在一些语文教学者引导不明的情况下,高中生面前堆起来了清一色的文摘读物。文摘读物小巧智慧,的确值得学生一读,但教师往往在介绍完之后,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就算学生从中吸收了养分,却不会将鉴赏能力迁移到考场分析。更不用说灵活辩证地运用到写作中了。结果学生读来读去,只是当作故事来消遣罢了,形成了阅读误区。
(三)文学随时代的变化而更迭,当一些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开始冠冕堂皇地走进高中生的阅读视野时,通俗文学本身异彩纷呈却良莠不齐。时下高中生把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弃于一旁,手头上传递的读物是光怪陆离的玄幻武侠作品,大多与网络游戏如出一辙。这类读物表面上看似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其实恰恰是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荒漠。
(四)高中语文新教材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名著导读,名著本身自然有其价值所在,但令人头疼的是,名著多为鸿篇巨制,学生面对案头的几大块砖似的名著能不畏缩吗?就算毅力惊人硬着头皮啃下去,花了太多冤枉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领会名著精髓。市场上也推出了许多名著速读,符合人们走捷径的求快心理,但是没有正确合理的阅读引导,这类读物读过之后味同嚼蜡,到头来学生会读得一头雾水,不明就理地说是读过名著了,却又难以理直气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多数学生容易陷进对名著不知是啃还是吞的尴尬里。
二、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使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本身的价值,产生阅读的需要,从而主动去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采取班级合力联办图书角的办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基础,营造良好的阅读空间。此举虽说已不新鲜,但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读物,还因为是大家合力联办,可以共同学习和借鉴。而且,此举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读物的选择,还可随时与课堂阅读教学双管齐下,珠联璧合。同时,还可以在教室、走廊和楼梯处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肖像。
2、尊重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古语云:“开卷有益。”那么只要是对学生有积极作用的文章或书籍,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去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权利,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二)恰当选择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但是,高中生由于课程多、任务重。自己掌握的时间较少,这就给广泛的课外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应着重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推荐读物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时,不妨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态、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为学生开出可阅读的书目与期刊,再细一点可作章节选读、具体期刊月份选读、作家作品选读和限时限量选读等。选择时应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需求。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学生有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知其梗概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又要学生必须了解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摘录要点法:对于那些分要点阐述而又内容较长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等等。
(四)注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其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以阅读课上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演讲,形式不限:又如指导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个阅读课的信息交流会,交流各自的阅读所得等。这些将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文理兼容、优势互补的习惯,获得丰富全面而又深刻独到的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五)注重合理利用假期进行阅读。寒、暑假以及平时的周假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机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身的课外阅读。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有目的地多提到一些名著名篇,多引用一些名句,并指明出处和作者,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初步印象,这样能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课文如果是长篇著作的节选,可引导学生去阅读整部著作。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分别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节选,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原著:也可从教材课文篇目拓展到课文篇目作者的其他作品。
关注学生读书,就是关注他们的成长,玉琢方能成器,学习有方法导引,学生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哪怕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必须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只要我们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他们的语文知识将不会再贫乏,语文课堂必将充满魅力。
但是,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仍存在诸多误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走出这些误区,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误区
(一)当下高中生的手头有一类低幼读物,害大益小,那就是动漫读物。这类读物一般大篇幅都是漫画,文字旁白很少;故事虽然吸引人,但大多数宣扬暴力与色情。再加上网络读图时代的推波助澜,使网络杂乱不堪的文字与动漫结合,在学生中风靡不息。影响恶劣,不仅冲击着学生正在成长的心智,也在悄悄地削弱学生的文字认读与再现能力,成了高中生课外阅读的一大误区。
(二)在一些语文教学者引导不明的情况下,高中生面前堆起来了清一色的文摘读物。文摘读物小巧智慧,的确值得学生一读,但教师往往在介绍完之后,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就算学生从中吸收了养分,却不会将鉴赏能力迁移到考场分析。更不用说灵活辩证地运用到写作中了。结果学生读来读去,只是当作故事来消遣罢了,形成了阅读误区。
(三)文学随时代的变化而更迭,当一些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开始冠冕堂皇地走进高中生的阅读视野时,通俗文学本身异彩纷呈却良莠不齐。时下高中生把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弃于一旁,手头上传递的读物是光怪陆离的玄幻武侠作品,大多与网络游戏如出一辙。这类读物表面上看似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拓展,其实恰恰是把学生的想象力引向荒漠。
(四)高中语文新教材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名著导读,名著本身自然有其价值所在,但令人头疼的是,名著多为鸿篇巨制,学生面对案头的几大块砖似的名著能不畏缩吗?就算毅力惊人硬着头皮啃下去,花了太多冤枉时间不说,还不一定能领会名著精髓。市场上也推出了许多名著速读,符合人们走捷径的求快心理,但是没有正确合理的阅读引导,这类读物读过之后味同嚼蜡,到头来学生会读得一头雾水,不明就理地说是读过名著了,却又难以理直气壮地说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多数学生容易陷进对名著不知是啃还是吞的尴尬里。
二、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使高中生在课外阅读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本身的价值,产生阅读的需要,从而主动去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采取班级合力联办图书角的办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基础,营造良好的阅读空间。此举虽说已不新鲜,但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读物,还因为是大家合力联办,可以共同学习和借鉴。而且,此举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读物的选择,还可随时与课堂阅读教学双管齐下,珠联璧合。同时,还可以在教室、走廊和楼梯处张贴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肖像。
2、尊重学生课外阅读的选择。古语云:“开卷有益。”那么只要是对学生有积极作用的文章或书籍,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去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和阅读权利,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
(二)恰当选择学生的课外读物。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但是,高中生由于课程多、任务重。自己掌握的时间较少,这就给广泛的课外阅读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教师应着重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推荐读物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在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时,不妨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态、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为学生开出可阅读的书目与期刊,再细一点可作章节选读、具体期刊月份选读、作家作品选读和限时限量选读等。选择时应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需求。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效果的保证,学生有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浏览标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浏览标题即可:知其梗概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又要学生必须了解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摘录要点法:对于那些分要点阐述而又内容较长的文章就采用这种方法;等等。
(四)注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其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检查,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以阅读课上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口头演讲,形式不限:又如指导学生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个阅读课的信息交流会,交流各自的阅读所得等。这些将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文理兼容、优势互补的习惯,获得丰富全面而又深刻独到的感悟,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五)注重合理利用假期进行阅读。寒、暑假以及平时的周假是很好的课外阅读机会,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身的课外阅读。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有目的地多提到一些名著名篇,多引用一些名句,并指明出处和作者,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个初步印象,这样能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课文如果是长篇著作的节选,可引导学生去阅读整部著作。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分别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节选,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原著:也可从教材课文篇目拓展到课文篇目作者的其他作品。
关注学生读书,就是关注他们的成长,玉琢方能成器,学习有方法导引,学生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哪怕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必须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只要我们的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他们的语文知识将不会再贫乏,语文课堂必将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