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太大莫得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报》“警钟”版以《贫困县倒下的县委书记》为题,用了整版篇幅报道福建省诏安县委原书记何德发严重违纪违法案。一个县委书记的“事迹”能在中纪委主管的报纸占一个整版,说明事情不算小,情節不算轻。更多的内容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只说文中提到的一点:当了县委书记的何德发,常常把“诏安我最大,是我说了算”这句话挂在嘴边,而他自己的忏悔录也说道:“2016年6月,我任县委书记的目标实现后,便彻底疯狂了,老板们也疯狂了!”“我80%的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在这个阶段。”
   “XX我最大,是我说了算”!又一句多么熟悉的声音。根据我们对现实的了解,但凡时刻惦记着“我最大,我说了算”的人,即使不出事,官声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某些人虽然没出事,但不等于他身上就没事,只不过是侥幸漏网而已。
   从某种程度来说,何德发所言虽似“狂言”,但也基本算得上是句实话。官至县委书记,权力的确不小。用何德发的话来说:“从干部人事的任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重大项目的拍板,县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县委书记想管,我都可以管得到。”正是因为权力太大,而何德发又时刻记着自己是“老大”,所以,虽然诏安县很多“三重一大”项目表面上按制度、程序决策运转了,但因为何德发私下的一句话,项目还是输送给了特定关系人。
   其实,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来说,县委书记等“一把手”的权力,本来是不至于这么大的。我们有民主集中制、末位表态制等大大小小的制度以及各种监督的约束,如果制度都能执行到位,监督都能发挥作用,权力还是可以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的。但说归说,做归做,事实上,某些地方由于制度落地打折扣等原因,“一把手”权力太大依然是个突出问题,监督“一把手”依然是个大难题。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还需要付出诸多努力。
   当然,权力总是要有人去行使,用权也未必一定会出事,规范用权、平安用权,办法还是有的。简单地说,让“一把手”避免出现何德发那样的下场,需要几个方面共同努力。
   监督要有实力。监督是权力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面对“一把手”尤其是地方“一把手”权力集中的问题,必须加强监督的力量。然而,在现实中,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仍是个普遍现象。如何增强监督的硬实力,使监督无处不在,真正形成震慑,这是让权力规范运行的关键所在。监督应该立体化、全天候、无死角,不仅包括纪检监察的专职监督,还应包括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唯有监督的力量足够强大,权力才不至于太霸道太傲慢太任性。
   同事要有定力。面对动辄“我最大”“我说了算”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下属们其实也是挺头疼的。是坚持原则和他对着干,还是放弃原则跟着他瞎混?在普通人看来,这似乎是个两难的选择。这个时候,一个人是否有定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腐败窝案、串案现象,数十年来屡见不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干部定力不够,同流合污,以至一个“头”可以带坏一帮人。何德发被查处后,便是这个情形,跟着他落马被查处的有县委常委、县教育局长等一批干部。没有定力,很容易跟风,而跟风迎合这种不受监督的权力,最后往往只能落个跟着“一把手”一起倒霉的结局。作为同事,不管“一把手”是什么风格,还是按规章制度办事更安全,否则,即使一时得志,难免事后遭殃。
   自身要有恒力。“恒力”本是个物理名词,借用到这里,意思就是要牢记初心,守住本性,不因地位变化而三观大变、性情扭曲乃至得意忘形。古人说,做官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今天仍不乏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官员,时时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群众,敬畏舆论,敬畏时间。权力不是永远在手,再怎么样“实力”超群,都有交出权柄的一天。如果行事“无法无天”,老是幻想“一手遮天”,总有一天难逃纪法之网。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悔之晚矣。只有以平常之心对待权力,以公道之心行使权力,才能确保自己始终安然无恙。当然,那些“初心”早就蒙尘,做官本来就是奔着以权谋私而来的,不在此列,他们需要另外的猛药才能解决问题。
   权力太大莫得意,须知此事有风险。但愿为政者千万别像何德发那样有权就“疯狂”,能够时时想起那些任性用权者的下场,切实从中吸取教训,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其他文献
如一阵北风啸过耳际,那旷野的芭茅花哟,粗厉地穿过我的眼帘,起初是一阵痛感,接着便如遇到故交一般亲切和熨帖。刘震云作品中的文字便如一丛丛芭茅花,读着读着,像拔火罐一样,疼痛之后有一种淋漓的酣畅,这便是我爱读刘震云作品的重要原因吧。  在厕所壁上捉蝉吃的“磨桌”,无奈嫁与债主的李爱莲,因追求进步成痴而意外入狱的李上进,抛妻弃子最后却因肝病悲惨死去的恩庆,做两任村长的“小三”最后楼塌人亡的美兰,职位不随
期刊
乘着初夏时节的习习凉风,信手摊开案头上的这本《人间滋味》(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一份沁人心脾的惬意悠然涌上心头。本书系著名作家、散文家汪曾祺以散淡闲适之笔,于岁月深处从容写下的一本谈美食、抒乡情、论文学、道人生的经典散文集。清浅、率性的文字,灵动脱俗间泛着优雅清淡的芳香,传递出作家对人间盛景至情至性的向往和爱恋。  在文学界,汪曾祺不光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在烹饪各种美食上也颇有心得
期刊
读中学时,先后接触了《唐宋词一百首》和《唐宋词鉴赏辞典》一薄一厚两本书,发现“词”竟然是魅力不逊于“诗”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宋词,脍炙人口的长短句如此令人反复吟诵而不倦!当时在乡下,买书的想法是奢侈的,为激情所驱使,我毅然将这两部书中所录的作品悉数抄下,尤其是后者,整整抄了7个本子,我因此将之分为七卷,费时一个月,把一个寒假完全填进去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六年。“流光容易把人抛”,“青葱少
期刊
《无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跃文的最新力作,也是他的首部人生随笔集。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从个人成长、官场的人性剖析、文学创作宗旨等方面,用心记录着他的深邃思考,传递出作家“要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无违于自己,无违天地”的美好执念。  书中,王跃文以坦诚的笔墨,回忆自己从那个弱不禁风的乡下娃,到走出家门赴外求学,再到成为职业作家的奋斗历程。童年的他,家境贫寒,父亲又被错划
期刊
看手機微信,常常碰上一些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段子,最近盛传的《真精辟,什么是医生》,就是这样一条幽默感十足的好段子。  医生,词典和教科书上给的释义是,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的统称。  百度百科里,则有医生是急救天使,是白衣天使,是生命的保卫者,是生命的守护者,是可爱的人,可敬的人等称谓。  上面这两个定义都明白无误,中规中矩。但段子里的“医生”却是这样说的:什么是医生?医
期刊
民以食為天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种说法,语出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稍后一些,在陈寿《三国志》里,也有类似的表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从古到今,对民以食为天这么一个命题,无论庙堂之高,抑或江湖之远,好像不曾有人提出质疑。这是因为大家都明白,任何一个人,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食物的摄取,此之谓以食养生。并且,这种摄取,要终其一生,一直延续
期刊
任何一株花草树木都不急,万物从容。  在一年中,它们至少都要开花一次,都有属于自己最美丽的瞬间。它们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梅花开放的时候,桃树静静地看着。植物开花只是自己好玩,轮番做游戏,或者开给它们的情人看的,惺惺相惜。它们的情人是谁呢?它们从来不会告诉人们,大约是那些蜂蝶吧。  这些花草从来不急,有没有人看见,都不急。  况且,没有人看见,就不开花了吗?  不要急,任何一個成功
期刊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的作文题为关于劳动的主题。让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讲演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无疑具有明确而积极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高考作文的这一题目显然是针对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而有意为之的。   毋庸讳言的是,很长时期以来我们在大、中小学的教育中存在着过度重视学习分数,对
期刊
初夏时节,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应该是蚕豆的清香味了。这样的日子,到乡间田埂上、小道边走一走,即可领会到“花海”“麦浪”的内涵,尤其是那碧绿的蚕豆叶下,硕硕的豆荚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愉悦感和踏实感。在乡村,人们常将五月赞为“豆熟麦香的红五月”,一盘香喷喷、绿淌滴的炒蚕豆令多少人垂涎!  又是蚕豆飘香时。  依稀记得小时候,五月在我眼里也算是向往的佳期之一了。适值青黄不接之季,白里带着黑点点的蚕豆花开的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乡下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口水缸,洗锅刷碗洗脸烧饭都用此水缸里的水。为取用方便,水缸无一例外地被摆放在灶台旁边,上覆以杉木板。水缸用粗陶制成,上大下小,腰身粗壮,内部光滑,外刻花纹,通身敷釉,足以盛下三担水。  我父亲是泥瓦匠,经常出外干活,晚上无法回家,母亲便担负起挑水的重活。  水井位于一公里外的山边。每日清晨,天朦朦亮,母亲便悄悄起床,轻轻打开大门,担着水桶,消失在晨雾里。村路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