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从而探讨 川芎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原名“芎穷”。川芎之名始见于《汤液本草》,因商品主要出自四川,故名。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cumchuanxionH0rt)的干燥根茎。分布于四川、江西、湖北、陜西、甘肃、贵州、云南等地有种植。主产于四川灌县、崇州,产量大,质量优。近年来,对川芎的研究较为深入,本文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从而探讨川芎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1.有效成分
研究川芎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内酯类、生物碱类、酚类以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其含挥发油约1%。
1.1内酯类:内酯成分为4一羟基一3一丁基内酯(4一hy.droxy一3一butlphthalide)、丁烯内酯、川芎内酯(Sen—kyuolide)、本内酯(Ligustilide)和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
1.2生物碱类:生物碱有川芎嗪(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佩洛里因(perlolyrine)。
1.3酚类:酚类化合物有川芎酚(chuauxiong01)。
1.4有机酸类:有机酸类有含阿魏酸(ferulicacid)、瑟丹酸(sedanic:acid)。
2.药理作用研究
2.1川芎嗪给麻醉狗静脉注射,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能促进动脉微循环,对血小板凝聚有解聚作用。川芎水提取物及生物碱均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及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1]。
2.2川芎及川芎嗪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减轻脑缺氧及脑组织损伤,对慢性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调理作用。
2.3川芎浸膏能抑制小肠收缩和妊娠动物子宫的收缩。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
2.4川芎挥发油、水煎剂有镇静作用。水煎剂能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川芎Ⅲ号碱具有舒张冠脉、增加缺血区血流量、降低血压和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2.5体外试验对大肠、宋氏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以及某些致病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现代临床应用
3.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药效学反复实验,并利用多种动物模型,多种指标的综合研究证实:川芎嗪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动物常压下抗缺氧能力及低压缺氧下存活率,并能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损伤,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发现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研究表明,川芎嗪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消失率达80.3%,单纯缓解14.1%,总有效率达94.4%,心功能改善率达86.9%,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0.8%[2]。该品临床实验证明,对胸痹心痛(心绞痛)效果显著,作用稳定、持久、温和、无毒副作用。此外,本品尚能改善心悸、心慌、胸闷和气短的中医证候,总疗效为92%。
3.2治疗高血压病:川芎嗪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压有效率达93.6%,与心痛定、尼群地平、依那普利及缓释的异搏定对照研究,显示的降压力度及速度稍弱于前述钙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但川芎嗪降压平稳,副作用少,用药4周后与前述药物疗效接近,无明显差异。从基础研究情况证实,能升高血一氧化氮(NO)浓度,降低内皮素水平,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且对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交感精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川芎嗪不仅能平稳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而且对高血压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3.3治疗肺心病:在慢性肺心病中,由于缺氧、酸中毒及感染等病理因素存在,红细胞继发性增多,运动速度减慢,变形能力下降,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以上血液流变状态改变,造成肺循环的恶化状态,加重了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负担。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力,去除病因和诱因。王氏采用川芎嗪注射液2mg加入5%250ml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并配中药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3.5%[3]。袁氏等人采用川芎嗪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和黄芪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治疗8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总有效率97.6%[4]。
3.4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心脑疾病患者有高凝和血瘀表现。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药物非常多。文献报道用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后,血胆固醇(TC)、三甘油(’FG)、载脂蛋白Bloo(APOxoo)、血浆凝血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川芎嗪不仅降脂,而且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纤维蛋白原,它的降粘是通过可直接改善红细胞变性,减轻红细胞聚集趋势,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合成和释放,促进前列腺环素(pGIz)生物合成,从而调节TXA—PGI的平衡失调。从而疏通血液的流动,改善周围循环及周围组织供血,调节凝血和抗凝血机制,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缓解高凝状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达到纠正改善各项症状的功能,使心脑症状得以缓解。
3.5川芎嗪治疗脑梗塞:脑梗塞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之一,脑梗塞多因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或闭塞,导致脑局部组织的缺血水肿坏死。实验表明,在家兔结扎一侧颈动脉造成的脑缺血与脑水肿模型都能观察到脑梗死病灶侧颈动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川芎有保护脑缺血与脑水肿的作用。川芎嗪具有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消除脑水肿,抑制血栓素A2,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表明其生物活性较高,由于它既能克服西药的弊端,又具有抗动脉硬化的持久性;同时资源丰富,使用安全,所以其临床应用前景乐观,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国钧.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98.
[2]胡发明,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治疗近况[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1:3.
[3]王云庭.川芎嗪合并肺心方治疗肺心病心衰31例[J]中医药学报,2008,117:11.
[4]袁晓密,等.黄芪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呼衰心衰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119:13.
[5]郭 娟,等.大剂量川嗪治疗肺纤维化分析[J].临床荟萃,2005。11:504.
【摘要】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从而探讨 川芎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川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原名“芎穷”。川芎之名始见于《汤液本草》,因商品主要出自四川,故名。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cumchuanxionH0rt)的干燥根茎。分布于四川、江西、湖北、陜西、甘肃、贵州、云南等地有种植。主产于四川灌县、崇州,产量大,质量优。近年来,对川芎的研究较为深入,本文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从而探讨川芎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1.有效成分
研究川芎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有内酯类、生物碱类、酚类以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其含挥发油约1%。
1.1内酯类:内酯成分为4一羟基一3一丁基内酯(4一hy.droxy一3一butlphthalide)、丁烯内酯、川芎内酯(Sen—kyuolide)、本内酯(Ligustilide)和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
1.2生物碱类:生物碱有川芎嗪(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佩洛里因(perlolyrine)。
1.3酚类:酚类化合物有川芎酚(chuauxiong01)。
1.4有机酸类:有机酸类有含阿魏酸(ferulicacid)、瑟丹酸(sedanic:acid)。
2.药理作用研究
2.1川芎嗪给麻醉狗静脉注射,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能促进动脉微循环,对血小板凝聚有解聚作用。川芎水提取物及生物碱均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及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1]。
2.2川芎及川芎嗪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减轻脑缺氧及脑组织损伤,对慢性微循环障碍有明显的调理作用。
2.3川芎浸膏能抑制小肠收缩和妊娠动物子宫的收缩。川芎生物碱、阿魏酸、川芎内酯都有解痉作用。
2.4川芎挥发油、水煎剂有镇静作用。水煎剂能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川芎Ⅲ号碱具有舒张冠脉、增加缺血区血流量、降低血压和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2.5体外试验对大肠、宋氏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以及某些致病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3.现代临床应用
3.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药效学反复实验,并利用多种动物模型,多种指标的综合研究证实:川芎嗪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动物常压下抗缺氧能力及低压缺氧下存活率,并能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损伤,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发现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研究表明,川芎嗪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消失率达80.3%,单纯缓解14.1%,总有效率达94.4%,心功能改善率达86.9%,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0.8%[2]。该品临床实验证明,对胸痹心痛(心绞痛)效果显著,作用稳定、持久、温和、无毒副作用。此外,本品尚能改善心悸、心慌、胸闷和气短的中医证候,总疗效为92%。
3.2治疗高血压病:川芎嗪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压有效率达93.6%,与心痛定、尼群地平、依那普利及缓释的异搏定对照研究,显示的降压力度及速度稍弱于前述钙拮抗剂及转换酶抑制剂。但川芎嗪降压平稳,副作用少,用药4周后与前述药物疗效接近,无明显差异。从基础研究情况证实,能升高血一氧化氮(NO)浓度,降低内皮素水平,降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且对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交感精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川芎嗪不仅能平稳有效的治疗高血压,而且对高血压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3.3治疗肺心病:在慢性肺心病中,由于缺氧、酸中毒及感染等病理因素存在,红细胞继发性增多,运动速度减慢,变形能力下降,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以上血液流变状态改变,造成肺循环的恶化状态,加重了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负担。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加强心肌收缩力,去除病因和诱因。王氏采用川芎嗪注射液2mg加入5%250ml葡萄糖静滴,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并配中药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3.5%[3]。袁氏等人采用川芎嗪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和黄芪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治疗86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总有效率97.6%[4]。
3.4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心脑疾病患者有高凝和血瘀表现。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高粘血症的药物非常多。文献报道用川芎嗪治疗,结果治疗后,血胆固醇(TC)、三甘油(’FG)、载脂蛋白Bloo(APOxoo)、血浆凝血因子I、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栓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川芎嗪不仅降脂,而且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纤维蛋白原,它的降粘是通过可直接改善红细胞变性,减轻红细胞聚集趋势,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TXA合成和释放,促进前列腺环素(pGIz)生物合成,从而调节TXA—PGI的平衡失调。从而疏通血液的流动,改善周围循环及周围组织供血,调节凝血和抗凝血机制,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缓解高凝状态,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达到纠正改善各项症状的功能,使心脑症状得以缓解。
3.5川芎嗪治疗脑梗塞:脑梗塞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之一,脑梗塞多因脑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或闭塞,导致脑局部组织的缺血水肿坏死。实验表明,在家兔结扎一侧颈动脉造成的脑缺血与脑水肿模型都能观察到脑梗死病灶侧颈动脉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降低。川芎有保护脑缺血与脑水肿的作用。川芎嗪具有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消除脑水肿,抑制血栓素A2,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川芎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表明其生物活性较高,由于它既能克服西药的弊端,又具有抗动脉硬化的持久性;同时资源丰富,使用安全,所以其临床应用前景乐观,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国钧.生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98.
[2]胡发明,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治疗近况[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1:3.
[3]王云庭.川芎嗪合并肺心方治疗肺心病心衰31例[J]中医药学报,2008,117:11.
[4]袁晓密,等.黄芪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呼衰心衰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1。119:13.
[5]郭 娟,等.大剂量川嗪治疗肺纤维化分析[J].临床荟萃,2005。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