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总结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我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学科的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設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如:若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得出0<a <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如在解不等式时,一位教师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即采用解两个不等式组来解决,接着,又用如下的解法:原不等式可化为:即,所以原不等式解集为:,学生会惊疑,唉!这是怎么解的,解法这么好!这位教师说道:“你想知道解法吗?我们下节课再深入具体地探究”.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转化为学生自己思维的矛盾。只有把客观矛盾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才能产生激疑效应。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父母,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学生在受到家长身体力行的影响之后,也逐渐会形成自己的认知规律,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环节。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是灵活多变的。加大家庭教育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最大程度体会才能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快的提升语文素养。  一、语文家庭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期刊
笔者八十年代末参加教育工作,是城区教育事业由普及走向提高、由提高走向优质教育的见证人,三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三十年一路高歌,一路奋进,城区教育走出了一条依法治教,优质高效的改革之路,谱写了教育优先发展的鸿篇巨著,凸显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更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与自豪。  1986年,我国第一部《义务教育法》颁布。当时,城区组建不到一年,区委、区政府没有立锥之地,和原郊区挤在一幢
期刊
在教学中,为进一步推进生命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实施作业五化管理。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主要做法小结如下:  一、作业设计层次化  长期以来,全班学生同做一道题的教学观念已根深蒂固。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掌握知识水平不一样,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作业需要,不利我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校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和
期刊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是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具有实效的教学。一句话,学生能学到本领就是有效教学。这样看来,要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入手,正确处理好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那么怎样在音乐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课、热爱音乐的情感  没有什么比
期刊
读书,是一件美好而幸运的事情。在岁月为我们积淀的那些人类浩瀚的精神财富中,古诗文韵味悠长,古典小说内蕴丰厚,外国名著个性鲜明,当代小说震撼心灵,当代散文独具魅力。与你同行,真是三生有幸......  这里是小说的世界:“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是路遥排斥舒适、斩断温柔
期刊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去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观。在现阶段初中课程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我们承认生命教育不像传统的知识课程那样,有成熟的课程体系,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生命教育,应该在日常的知识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生物本身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在,利用生命学科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
期刊
进入初三,我和九班的孩子们迎来了很多新的学科和新的老师。新老师还没进教室之前,在给老师们送学生名单的时候。我都和老师们先聊了聊班里的孩子,“九班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他们的一切都在脸上写着,笑,他们能开怀大笑。课堂讨论,他们能热火朝天。需要精彩发言,一定不会冷场。安静的女生如张筱安,她优雅大气。大度顾全局的张子涵,他思维缜密。书生气十足爱读书享受读书的周林茜。调皮捣蛋机灵精怪的男生房泽正等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好人的根本,是建筑人格的基础。”可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任,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在工作中我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呢?  注重教师自身建设,提高自身修养  我们做教师,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重要,我认为育人首先正己。古人云:“有其师必有其徒。”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中国有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做班主任的一些做
期刊
摘要:“长文”即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长文短教,就是对篇幅较长的文章用有限的时间来实现无限的教学价值,也可以理解为有效整合、梳理多篇类同课文,提炼关键教学难点。这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从被动跟着老师走的局面,转变成课堂的主人,也为教师的教学减轻了一定的负担,对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以下四点做法可供参考:1.了解学情,是为短教之源。2.大胆忽略,是为短教之基。3.以生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