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呢?一次优质课竞赛的磨课经历,使我茅塞顿开。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引导学生评价学生,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执教的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学生分组探究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交流研讨。
师: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探究实验(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记录单展示给大家看?
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
名称 使物体
发声的方法 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它们发声时共同的特点 它们不发声时共同的特点 对声音产生原因的解释 尺子 按住,
轻轻地拨 都在来回
运动 静止 声音是由物体做来回运动产生的。 锣 敲打 橡皮筋 拉直,弹 ]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我们组是用汉字记录的,它们发声时都在颤动。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你们观察到的这种物体发声时的来回运动、颤动,科学家把它称作振动(板书:振动)。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根据什么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不是其他原因呢?
生:因为尺子、锣、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点,它们不发声时没有振动,而是静止的。
师:(板书: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它们不发声时表面静止。)使物体发声的原因为什么不是敲击呢?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敲击不能使所有的物体都发出声音,使橡皮筋发声的方法就不是敲击,而是拉直后弹一下。
师:他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谁能概括一下。
生:使物体发声的方法不同。
师:(板书:物体发声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因为这三个原因,我们便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他物体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们是怎么用音叉来验证的。谁来介绍一下。
生: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我们先用小槌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音叉挨着乒乓球,乒乓球就这样振动(手势比划)。
师:你能带着你们的器材到前面来,把你们的验证方法演示给大家看吗?
生:到讲台前借助乒乓球做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的验证实验。
师:和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手了)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呢?好在哪里?
生:音叉的振动是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的,但让发声的音叉靠住乒乓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乒乓球做来回运动。
生:我们是将小槌这样(演示)放在发声的音叉上面,小槌就不断地跳起来。
师:很好,你们借助乒乓球、小槌清楚地观察到了音叉的振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哦。现在,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由呢?
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师: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释几个现象:为什么敲打结束后,锣还在继续发声呢?
生:因为敲打结束后锣还在继续振动,锣振动就会产生声音。
师:那么敲打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应该是使锣振动吧。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我也认为敲击是为了使锣振动,由于敲击过后的锣仍然在振动,所以它会继续发出声音。你们能想个办法让发声的锣立即停止发声吗?
生:用手摸一下发声的锣就行了。
师:(按照学生的方法演示。)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师:(板书: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生:我知道,在这儿(用手指),它叫声带。
师:请同学们随便发个声音,摸摸看。声音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生:(对照老师的板书归纳)我们先用尺子、锣、橡皮筋做实验,发现使它们发声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它们不发声时表面静止。因此我们觉得声音应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后来我们又用音叉验证,发现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并且用手摸发声的锣,锣就停止了发声。
师:这节课,同学们用实验和观察得到的事实推理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你们非常了不起!你们的探究过程正印证了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一句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关于声音,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切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够被我们听到),请大家读一读。
在交流研讨中,我先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探究发现。然后用“有不同意見吗?”“还有要补充的吗?”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评价;用“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和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是非评价;用“他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谁能概括一下。”“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呢?好在哪里?”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概括性评价。这样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既及时掌握了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又通过生生评价达成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目的。对学生的观点让同学及时进行概括性评价,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使课堂更高效,何不试一试?
【作者单位: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湖北】
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执教的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学生分组探究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如下交流研讨。
师: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探究实验(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记录单展示给大家看?
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物体
名称 使物体
发声的方法 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它们发声时共同的特点 它们不发声时共同的特点 对声音产生原因的解释 尺子 按住,
轻轻地拨
运动 静止 声音是由物体做来回运动产生的。 锣 敲打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我们组是用汉字记录的,它们发声时都在颤动。
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你们观察到的这种物体发声时的来回运动、颤动,科学家把它称作振动(板书:振动)。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根据什么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不是其他原因呢?
生:因为尺子、锣、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点,它们不发声时没有振动,而是静止的。
师:(板书: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它们不发声时表面静止。)使物体发声的原因为什么不是敲击呢?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敲击不能使所有的物体都发出声音,使橡皮筋发声的方法就不是敲击,而是拉直后弹一下。
师:他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谁能概括一下。
生:使物体发声的方法不同。
师:(板书:物体发声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因为这三个原因,我们便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他物体发声时也在振动吗?你们是怎么用音叉来验证的。谁来介绍一下。
生: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我们先用小槌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音叉挨着乒乓球,乒乓球就这样振动(手势比划)。
师:你能带着你们的器材到前面来,把你们的验证方法演示给大家看吗?
生:到讲台前借助乒乓球做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的验证实验。
师:和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手了)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呢?好在哪里?
生:音叉的振动是很难用肉眼观察到的,但让发声的音叉靠住乒乓球,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乒乓球做来回运动。
生:我们是将小槌这样(演示)放在发声的音叉上面,小槌就不断地跳起来。
师:很好,你们借助乒乓球、小槌清楚地观察到了音叉的振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哦。现在,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由呢?
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为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师: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老师解释几个现象:为什么敲打结束后,锣还在继续发声呢?
生:因为敲打结束后锣还在继续振动,锣振动就会产生声音。
师:那么敲打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应该是使锣振动吧。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我也认为敲击是为了使锣振动,由于敲击过后的锣仍然在振动,所以它会继续发出声音。你们能想个办法让发声的锣立即停止发声吗?
生:用手摸一下发声的锣就行了。
师:(按照学生的方法演示。)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师:(板书: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我们身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哪儿?
生:我知道,在这儿(用手指),它叫声带。
师:请同学们随便发个声音,摸摸看。声音到底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生:(对照老师的板书归纳)我们先用尺子、锣、橡皮筋做实验,发现使它们发声的方法不一定相同;它们发声时都在振动;它们不发声时表面静止。因此我们觉得声音应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后来我们又用音叉验证,发现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并且用手摸发声的锣,锣就停止了发声。
师:这节课,同学们用实验和观察得到的事实推理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你们非常了不起!你们的探究过程正印证了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一句名言,“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和实验中得来。”关于声音,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切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够被我们听到),请大家读一读。
在交流研讨中,我先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探究发现。然后用“有不同意見吗?”“还有要补充的吗?”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补充评价;用“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和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是非评价;用“他的意思就是什么呢?谁能概括一下。”“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好不好呢?好在哪里?”等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观点进行概括性评价。这样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评价学生,既及时掌握了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又通过生生评价达成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目的。对学生的观点让同学及时进行概括性评价,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使课堂更高效,何不试一试?
【作者单位:秭归县教育科研信息中心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