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直都是教师的关注点,只是目前这一教学任务在教学领域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需要教师抓住核心素养理念带来的发展机遇,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创新与改进,为核心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愿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其应有的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的实验教学入手,探讨教师如何在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前提下,推进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健康开展,让学生从中获得有深度的、核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教学
引 言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必须学习的重要科目,其中,数学实验内容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既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验学习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以数学实验探究活动为载体,掌握与之相关的数学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小学数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开展的数学教学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记忆知识或模仿解题方法,而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这一教学活动可被称为“数学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教学举措,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实验教学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的重点要求,注重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环节,通过实践性的操作来获取知识,可克服传统数学课堂上出现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的问题,这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第二,数学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出了严格要求的数学知识,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来突破学习难点.
第三,数学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不再以懒散的态度学习数学,而是产生一定的数学探究学习动力,学会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另外,教师应立足这些实际的教学意义,对数学实验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
二、核心素养教育对小学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影响
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可适应其未来终身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素养与关键能力.如何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展开高效教学,这是目前教育者非常热衷的教学研究问题.尤其是在以分数为主、忽视素质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如果教师要彻底转变新型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入核心素养教育,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需要,让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发挥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优势.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以核心素养教育为核心展开实验探究教学,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抽象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与逻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异常活跃,他们愿意主动与他人的思维活动进行交流与碰撞,而且在思维相撞的火花闪烁下,学生可寻得解决数学问题的诀窍.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内心产生较强的学习成就感与喜悦感,主动展开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怀着愉悦的情绪从中获取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获取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与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相融合,能加快自己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步伐,让学生既获得应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态度,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发挥科學探究的精神,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数学学习习惯.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实验探究学习
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在数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影响其实验探究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事物,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实验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组绵羊玩具在不同角度下拍摄的图片,并告诉学生:“第一张图片是绵羊玩具的背部和它的头顶,如果你是拍摄这组照片的主人,那么你是在什么角度下拍摄这张图片的呢?”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教师还可以将绵羊玩具的实物摆在讲台上,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并向其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绵羊玩具,思考一下这张图片究竟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学生发现自己俯视绵羊玩具时看到的画面就是第一张图片的画面,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此时,教师应肯定他的正确答案,并对其进行表扬:“你第一步观察得不错,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后面几张图片又是从哪些角度拍摄出来的?”该名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开始仔细地从不同角度观察手中的实物,不停地拿着实物和多媒体画面上的这组图片进行对照,渐渐地沉浸在其中.
讲台下的其他学生也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紧张地注视着.直到讲台上的学生将一个个图片的拍摄角度都找了出来,教师可以让另一名学生也上来观察,让他经过自己的观察看看上一名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当这两名学生得出了相同的答案时,教师可停止让学生上讲台观察,而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观察不同的实物并提问:“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看到的画面不一样呢?除了绵羊玩具外,其他实物是否也一样呢?”此时,同学们都齐齐应好,选择了不同的实物进行仔细观察,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文具盒,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桌上的水杯,还有的学生观察的是书本.这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和他们进行恰当的交流,引导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并附注自己的观察角度.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参加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还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加强实验探究学习
在数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引导学生自制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所需的学具,并借助这些学具展开数学实验探究学习.这一举措显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熟悉实验操作经验,感受到数学实验探究的独特魅力,真正作为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三角板、小剪刀和白纸等工具自制方格纸,制作长方形框架.在学生做好准备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到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来.
第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摊开你们手中的方格纸,用带颜色的笔给一部分小方格涂上颜色,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 cm2,那么你们数一数自己涂上颜色的小方格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此时,学生兴致勃勃地通过数方格的方式,计算出有颜色的小方格的面积.第二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方格纸上分别勾画一个长方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学生一开始数的是长方形的小方格数,得出了它的面积.当数到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发现有的部分只占据一半的小方格,于是发动脑筋,将只占据一半的小方格切割出来,移动到另一个也只占據一半小方格的图形处,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小方格.学生在割补和移动之后,发现它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此时,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发挥创新能力,展开更深入的思考:“除了用割补法来对比面积大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数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很快地想到另一种方法:先分别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对其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这时,问题就来了:“怎样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将学生带进了本节课最重要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即学生需要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才能根据该公式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验证猜想,即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自身的哪些要素有关?
为了提出猜想,学生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了出来,发现如果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需要用到长和宽的具体数据,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用到哪两个要素的数据才可以计算?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如果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要考虑它的高和底这两个要素.”于是,学生将两个式子列在一起,对比如下.
长方形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教学
引 言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必须学习的重要科目,其中,数学实验内容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师既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实验学习活动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实验探究活动中,以数学实验探究活动为载体,掌握与之相关的数学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小学数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开展的数学教学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单纯地记忆知识或模仿解题方法,而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这一教学活动可被称为“数学实验教学”,重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教学举措,其教学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数学实验教学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的重点要求,注重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环节,通过实践性的操作来获取知识,可克服传统数学课堂上出现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的问题,这突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
第二,数学实验教学可帮助学生更易于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对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提出了严格要求的数学知识,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活动来突破学习难点.
第三,数学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不再以懒散的态度学习数学,而是产生一定的数学探究学习动力,学会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另外,教师应立足这些实际的教学意义,对数学实验教学给予更高的重视.
二、核心素养教育对小学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影响
核心素养实际上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一种可适应其未来终身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素养与关键能力.如何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展开高效教学,这是目前教育者非常热衷的教学研究问题.尤其是在以分数为主、忽视素质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如果教师要彻底转变新型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入核心素养教育,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需要,让学生获得均衡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发挥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优势.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以核心素养教育为核心展开实验探究教学,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抽象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与逻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异常活跃,他们愿意主动与他人的思维活动进行交流与碰撞,而且在思维相撞的火花闪烁下,学生可寻得解决数学问题的诀窍.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内心产生较强的学习成就感与喜悦感,主动展开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怀着愉悦的情绪从中获取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获取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将核心素养教育与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相融合,能加快自己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步伐,让学生既获得应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态度,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发挥科學探究的精神,以及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和数学学习习惯.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展开实验探究学习
从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在数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影响其实验探究学习成效.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一事物,培养其良好的观察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实验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组绵羊玩具在不同角度下拍摄的图片,并告诉学生:“第一张图片是绵羊玩具的背部和它的头顶,如果你是拍摄这组照片的主人,那么你是在什么角度下拍摄这张图片的呢?”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代入感,教师还可以将绵羊玩具的实物摆在讲台上,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并向其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绵羊玩具,思考一下这张图片究竟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学生发现自己俯视绵羊玩具时看到的画面就是第一张图片的画面,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此时,教师应肯定他的正确答案,并对其进行表扬:“你第一步观察得不错,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后面几张图片又是从哪些角度拍摄出来的?”该名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开始仔细地从不同角度观察手中的实物,不停地拿着实物和多媒体画面上的这组图片进行对照,渐渐地沉浸在其中.
讲台下的其他学生也将注意力集中了过来,紧张地注视着.直到讲台上的学生将一个个图片的拍摄角度都找了出来,教师可以让另一名学生也上来观察,让他经过自己的观察看看上一名学生得出的答案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当这两名学生得出了相同的答案时,教师可停止让学生上讲台观察,而是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观察不同的实物并提问:“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看到的画面不一样呢?除了绵羊玩具外,其他实物是否也一样呢?”此时,同学们都齐齐应好,选择了不同的实物进行仔细观察,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文具盒,有的学生观察的是桌上的水杯,还有的学生观察的是书本.这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中间,和他们进行恰当的交流,引导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并附注自己的观察角度.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参加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还提高了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自制学具,加强实验探究学习
在数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引导学生自制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所需的学具,并借助这些学具展开数学实验探究学习.这一举措显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熟悉实验操作经验,感受到数学实验探究的独特魅力,真正作为数学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的主人.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直尺、三角板、小剪刀和白纸等工具自制方格纸,制作长方形框架.在学生做好准备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到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来.
第一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摊开你们手中的方格纸,用带颜色的笔给一部分小方格涂上颜色,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 cm2,那么你们数一数自己涂上颜色的小方格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此时,学生兴致勃勃地通过数方格的方式,计算出有颜色的小方格的面积.第二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方格纸上分别勾画一个长方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思考:“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学生一开始数的是长方形的小方格数,得出了它的面积.当数到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发现有的部分只占据一半的小方格,于是发动脑筋,将只占据一半的小方格切割出来,移动到另一个也只占據一半小方格的图形处,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小方格.学生在割补和移动之后,发现它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是一样的.
此时,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发挥创新能力,展开更深入的思考:“除了用割补法来对比面积大小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比较吗?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数学生在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很快地想到另一种方法:先分别计算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对其面积大小进行比较.这时,问题就来了:“怎样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将学生带进了本节课最重要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即学生需要先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才能根据该公式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验证猜想,即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它自身的哪些要素有关?
为了提出猜想,学生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了出来,发现如果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需要用到长和宽的具体数据,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需要用到哪两个要素的数据才可以计算?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如果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要考虑它的高和底这两个要素.”于是,学生将两个式子列在一起,对比如下.
长方形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