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英语国家语料库(BNC)的商务文本(BEC)为研究对象,利用Antconc,分析了cover作为名词时,在商务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其原因。研究发现,在BEC语料库中,cover作为名词时共有三种词义。Cover一词的延伸意义可以通过转喻和隐喻机制实现。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
  【作者简介】冯旭华,刘禹晴,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词语的多义性一般指一个词语形式关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词义(Taylor, 1989:103)。多义词研究涉及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也涉及翻译、词典学等语义学的实际运用领域。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许多词语在商务文本中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掌握商务文本中词语的不同含义,有助于理解商务语篇。本文以相关多义词研究为基础,探讨商务英语中cover的一词多义现象。
  二、理论依据
  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范畴,其中有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中心意义就是词语的核心含义,边缘意义是核心意义的词义延伸,这种词义的延伸是呈辐射状的,即以一词为中心向外扩散。关于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不同学者有不同的阐述。在Lakoff 和Johnson(1999: 89) 看来,转喻常被用来解释人类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概念隐喻。Lakoff (1987:287) 则用辐射范畴来描述词义的隐喻性延伸。
  作为人类主要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常以多种方式相互关联。首先,他们均是由本体、喻体和喻底三个方面构成。其次转喻和隐喻常被用作组织人类的行事和思维的方式(朱建新,左光明 2012)。但隐喻与转喻之间也存在差别。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域”的不同。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是在同一个域中进行,本体和喻体是一种替代关系;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却是从一个域向另一个域的映射,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第二,转喻的投射一般是双向的,隐喻的投射一般都是单向的(李瑛,文旭,2006)。
  三、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
  (1)商务英语中cover作为名词时有哪些词义?
  (2)cover的多义性是如何实现的?
  2.研究语料。本研究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简称BNC)的一部分(在文中称为BEC)为基础。BEC是从英语国家语料库中贸易和金融领域中随机抽取的50万词所建的分库,该语料库语料全部为书面语。
  3.研究方法。在所建的BEC语料库中,利用antconc检索cover一词,对提取得到的句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究cover作为名词时的多义现象。
  4.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检索,BEC语料库中91个句子含有cover,在20个句子中cover做名词使用,通过查阅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中cover的词条,将cover在BEC语料库中出现的名词意义及频率如表一所示:
  由表一可知,cover用作名词时,基本意义“封皮,封面”在BEC語料库中只出现了两次。Cover意为“避难处,保护”时,在BEC语料库中以“under cover of”的搭配形式出现,意为“在……的保护下”。Cover意为“保险”时,在BEC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作为该意义出现时,通常与名词insurance搭配使用。该意义与基本意义不在同一个域内,是通过从一个域到另一个域映射的隐喻机制实现的。在BEC语料库中cover与insurance共现时所使用的语境举例如下:
  (1)The purpose of such terms is often to comply with the terms of the client’s insurance, or to reduce the cost of obtaining insurance cover.
  (2)Their purpose is to allow the contactor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its maximum liability for breach, and thus obtain appropriate insurance cover.
  四、结语
  本文通过BEC语料库,探究了cover在商务文本中作为名词时的一词多义现象。通过查阅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可知cover的基本意义是“封面,封皮”。研究发现cover词性为名词时,最常用作“保险”之意,与“insurance”搭配使用,该延伸意义通过隐喻机制实现的。而另一延伸意义“避难处,保护”则由转喻而来。
  参考文献:
  [1]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Lakoff,G.
其他文献
【摘要】对话教学以“沟通性”的“对话”为核心,倡导师生共建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本文尝试将此引入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及教师的自我对话等多种形式,探究对话教学对农村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对话教学;农村中学;英语学习  【作者简介】王静(1988-),女,甘肃静宁人,兰州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缺乏互动,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较低。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文章中结合小学英语教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科普2011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下)Unit7 Topic2 I’m not sure whether I can cook it well Section C 为例,解读如何结合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培养和塑造,从而能够有效地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贯穿到真实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irinfluence on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Daily habits and habits  【Absrtact】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begun since ancient time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翻译离不开文化,要想提高英语翻译质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就必须穿插跨文化教学,让学生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本文就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文化艺术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加大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和迫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当
【摘要】将模因论融合在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当中, 灵活的运用语言模因的模仿性、传递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帮助英语口语的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发挥他们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最终达到良好的状态。  【关键词】模因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模因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是指思想或信息能够传播、能够复制和模仿。所以凡是事物能通过模仿而得
【摘要】面对当今教育国际化,英语口语成为当下中国学生一大难题,尤其对于当代的高中生,在考取名校后由于口语水平较低、英语思维模式落后,难以跟上大学里国际化的全英授课模式。本文分为针对我国当代高中生英语口语学习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高中生英语思维能力和方式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当下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从而提升口语水平、改善英语思维模式提供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口语;思维模式  【作者简介】曹庄靖(
【摘要】《巴黎圣母院》是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在《〈克伦威尔〉序》中提出的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手法,把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对照起来描写,并在环境、事件、情节的安排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夸张地突出某些特性,造成强烈的对照。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三位主要人物的性格。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愛斯梅拉达;爱情;人物形象  一、《巴黎圣母院》背景简述  《巴黎圣母院》出版于1831年1月14日,是法
【摘要】职业化和分层教学法是对教学系统分析与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职业化教学法应以分层法教學为前提,有利于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将基于职业化和分层化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以此提出了基于职业化与分层教学法,高职英语教学体系革新途径,进而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够实现英语能力全面发展,为今后学习与
Vocabulary is the foundation of language.“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Wilkins, 1972, cited in Lewis, 1993, p115) Without a proper amount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