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网络平台发展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也包含了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在被互联网所影响。今天主要围绕网络环境中的小学语文教学,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问题。面对新的环境中,学生和老师都要去适应,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如何去適应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这都围绕着一个关键点,即学生的学习成果,或者说是他们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效率,而这又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但在对学生这种学习自主性习惯的观察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学生在网络教学的大环境下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现象,比如: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适应网络教学模式的方式和进度、知识获取呈碎片化状态等等。
  一、网络环境下的碎片化阅读
  (一)注意力分散问题
  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碎片化,这一阅读方式的负面影响也渗入了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中,降低了小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第一是学生自己在网络上进行自主阅读,获取语文阅读资料和相关信息;第二是老师在课堂上采用网络阅读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制作网络教学课件,比如PPT、视频等等。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点所在之处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首先看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所采用的第一种阅读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小学生在拥有一定的网络信息查找能力以后,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式阅读,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信息,但是他们面对网络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较低,也就是说,面对网络,小学生还没有具备成熟的行为控制心理机制,他们在语文阅读中可能更多地会去避开语文课程内容的相关信息,而有选择性地阅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对于课文阅读要求视而不见,比如老师或家长明明要求学生在网上阅读语文课本中《负荆请罪》这一课的内容,但是学生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游戏或者其他信息内容所吸引。
  (二)对策:监督与鼓励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或家长就要扮演一个监督与鼓励的角色,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告诉他们:“今天你要把《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读完,然后把它讲给我听,我最喜欢做你的小听众了……”这时候孩子会得到明确的指令,并且在被鼓励的状态下去集中阅读注意力,进行自主阅读。
  他们选择性阅读方式会大大影响语文阅读的效率,从阅读自主性习惯的培养上来说,他们所接受的阅读方式一开始就存在着问题,呈现出小学生在网络语文阅读中接收碎片化信息,注意力转移速度加快、较为分散的特点,而通过鼓励性话语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可以使其提高阅读自主性。
  二、网络课堂中的注意力转移问题
  (一)阅读问题及原因
  除了小学生的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网络阅读方式,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基于老师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阅读。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也是如今教学模式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之一,老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制作网络课件讲解课文阅读的方式,面向小学生将所要求阅读的内容做一个梳理,帮助小学生去理解阅读内容和所涵盖的思想等等,但是问题在于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在老师所准备的课件阅读内容之中?
  现阶段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较高,他们在网络课件中的语文阅读上所关注的可能是所要阅读的内容本身,也可能是今天老师准备的课件形式是否有他们所喜欢的图案?穿插的阅读音乐是否好听?或者说,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网络课件的形式所吸引。比如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学生阅读完后,老师或者家长问:“你能给我讲讲你看的这个小故事吗?主要是在讲什么呢?”而学生却说:“我没有看这个故事,我觉得文章旁边的这个卡通动图挺好看的,刚才想着怎么画出来……”这不但降低了学习效率,更无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他们的焦点转移已经决定了语文阅读自主性的降低。这时,就要通过阅读内容来吸引小学生。
  (二)阅读引导对策
  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失去对语文阅读内容本身的兴趣,降低他们的语文阅读自主性,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内容本身失去了阅读兴趣。所以要提高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首先应该让语文阅读内容本身发挥其作用,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于语文阅读内容的好奇,从而培养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自主性。
  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语文阅读自主性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需要扮演一个引导阅读的角色。老师在语文课后阅读任务的布置过程中可以对小学生的阅读做一个引导,比如在布置二年级学生阅读《陈毅探母》这一课的阅读任务时,老师可以说:“小朋友们有没有给自己的妈妈洗过衣服呢?有一个人是元帅,元帅可是一个大官了,但是他回家还给自己的母亲洗衣服,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吗?大家回家后可以和自己的妈妈一起读《陈毅探母》这个小故事……”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他们会带着好奇心去主动阅读,这与说教式教学方式对比来说,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基于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性。
  三、结束语
  网络进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世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阅读方式多元化,一方面又容易引起学生语文阅读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不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自主性的提高,所以正确处理好网络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学质量要提高,不能拒绝技术的渗入,但是也要知道如何去将网络与课堂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自主性。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培养探究能力是小学生们科学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探究能力是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经过长期训练、探索、总结等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高效学习。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从动手实验、指导观察及结合网络三个方面具体讲述如何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一、动手实验,形成概念  俗话说,脑过千变不如手过
沟通,是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作相应回馈的过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无时无刻不在与学生沟通。有的老师温文尔雅,却能让调皮的孩子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暴跳如雷,却往往得不偿失。这其实就说明了,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沟通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沟通起到最佳的效果,真正的架起心灵间的桥梁。  一、真诚相待  人,是一種敏感的动物,尤其是对于感情。人们能够体会出其中的真诚与虚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患者的睡眠特点,以及临床和电生理学特征。方法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阿尔茨海默病伴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患者接受多导睡眠图监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使得微侵袭手术成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新方向。我院自2001—2006年通过眶上锁孔入路施行
作为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必备课程,信息技术教育集基础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身。而有限的课堂时间与既定的教学属性,促使教师在课堂之上不可能手把手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操作,也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系统地按照基础知识、应用和实践操作的顺序来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基于此,一种全新的、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并实现有效延续的教学关系——伙伴关系便应运而生。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伙伴关系”内涵  信息技术教育中
一年级的小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接受能力,还是自制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且具有很强的玩心,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而通过采用动画人物、讲故事与儿歌等一些激趣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将原本较为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的更加形象具体,也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激趣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学灵活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集中其课堂注意力,也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轻松的掌握
小学阶段是每个孩子美感启蒙的重要时期,也是对世界产生初始印象的关键时刻,这个时期的美术教学必须承担这一启蒙重任。现今的美术课堂抛弃了灌输式的单一课程方式,更加注重学生技能、情感、审美等全方面均衡发展。纵观课改后的三维目标,教师在带领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之余,更加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创造和审美情感。提高课堂的质量,优化课堂的形式,让美术与生活情感、情感渗透、道德体验紧密相连。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