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城市社区在构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社区科协组织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凝聚人才,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借助科协组织力量,完善学习型社区长效机制,为社区提供人力、物力和智力资源,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建设工作,实现构建学习型社区的目标。
[关键词]科协组织 学习型社区 作用
[作者简介]朱辉荣(1977- ),男,四川德阳人,重庆交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工作;张振平(1953- ),男,浙江杭州人,重庆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科协组织建设和工作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12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78-02
党的十六大强调提出要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单位,是整个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曾提出建设“服务型社区,自治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数字型社区,生态型社区”五种形态的新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成为未来中国社区发展的重要模式。学习型社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日益增强,广大社区居民希望社区能够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生活的质量,使社区成员增强社区责任感,有归属感,营造社区居民的和谐氛围。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一、学习型社区的概念与特征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简而言之,社区就是地域性的人群共同体。人群、地域、文化和机构、意识和制度是构成社区的四个基本要素。学习型社区作为当今社会社区发展的趋势,在强调学习型的基础上,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也不能脱离这四个基本要素。
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成员为中心,以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社区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组织、协调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以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为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区。
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本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对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创建学习型组织而言,要充分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特征,避免片面理解。学习型社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习的创造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全体成员以及社区本身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不断创造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帮助社区成员和整个社区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挑战。
第二,学习的参与性。学习型社区可以通过学习这种途径,团聚社区成员,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学习、热爱学习,并通过学习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这种方式,社区居民既学到了知识,又加强了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通过构建学习型社区,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可使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学习的动态性。社区作为城市和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动态的特点。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终身学习必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手段和方式。因而,学习型社区要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对象和学习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二、构建学习型社区面临的困难
我国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通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设中也面临不少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人才,影响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构建学习型社区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状况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但工作任务繁重,每个工作人员都超负荷工作,每天需要做大量的烦琐的常规性工作,以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工作进行认真和细致地思考。第二,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层次不高,工作方式比较传统和简单。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走访家庭、调解纠纷、处理事务性工作等。他们对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思考不够。一些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还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对新生事物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学习能力不强。第三,社区人才分布不均衡。有些社区位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社区区域内包含了学校、企业、医院等单位,社区居民的素质普遍较高,有利于开展社区活动。相反,有些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社区工作人员短缺,其工作也难以开展。
2.资源匮乏,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资源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构建学习型社区需要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由于国家对社区的财政拨款有限,目前只能满足少数示范性社区的需要,而大部分社区要想开展活动只能自筹经费。因此,大部分社区在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时财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影响到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
3.缺乏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影响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基层社区居委会主要的工作是解决居民的日常事务,对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只能因地制宜,“突击性”地开展。这些工作虽然能够解决居民的常规性问题,但是难以调动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缺乏对这项工作的规范与考核。
三、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构建学习型社区
我国科协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科协组织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联系着、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城市社区也建立了科普工作站,有固定的科普站联系人、专项经费,社区科普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社区科普站作为基层科协组织,有着许多优势资源,可以为社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支持,也可以为科普工作创造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体现科协组织的价值。
1.凝聚人才,构建社区人才库。科协工作定位为“三服务,一加强”,即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科协的定位赋予了其必须承担提高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责任,这就要求科协组织必须深入社会大众中主动联系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社区科普站应通过建立社区人才库,为科技工作者解决生活问题,以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样既为科技工作者找到了自身归宿,也为社区建设学习型组织储备了人才。在这个方面,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的做法值得推广。他们通过社区科协这个平台吸纳了许多人才,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团结湖英语协会”的组织者夏凤芝老人,他爱好英语,于2005年成立了英语协会,组织了许多老人学习英语。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突出,加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所长服务社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科协组织属于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相对比较自由,并且有纵向和横向的广泛联系,汇聚了众多社会资源,有利于开展各项活动。在一个社区中,一般都包含学校、医院、图书馆、企业四类常见的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成立了科协组织,因此,社区科协组织可以充分开展横向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社区开展学习型活动提供服务。例如,社区内的中小学可以开展社区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指派教师定期到社区辅导,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动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社区内的高校可以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讲座,社区也可以与高校合办社区老年大学以及成人再教育学习培训。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社区紧密融合,积极发挥大学教授、专家的优势,定期举办老年大学,提高了社区老人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教活动,其所在社区也形成了以“学习航空航天知识”为特色的学习型社区;高校的图书馆可以与社区合作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借书活动,定期轮换,这样可以弥补社区图书资源短缺现象,也更进一步发挥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医院可以与社区建立健康关爱活动,医生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开展义诊等活动;企业可以到社区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招聘活动等项目,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能力,更好地解决社会失业问题。
与此同时,社区内部也要整合资源,挖掘社区人才资源,以科普志愿者为基础,建立社区群众帮扶学习计划,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通过社区科协组织成立相应的学习团队,互相帮助,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活跃了社区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追求层次。总之,社区学习型活动要根据形势变化、居民群众需求变化,重在引导居民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创造性地解决自身问题和社区问题。
3.借助科协组织力量,完善学习型社区长效机制。以科协组织为纽带,联系社区内外部资源,力争得到上级街道和上级区级科协组织的支持,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型社区长效机制。首先,解决人员配置问题。通过科协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队伍,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人力基础。其次,要解决经费紧张问题。社区科协组织要加强与社区企业科协的联系,争取企业的经费赞助,建立企业与社会大众互动机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再次,解决资源匮乏问题。通过社区科协组织与社区内外部相关资源单位建立共建模式,实现资源互补格局,发挥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用。通过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学习型组织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机制保障。例如,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一二条社区,通过社区科协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整合了辖区内的学校、医疗机构和餐饮企业,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并定期进行反馈与总结,用制度的形式保障了社区学习型组织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人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社区居民对学习型社区的期望值会更高,居民将会更加关注社区的学习氛围、知识共享和教育服务,对社区学习型组织的依赖程度增大。但是社区资源限制了学习型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因而只有充分发挥社区科协组织的作用,整合内外部资源,为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广阔的社会资源和平台,才能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和谐之家”“学习之家”,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陈德中.学习型第五项修炼简明教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3]张声雄.创造学习型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关键词]科协组织 学习型社区 作用
[作者简介]朱辉荣(1977- ),男,四川德阳人,重庆交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工作;张振平(1953- ),男,浙江杭州人,重庆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科协组织建设和工作方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12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78-02
党的十六大强调提出要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单位,是整个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张明亮曾提出建设“服务型社区,自治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数字型社区,生态型社区”五种形态的新型社区。学习型社区成为未来中国社区发展的重要模式。学习型社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性日益增强,广大社区居民希望社区能够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学习型社区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生活的质量,使社区成员增强社区责任感,有归属感,营造社区居民的和谐氛围。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构建学习型社区的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一、学习型社区的概念与特征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简而言之,社区就是地域性的人群共同体。人群、地域、文化和机构、意识和制度是构成社区的四个基本要素。学习型社区作为当今社会社区发展的趋势,在强调学习型的基础上,学习型社区的构建也不能脱离这四个基本要素。
学习型社区是指以社区成员为中心,以社区成员的终身学习、社区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组织、协调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以保障和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以促进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为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创建的一种新型社区。
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本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对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创建学习型组织而言,要充分理解学习型组织的特征,避免片面理解。学习型社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学习的创造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全体成员以及社区本身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不断创造新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帮助社区成员和整个社区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挑战。
第二,学习的参与性。学习型社区可以通过学习这种途径,团聚社区成员,吸引广大居民参与学习、热爱学习,并通过学习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这种方式,社区居民既学到了知识,又加强了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通过构建学习型社区,不但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可使社区居民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学习的动态性。社区作为城市和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动态的特点。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劳动者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终身学习必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手段和方式。因而,学习型社区要对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对象和学习资源进行动态管理,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二、构建学习型社区面临的困难
我国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通过多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建设中也面临不少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人才,影响工作的效果与质量。构建学习型社区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和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状况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社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工作人员数量少,但工作任务繁重,每个工作人员都超负荷工作,每天需要做大量的烦琐的常规性工作,以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工作进行认真和细致地思考。第二,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普遍较大,学历层次不高,工作方式比较传统和简单。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走访家庭、调解纠纷、处理事务性工作等。他们对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思考不够。一些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还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对新生事物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学习能力不强。第三,社区人才分布不均衡。有些社区位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社区区域内包含了学校、企业、医院等单位,社区居民的素质普遍较高,有利于开展社区活动。相反,有些社区处于城乡结合部,社区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社区工作人员短缺,其工作也难以开展。
2.资源匮乏,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资源是开展活动的基础。构建学习型社区需要资金、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由于国家对社区的财政拨款有限,目前只能满足少数示范性社区的需要,而大部分社区要想开展活动只能自筹经费。因此,大部分社区在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时财力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影响到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
3.缺乏学习型社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影响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目前,基层社区居委会主要的工作是解决居民的日常事务,对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只能因地制宜,“突击性”地开展。这些工作虽然能够解决居民的常规性问题,但是难以调动居民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缺乏对这项工作的规范与考核。
三、发挥科协组织的作用,构建学习型社区
我国科协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科协组织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联系着、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城市社区也建立了科普工作站,有固定的科普站联系人、专项经费,社区科普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社区科普站作为基层科协组织,有着许多优势资源,可以为社区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支持,也可以为科普工作创造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体现科协组织的价值。
1.凝聚人才,构建社区人才库。科协工作定位为“三服务,一加强”,即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科协的定位赋予了其必须承担提高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的责任,这就要求科协组织必须深入社会大众中主动联系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社区科普站应通过建立社区人才库,为科技工作者解决生活问题,以解决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样既为科技工作者找到了自身归宿,也为社区建设学习型组织储备了人才。在这个方面,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的做法值得推广。他们通过社区科协这个平台吸纳了许多人才,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团结湖英语协会”的组织者夏凤芝老人,他爱好英语,于2005年成立了英语协会,组织了许多老人学习英语。由于他们学习成绩突出,加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所长服务社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科协组织属于人民团体,开展工作相对比较自由,并且有纵向和横向的广泛联系,汇聚了众多社会资源,有利于开展各项活动。在一个社区中,一般都包含学校、医院、图书馆、企业四类常见的单位,这些单位一般都成立了科协组织,因此,社区科协组织可以充分开展横向联系,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为社区开展学习型活动提供服务。例如,社区内的中小学可以开展社区青少年科技发明活动,指派教师定期到社区辅导,激发青少年的创新动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社区内的高校可以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讲座,社区也可以与高校合办社区老年大学以及成人再教育学习培训。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社区紧密融合,积极发挥大学教授、专家的优势,定期举办老年大学,提高了社区老人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教活动,其所在社区也形成了以“学习航空航天知识”为特色的学习型社区;高校的图书馆可以与社区合作建立流动图书馆,开展借书活动,定期轮换,这样可以弥补社区图书资源短缺现象,也更进一步发挥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功能;医院可以与社区建立健康关爱活动,医生定期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开展义诊等活动;企业可以到社区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招聘活动等项目,提高社区居民的职业能力,更好地解决社会失业问题。
与此同时,社区内部也要整合资源,挖掘社区人才资源,以科普志愿者为基础,建立社区群众帮扶学习计划,解决社区工作人员紧缺的问题。通过社区科协组织成立相应的学习团队,互相帮助,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居民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也活跃了社区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的追求层次。总之,社区学习型活动要根据形势变化、居民群众需求变化,重在引导居民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并创造性地解决自身问题和社区问题。
3.借助科协组织力量,完善学习型社区长效机制。以科协组织为纽带,联系社区内外部资源,力争得到上级街道和上级区级科协组织的支持,以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型社区长效机制。首先,解决人员配置问题。通过科协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建立相对固定的专业队伍,为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人力基础。其次,要解决经费紧张问题。社区科协组织要加强与社区企业科协的联系,争取企业的经费赞助,建立企业与社会大众互动机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再次,解决资源匮乏问题。通过社区科协组织与社区内外部相关资源单位建立共建模式,实现资源互补格局,发挥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用。通过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学习型组织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机制保障。例如,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一二条社区,通过社区科协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整合了辖区内的学校、医疗机构和餐饮企业,签订了双方合作协议,并定期进行反馈与总结,用制度的形式保障了社区学习型组织开展活动所需要的资源。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人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社区居民对学习型社区的期望值会更高,居民将会更加关注社区的学习氛围、知识共享和教育服务,对社区学习型组织的依赖程度增大。但是社区资源限制了学习型社区的发展与建设,因而只有充分发挥社区科协组织的作用,整合内外部资源,为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供广阔的社会资源和平台,才能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的“和谐之家”“学习之家”,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陈德中.学习型第五项修炼简明教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3]张声雄.创造学习型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