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aker Faire是美国《Make》杂志于2006年在旧金山发起的一项全球联动活动,至今已授权全球超过140个城市举办,累计数百万人参加,在全球各地掀起从教育、文化到产业的一连串变革,形成一场“自造者”的运动。台北创客嘉年华(Maker Faire Taipei)活动是亚洲比较著名的创客教育嘉年华之一,是台湾地区联结创客教育与科技产业的重要内容平台,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5届,累计总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2017年台北创客嘉年华活动于2017年11月3-5日举办,利用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废弃的老旧厂房(类似于北京的798文化区)开展了一场青年学生科学、艺术、技术创作展示交流盛会。活动宣扬的核心精神是要唤醒以双手改变环境的本能,创客们除了独自享受埋头创作的喜悦以外,还需要在一年一度的盛会中与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科学领域的同行们互相交流与切磋。嘉年华活动安排在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赶来参加亲子教育活动。
2017台北创客嘉年华包含了以下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新教育与创意创业论坛——增进创客运动应用于创新教育,以及创新创业面向的深度与广度,聚集产业界、学术界、创客热爱者、媒体专家一起研讨整合、交流互动以激发创意;邀请龙头科技企业分享最新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全球智慧科技最新脉动,以及科技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策略。
自造游乐园——设有主舞台、STEAM玩转教育区、VR体验区,以及各类动手工作坊。除了能在主舞臺欣赏丰富的节目外,更让每个初学者亲自参与创客活动、寓教于乐。
户外博览会——/12集了海内外相关创客机构、非营利社团、学校团队及个人参与展出,横跨科技界和教育界各个领域的创客在此展现他们的专题及创意作品,分享他们的所学,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创客分享平台之一。
创客竞技场——创客竞技场精心设计比赛内容及规划场地,设有“创客松设计竞赛”“技艺技能竞赛”“无人机障碍飞行暨格斗对战赛”等精彩赛事,邀请各路高手玩家、学生及厂商同场竞技。活动推广创客的动手精神,以及STEAM教育实践。
除了以上常规活动以外,主办方为表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第1次推出了“创客艺术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素朱教授带领自己的年轻团队参与完成了2017创客嘉年华的“科技与艺术特展区”。特展区以“创客艺术”为题,借鉴国际流行的“Dark Room”经验,规划出“暗室空间”,利用新媒体的数字、互动、机械装置、声音装置等多元模式呈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学。每个展品都做工精致、极具美感和未来感,兼具可视效果和互动性。
嘉年华活动中有趣的展品,也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竞相体验。如展品“有形的声音”(见图1),用仪器采集1段观众的录音,通过数字化合成为1个抽象的形状,然后制作出1个具象的石膏模型成品,用仪器通过软件可以反向读取并还原这段声音。展品“服装上的乐器”将打击乐和音乐键盘藏在衣服里,穿着的人可以一边跳舞,一边拍打身体奏乐,可谓自弹自唱自跳。展品“破茧成蝶”用白色吸管和钟摆效应展示破茧成蝶的过程。另外,还有可以远距离遥控但外表复古的打印机、自控音乐和灯光的数字管风琴,以及用数字技术展示“磁带录音”原理的展品等。
2017台北创客嘉年华活动充分体现了3大特色。
人机交互强。例如展品“跃动海精灵”(见图2),这是一件跨越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科技艺术作品,缸面利用数字技术呈现水平如镜、海精灵悠游于水中的意象,透过非接触电容的互动感测系统,观众可多人同时用手扰动虚拟的缸面水波涟漪。同时,还能透过自己的手机APP自然地在真实空间中捞取并搜集虚拟的“海精灵”。充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促进人与情境深度融合,给予观众良好的互动体验,实现和谐的人机交互。
设计理念新。例如其中的“白伞计划”活动(见图3),辅导员带领一组观众以互动工作坊的形式在白色的伞上自由创作,再通过电脑编程系统设计参数,调节灯光变幻,最终达到伞与画、光与影的和谐美感,以超越一般维度的方式与之互动,是一项集探究性、趣味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设计。
与环境完美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手段,集成身份识别系统、设备集成智能控制、环境智能调节、活动空间创设,集成3D投影、LED照明、语音识别等多种技术,充分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环境设计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交融,强调细节,促进人与情境深度融合,让观众处于一个容易理解的世界,培养创造力、鉴赏力、独立发展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见图4)。
台北创客嘉年华是一场不可多得的STEAM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STEAM中Art(艺术)的作用。创客们利用比较简单的科技,以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发动原始创新的智慧,创造出了兼具美感、未来感、可视效果和互动性的作品,将科技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2017年台北创客嘉年华活动于2017年11月3-5日举办,利用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废弃的老旧厂房(类似于北京的798文化区)开展了一场青年学生科学、艺术、技术创作展示交流盛会。活动宣扬的核心精神是要唤醒以双手改变环境的本能,创客们除了独自享受埋头创作的喜悦以外,还需要在一年一度的盛会中与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科学领域的同行们互相交流与切磋。嘉年华活动安排在周末,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赶来参加亲子教育活动。
2017台北创客嘉年华包含了以下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新教育与创意创业论坛——增进创客运动应用于创新教育,以及创新创业面向的深度与广度,聚集产业界、学术界、创客热爱者、媒体专家一起研讨整合、交流互动以激发创意;邀请龙头科技企业分享最新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全球智慧科技最新脉动,以及科技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策略。
自造游乐园——设有主舞台、STEAM玩转教育区、VR体验区,以及各类动手工作坊。除了能在主舞臺欣赏丰富的节目外,更让每个初学者亲自参与创客活动、寓教于乐。
户外博览会——/12集了海内外相关创客机构、非营利社团、学校团队及个人参与展出,横跨科技界和教育界各个领域的创客在此展现他们的专题及创意作品,分享他们的所学,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创客分享平台之一。
创客竞技场——创客竞技场精心设计比赛内容及规划场地,设有“创客松设计竞赛”“技艺技能竞赛”“无人机障碍飞行暨格斗对战赛”等精彩赛事,邀请各路高手玩家、学生及厂商同场竞技。活动推广创客的动手精神,以及STEAM教育实践。
除了以上常规活动以外,主办方为表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第1次推出了“创客艺术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许素朱教授带领自己的年轻团队参与完成了2017创客嘉年华的“科技与艺术特展区”。特展区以“创客艺术”为题,借鉴国际流行的“Dark Room”经验,规划出“暗室空间”,利用新媒体的数字、互动、机械装置、声音装置等多元模式呈现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美学。每个展品都做工精致、极具美感和未来感,兼具可视效果和互动性。
嘉年华活动中有趣的展品,也引得不少观众驻足观看,竞相体验。如展品“有形的声音”(见图1),用仪器采集1段观众的录音,通过数字化合成为1个抽象的形状,然后制作出1个具象的石膏模型成品,用仪器通过软件可以反向读取并还原这段声音。展品“服装上的乐器”将打击乐和音乐键盘藏在衣服里,穿着的人可以一边跳舞,一边拍打身体奏乐,可谓自弹自唱自跳。展品“破茧成蝶”用白色吸管和钟摆效应展示破茧成蝶的过程。另外,还有可以远距离遥控但外表复古的打印机、自控音乐和灯光的数字管风琴,以及用数字技术展示“磁带录音”原理的展品等。
2017台北创客嘉年华活动充分体现了3大特色。
人机交互强。例如展品“跃动海精灵”(见图2),这是一件跨越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科技艺术作品,缸面利用数字技术呈现水平如镜、海精灵悠游于水中的意象,透过非接触电容的互动感测系统,观众可多人同时用手扰动虚拟的缸面水波涟漪。同时,还能透过自己的手机APP自然地在真实空间中捞取并搜集虚拟的“海精灵”。充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促进人与情境深度融合,给予观众良好的互动体验,实现和谐的人机交互。
设计理念新。例如其中的“白伞计划”活动(见图3),辅导员带领一组观众以互动工作坊的形式在白色的伞上自由创作,再通过电脑编程系统设计参数,调节灯光变幻,最终达到伞与画、光与影的和谐美感,以超越一般维度的方式与之互动,是一项集探究性、趣味性、人文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活动设计。
与环境完美结合。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手段,集成身份识别系统、设备集成智能控制、环境智能调节、活动空间创设,集成3D投影、LED照明、语音识别等多种技术,充分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环境设计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交融,强调细节,促进人与情境深度融合,让观众处于一个容易理解的世界,培养创造力、鉴赏力、独立发展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见图4)。
台北创客嘉年华是一场不可多得的STEAM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了STEAM中Art(艺术)的作用。创客们利用比较简单的科技,以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原材料,发动原始创新的智慧,创造出了兼具美感、未来感、可视效果和互动性的作品,将科技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