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此后的几十年里,我国一直循序渐进地摸索着经济发展之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70年代至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曲折而漫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发展
1978年,中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此开始经历了3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从邓小平南巡开始至今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1978~1984年)
1979年年底,邓小平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做了概括,提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8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重申了这一概念,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国家的干预。这一改变,同过去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党的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指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断。从此,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即计划经济在我国初步建立。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思想解放,回归市场经济。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放权、分权。从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财政包干的行政分权改革——扩大自主权的国企改革——发展私人经济——建立市场体系等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打开国门,迎接外资。
由于当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不充足,所以在改革上并没有放开脚步,为了能够打开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开始创业活动,党政领导在坚持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定了一些灵活的改革制度。
1.确定土地的公有性质,但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经营,采取包产到户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2.为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再采取吃大锅饭的模式,而是在保证公共和企业财产共有的情况下,开展分灶吃饭的模式。
3.对于商品的价格规定实行计划和市场双重决定的双轨制,这样一来,商品的价格除了由国家规定以外,也基本遵循了市场的调节。
4.由于大的市场环境还不具备形成的理论基础,所以现在小范围内构建经济特区,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起到试点的作用。
第二阶段: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1985~1992年)
随着上一阶段中的小范围改革取得成效,农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效果后,我国开始了对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市场经济不再以辅助的地位出现,而是慢慢走上经济发展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开了我国进一步经济改革的大门,所以这次会议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伟大转折。十二届三中全会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做了新的阐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下,计划经济应该遵循市场的调节,运用市场规律调节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指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做了重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不等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有市场经济。这一论断的提出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大的突破。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仍然以经济改革为主,但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除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还涉及依法治国的内容;二是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开展;三是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案,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扩展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案,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推进了改革的步伐,同时重点突出在几个重要方面的改革上,推进财税、金融、外汇、社会保障和科教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等。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占主导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邓小平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指出,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应该市场占主导还是计划占主导,这并不是决定我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仍然有市场,有市场就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实行市场经济,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计划,这就说明,实行市场经济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也不代表就是社会主义了。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已。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束缚。随后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对党十四大提出的改革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制定了大体的框架,使改革的步伐更加清晰和明确,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我国的改革也在这次会议后向全局改革的方向发展。在随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写入我国的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理论体系的成熟与确立。进入21世纪后,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了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决定。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几次重大会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完善阶段,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布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从“开始建立”发展到“初步建立”。“初步建立”的主要标志如下。
1.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格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2002年年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例大于1/3,而公有制经济则占2/3左右。
2.我国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的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调节的,受到了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调节影响。在工业领域,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取消了指令和计划,除了少数产品,如食盐、黄金等;在农产品方面,也取消了沿用很久的计划指令,市场的支配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广泛。
3.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开始发挥其主要作用。
4.分配方式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除了早期的按劳分配外,也完善了按其他要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如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同时,公民的私人财产也得到了国家更多的保护。另外,还协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劳动所得与社会贡献,一方面兼顾社会的公平,使社会保持和谐发展。
5.已初步形成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此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60%的标准测定,已经迈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之列。
35年的改革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科技导报,2000(05).
[2]张维迎.理解中国经济改革[J].中国市场,2008(33).
[3]庄子银,邹薇.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4]薛汉伟.论中国式的渐进改革[J].文史哲,2000(0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发展
1978年,中国启动了举世瞩目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此开始经历了3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从邓小平南巡开始至今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增量改革阶段(1978~1984年)
1979年年底,邓小平对我国的经济体制做了概括,提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80年代初,党的十二大重申了这一概念,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在一些领域,放宽了国家的干预。这一改变,同过去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党的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指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论断。从此,以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即计划经济在我国初步建立。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思想解放,回归市场经济。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放权、分权。从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财政包干的行政分权改革——扩大自主权的国企改革——发展私人经济——建立市场体系等经济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系列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打开国门,迎接外资。
由于当时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并不充足,所以在改革上并没有放开脚步,为了能够打开改革的步伐,允许民间开始创业活动,党政领导在坚持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定了一些灵活的改革制度。
1.确定土地的公有性质,但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经营,采取包产到户的模式进行农业生产。
2.为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再采取吃大锅饭的模式,而是在保证公共和企业财产共有的情况下,开展分灶吃饭的模式。
3.对于商品的价格规定实行计划和市场双重决定的双轨制,这样一来,商品的价格除了由国家规定以外,也基本遵循了市场的调节。
4.由于大的市场环境还不具备形成的理论基础,所以现在小范围内构建经济特区,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起到试点的作用。
第二阶段: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整体改革阶段(1985~1992年)
随着上一阶段中的小范围改革取得成效,农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效果后,我国开始了对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市场经济不再以辅助的地位出现,而是慢慢走上经济发展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中期,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推开了我国进一步经济改革的大门,所以这次会议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个伟大转折。十二届三中全会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做了新的阐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下,计划经济应该遵循市场的调节,运用市场规律调节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指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随后,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做了重申,指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不等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同样可以有市场经济。这一论断的提出可以说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大的突破。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仍然以经济改革为主,但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中除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还涉及依法治国的内容;二是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开展;三是提出了全新的改革方案,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扩展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案,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推进了改革的步伐,同时重点突出在几个重要方面的改革上,推进财税、金融、外汇、社会保障和科教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等。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占主导的全面协调改革阶段(1993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邓小平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指出,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应该市场占主导还是计划占主导,这并不是决定我国社会性质的问题,因为社会主义仍然有市场,有市场就应该遵循市场的规律,实行市场经济,而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计划,这就说明,实行市场经济不一定就是资本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也不代表就是社会主义了。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而已。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突破了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束缚。随后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目标。随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对党十四大提出的改革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制定了大体的框架,使改革的步伐更加清晰和明确,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我国的改革也在这次会议后向全局改革的方向发展。在随后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写入我国的宪法,这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理论体系的成熟与确立。进入21世纪后,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提出了完善我国经济体制的决定。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几次重大会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了完善阶段,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一直被放在重要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宣布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了十年的时间才从“开始建立”发展到“初步建立”。“初步建立”的主要标志如下。
1.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格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到2002年年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例大于1/3,而公有制经济则占2/3左右。
2.我国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的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市场调节的,受到了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的调节影响。在工业领域,大部分的产品都已经取消了指令和计划,除了少数产品,如食盐、黄金等;在农产品方面,也取消了沿用很久的计划指令,市场的支配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和广泛。
3.已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开始发挥其主要作用。
4.分配方式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除了早期的按劳分配外,也完善了按其他要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如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同时,公民的私人财产也得到了国家更多的保护。另外,还协调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劳动所得与社会贡献,一方面兼顾社会的公平,使社会保持和谐发展。
5.已初步形成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此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为69%,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60%的标准测定,已经迈进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之列。
35年的改革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科技导报,2000(05).
[2]张维迎.理解中国经济改革[J].中国市场,2008(33).
[3]庄子银,邹薇.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式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4]薛汉伟.论中国式的渐进改革[J].文史哲,2000(0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