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重情重义”的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提高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形成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探究;发表观点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和定位是我们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其根本。考试的压力,让以往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工具性,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以知识为载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现代社会,人们大呼“慢下来”的生活,正源于社会人群对人文的呼唤。时代呼唤人性的回归,语文课上更要旗帜鲜明地高扬人文性。
  一、 辟人文的沃土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是一节语文实践活动课。从课题来看,这是一个政治色彩颇浓的活动课。选题之初就颇受到同事们的质疑,但是既然其被编入苏教版语文书内,必有其语文课独特的教学目标。那么,开设这样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何在呢?备课之初,搜索枯肠,百思不得其解,翻阅前人经历,并没有看到以往有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供借鉴,唯黄厚江老师的一句话指点迷津。黄厚江老师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开展“社会热点问题研讨”,其目的既不在于得出怎样的科学结论,也不在于将学生培养成“关心社会的热心人士”,而在于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既然如此,老师则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文探究机会,组织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依赖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内化形成语文探究的能力。即旨在让学生学会搜集、阅读、整理资料,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并能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
  其次,“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这一课题,可选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很多,而教者的目的并非让学生去选择课题。因此,在选择社会热点问题时,以老师为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而不是选择问题。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以及渲染人文性的目的,我选择了“《朗读者》为什么火?”这一问题作为本节课探讨的社会热点问题。旨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锐性,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二、 塑人文的氛围
  课前,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对“《朗读者》为什么会火?”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时,形成了这样一些观点“主持人文学素养较高,嘉宾兼具影响力、美誉度、文化感。”“朗读的文本是较为经典的文字。”“满足了时代对于文化的渴求。”这样看来,这节语文课,学生不仅仅掌握了探究问题、发表意见等语文作为一种工具的能力,也兼顾到了语文的人文性的性质。当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也表现出,语言组织能力不够强的问题,教师也给予了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切实掌握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同时,语文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情感、态度和生活的亲身体验,把学生从烦琐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机械的应试训练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回归到人文学习。
  在课堂展示时,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台发言,汇报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在汇报之前,我特意展示了《朗读者》主持人董卿自己阐述的创作节目的缘由的视频,尤其记得这样一句话“当你真心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帮你”。在这样的言语力量的激励下,营造了人人真心学语文,各个全力找解答的人文氛围。小组代表们怀着认真、严肃的心情,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研讨成果。
  三、 点人文的情怀
  语文不仅要作为一种工具,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更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修养。在探究完本次社会热点问题后,设计者,设计了“凝视内心的思考”这一环节,即,遇到社会热点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打开手机头条,每一分钟都有新闻更新,然而并不是所有新闻都是社会热点,哪些社会热点才是值得我們去关注的,哪些则是哗众取宠。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社会热点问题研讨的价值,即帮助我们判断,社会问题热的背后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低级的趣味,愚昧的民众,利益的追逐,判断哪些社会热点才是值得我们去期待的、推崇的、喜闻乐见的,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丰满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理念下,语文教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的精神的文字,潜移默化到情感,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淀成为学生精神世界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语文实践活动课,也是如此。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整个语文课程系统中都有体现,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高扬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还语文课堂以生命活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黄惠荣《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
  作者简介:
  虞丽丹,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使教师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信息技术是新时代广泛应用的技术,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这样才能够使信息技术教学更好地实践,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与价值,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摘 要: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就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的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  一、 引言  所谓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创设出与科学研究类似的方法和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
摘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分布着一定比例的历史题材内容。小学教师在对这一题材教学时,逐步将生活化理念融入其中。笔者在实践研究中尝试运用角色扮演、故事创编、情境创设等生活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深化历史理解,使历史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感的生命历程。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内容呈“散点式”、“跳跃式”分布在各学习主题中,历史题材的教学不应仅仅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教材内容非常丰富。为了实现新课改下德育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德育教育;做人教育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学生做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片面地认为,教育学
摘 要:通识教育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关于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落实完成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其他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摘 要:人生大社会,班级小社会。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作为管理者——班主任来说,有学不完的知识。一、怎样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呢?二、如何高效地收取作业?三、如何防止遗忘,有效复习?四、如何树立正气?  关键词:学习状态;作业;复习;正气;留心;感;悟  我们不是哲学家,能从一滴水中看世界,也不是一位禅者,从一朵花中就参悟人生。但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处处留心皆学问,点点滴滴见真知。  人生是一个大社会
摘 要:“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需要。幼儿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实践,只有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才是活的教育。笔者从关注资源的筛选,形成适宜的资源模块;建构本土蛋品课程框架,规划蛋品课程的主题活动;“游戏化课程建设”精神
摘 要: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教材展开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为例,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以教材为基础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教学改革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证实了立足教材展开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历史课程;教学资源;“用教材教”  一、 引言  “用
摘 要:广角思维,就是在原有思维模式上的扩展和延伸,是发散学生思维的集中体现。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除了包涵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的思维扩展和延伸,即让学生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因而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小学四年级的数学内容,思维演练的难度在逐渐加深,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主要宗旨,是学生技能和思维紧密结合的重要表现。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
摘 要:文言词汇的教学可以采用联系推断法。联系字形推断,联系古今推断,联系语境推断,联系句式推断,在多方联系中巧妙推断词义,让文言词汇的教学充满趣味且效果明显。  关键词:文言文词汇教学;联系;推断  语文阅读版块中,文言文是课内外文本联系最紧密的一块,历来是老师们教学和备考的重难点。综合课标、考纲和考点的要求,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点在于指导学生读懂文章。读懂文章的根本是什么?是准确理解文言词汇。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