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女性意识的嬗变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文化因素的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作者思想以及时代特色。对比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窥见社会、文化、历史的变迁。本文着眼于作家玛丽·雪莱的作品《弗兰肯斯坦》与诺贝尔获奖者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从浪漫主义时期到20世纪中叶英国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转变。
  【关键词】: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多丽丝·莱辛 《金色笔记》女性意识
  【Abstract】:As a carrier of social culture, literature works reveal the thoughts of the authors as well as the feature of times, from which we can observe the changes of society, culture, and history of various ages. This present paper, focusing on Frankenstein by Mary Shelly and The Golden Notebook by Doris Lessing, comparatively analyses the changes of women’s consciousness of British society from the Romantic period to the middle 20th century.
  【Key words】: Mary Shelly, Frankenstein, Doris Lessing, The Golden Notebook, Women’s consciousness
  一、引言
  综观历史,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弱势地位。《圣经》中上帝仅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就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夏娃,从此女性被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存在。古希腊神话中,那些邪恶的、违背伦理的、灾难的角色往往也是以女性形象出现,比如灾难之源的潘多拉,善妒的红粉领袖赫拉,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红颜祸水海伦等。古代神话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女性弱势的人类发展主线,尽管后来由于社会经济因素或女性自身的觉醒与争取,女性地位有了微妙的改变,但由于女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父权制度的经久不衰,使得女性附属于男性这一事实从未改变。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作,为原本由于体力差异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开辟了新的时代,女性因此有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掌握某种基本的职业技能。但相比男性,女性的工作十分辛苦待遇却不容乐观,这种赤裸裸的差异加上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启蒙思想,一些英国女性开始慢慢觉醒,女性意识在当时便得以萌芽。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1797-1851)于1818年创作,当时的英国虽然在政治经济上有了明显的发展,但由于传统的固有的男权思想的压抑与统治,即使社会涌现了一批像玛丽·雪莱这样萌发了女性意识的女性,但她们仍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是鞭挞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甚至有些处于某种环境和地位的女性,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壓抑,根本就没有自我表达的意识。同时代的简·奥斯汀(1775-1817)一直被文学界视为英国第一位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以伊丽莎白·班纳特为代表的女性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但大多数女性却无法或无意识对其婚姻家庭做出选择,妻子、母亲、生育机器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后来到了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女权主义运动掀起了第一次浪潮。在勃朗特姐妹(约1816-1855)笔下,女性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彰显,很大一部分女性有了经济独立、接受教育的愿望,并形成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奥斯凯尔妇人(1810-1865)的创作中描述了女性内在的自我思索和困惑,女性意识上升到伦理以及心理的层面。到了弗吉利亚·沃尔夫(1882-1941)和多丽丝·莱辛(1919-2013)所处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观念开始崩溃,社会结构变得混乱不堪,女权主义运动掀起了第二次浪潮,女性意识及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表现在参与政治自由、接受教育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经济独立、拥有话语权、反抗意识等方面。也正是由于这一时代对女性地位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原本作为哥特式科幻小说的《弗兰肯斯坦》才被划入女性主义研究的行列。
  从玛丽·雪莱到多丽丝·莱辛的一个多世纪里,一个个伟大的女性作家站在自身的女性立场上,借用女性所独有的细腻而敏锐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用文字的形式向当时不公平的社会传统发出了强有力的鞭挞,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地位、两性关系的关注与呼吁,对于各时代女性意识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文献综述
  笔者综合检索了CNKI数据库、维普网,数据显示CNKI数据库上关于《弗兰肯斯坦》的文章达300余篇,其中关于女性元素的文章约35篇,且多是从生态女性主义、女性地位探索、女性哥特、女性焦虑、女性主义主体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而以《金色笔记》为研究主题的文章达700多篇,其中关于女性的文章约150篇左右,多是由作者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观、莱辛的女权主义思想、女性主体意识、以及自由女性等角度展开。笔者发现虽然两部作品及其作者均是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对此展开的讨论数不甚数,且女性主义也是近年来也红极一时的研究主题,但结合这部作品对女性主义进行的对比分析的文章却几乎无成果可以参考。
  仔细研究发现,涉及两部作品关于不同时代女性主义相关的对比研究仅有:徐玉红及孙靖宇发表于《现代语文》中“女性文学研究专题”上的《从<简爱>到<金色笔记>女性主义发展简析》(2010),而结合两位作者的对比研究仅有:蔡晓燕发表于《安徽文学》上的《孤独的个体—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性解读》(2009)。虽然前者与本文讨论的都是不同时代女性意识的对比分析,但由于《弗兰肯斯坦》与《简爱》创作于不同的时代,女性地位及意识自然会有所差异,且雪莱笔下的《弗兰肯斯坦》更是涵盖了女性角色、地位、身份等诸多女性因素,所以笔者着眼于《弗兰肯斯坦》进行的对比研究时间跨度更大,更能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且笔者认为,结合文学作品的研究,有了充足的现实依据,与毫无依据的泛泛而谈相比更具说服力。因此,本文另辟蹊徑,选取了两个时代颇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旨在通过细致深入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及女性角色,来洞悉女性意识所发生的嬗变。   三、女性作家
  1.玛丽·雪莱
  正如当时女性所处的地位,玛丽·雪莱在创作的一开始就以“雪莱(1792-1822)的第二任妻子”、“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儿”的形象出现,母亲雪莱·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背景及生活经历对雪莱的女性思想以及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雪莱的一生并没有因为笼罩在她身边的光辉而变得顺利显耀,相反,比当时的多数女性都要不幸。这种不幸并非物质上的不幸,而是由于缺乏爱、渴望独立所造成的来自精神层面的不幸,可以说《弗兰肯斯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家雪莱人生的写照。
  雪莱出生后不久便失去母亲,从小失去母爱的她更没有在再婚后的父亲身上的到关爱,而偏心刻薄的后母甚至让雪莱在家中陷于一个低下的被忽视的地位。这些遭遇也就促使了16岁花季的雪莱便毅然与有妇之夫波西·雪莱(1792-1822)私奔,后来过着漂泊无依,居无定所的生活。而极端理想主义的丈夫不仅让雪莱不知所措、身心疲惫,而且对家庭对婚姻极度缺乏安全感与信念。在创作《弗兰肯斯坦》前不久,雪莱才痛失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而丈夫却对此的淡然冷漠、置之不理,雪莱因此伤心欲绝、心如死灰,由此便有了这本小说的灵感和原型。
  说《弗兰肯斯坦》是雪莱生活及思想的真实写照其实并不过分。正是因为雪莱向往一种充满爱的自由平等的中产阶级家庭,她才构造出德拉塞一家;正是由于她幼年丧母,尝尽了缺乏母愛与父爱所带来的痛苦,他才会让弗兰肯斯坦在丧母后得到父亲与表妹伊丽莎白的悉心照顾與感情依赖,以及老弗兰肯斯坦对表妹伊丽莎白的疼爱;同时,正是由于丈夫的漠不关心,他才会在小说中直接痛斥弗兰肯斯坦对于怪物的遗弃与厌恶;也正是由于雪莱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爱是畸形的爱,没有发言权,不能自我独立,不能有个体自我的主体意识,所以她虚构了伊丽莎白这个角色。可见作为思想进步的女性作家,玛丽·雪莱经历过种种世事磨难过后,已经萌发了女性意识,但在当时那个戒备森严的男权社会,雪莱也只能借由这样一部作品来抒发心中的苦闷与愤慨,只能从侧面隐含地反抗男权主义思想,而不能明目张胆地鞭挞男权社会的丑陋,不能直接揭露女性所处的尴尬处境。
  2.多丽丝·莱辛
  生活在20世纪的莱辛从一开始便决定了会与雪莱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体验,尤其是当时女性地位与身份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个时期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已经从财产权的认识上升到对于自由、文化、政治的追求。
  童年的莱辛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家徒四壁使母亲选择借以打骂子女来发泄物质上不满足。然而即使对孩子们尖酸刻薄,毫无母爱可言,但母亲却十分重视教育,经常从英国为莱辛订购书籍,后来还将莱辛送到修女学校念书。在政治上,莱辛曾经对共产主义抱有热切的情感,但在看遍了当时党内部的黑暗与不公、冷漠与专制过后,她便毅然抛弃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退出了共产党,显然与莱辛同时代的女性在文化与政治上都有了追求与选择的自由。莱辛曾在非洲生活了三十年,在那里莱辛目睹了不平等的种族歧视与不合理的殖民斗争,她的小说多以欧洲社会为写作背景,赤裸裸地揭示社会的种种不公。跟雪莱的悲惨命运相似,多丽丝·莱辛也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后来以写书为生独自带着子女生活。所以,莱辛偏爱描写经历过婚姻破裂的女人,在《金色笔记》中,安娜和摩莉两位新时代的女性均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身为女性的莱辛更多的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描写女性真实的感受,多侧重表现女性的内在心理活动,展现女性意识与欲望的存在,小说故事也都是围绕女性形象展开。《金色笔记》这一作品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借助书中的女性遭遇,莱辛直接抒发了对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描写现代女性追求自身自由解放,追求精神独立的努力。可以看出,由于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洗礼,女性身份得到了认同,女性拥有了话语权,女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四、女性角色分析
  1、《弗兰肯斯坦》中的女性形象
  在雪莱笔下,所有主要女性角色都被限制在家庭这个范围内,她们没有工作,必须在经济上依靠男性而生存,几乎没有接受正式教育,没有社交活动,没有话语权更不必说参与政治权、选举权,他们是当时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母亲卡洛琳娜、女仆贾斯汀在整部小说中只有只言片语,没有表达自我的意识,始终都处于附属并依赖于男性的隐身地位,她们的形象与伊丽莎白一样都是家庭的奉献者,家中天使,温柔、贤惠,从她们身上看不到任何作为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母亲为整个家庭倾注一生,临走之前还不忘嘱咐伊丽莎白接替自己的角色照顾弗兰肯斯坦,并期望二者结为夫妻,但至始至终都没有询问过伊丽莎白的想法。而贾斯汀的生命一直为人所主宰,从被自己的母亲抛弃到被陷害处以死刑,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自我反抗意识,甚至在面临死亡时她都选择沉默,读者也没有听到她为自己辩护的声音。而伊丽莎白作为女性形象在为贾斯汀求情伸冤时,这一细弱的女性声音却被淹没在男权话语之下,最终眼看贾斯汀含冤而死。在当时父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女性的话语权被剥夺,使女性的声音被淹没在父权的声音之下,处于尴尬的“失语”状态,或者可以说不管是母亲还是贾斯汀根本就没有自我表达的意识。
  小说中提到伊丽莎白曾与弗兰肯斯坦一同学习,且后来伊丽莎白在信中也提及了两位弟弟的学习问题。“女子无才便是德”,伊丽莎白接受教育这件事在当时的社会中必然会受到舆论与社会伦理的谴责,正如简·奥斯汀写到:“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女性角色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冥冥注定是为了结婚生子、繁衍后代、相夫教子而出现,家庭生活便是她们全部的生活。因此,雪莱不得不将其隐藏起来,即使作者对于这种观念有百般不满也不能将其显现出来。男性弗兰肯斯坦作为小说的叙事主体在描述伊丽莎白对于学习的态度时,他用积极的“研究”来表述自己,而伊丽莎白则始忠实地“追随”,她的诗歌仅是“空想”,他探索的则是“事实”,他钻研的是现实世界,她学习知识是为了自娱自乐,打发时间。可以看出弗兰肯斯坦作为一名男性对女性智力的否定,由于时代背景女性人物接受的教育不足,就奠定了女性无法在科学技术领域像弗兰肯斯坦及父亲一样取得卓越的成就,也就进一步将女性实现价值的舞台限定在了家庭范围内。   在弗兰肯斯坦眼中,表妹兼未婚妻伊丽莎白除了是“家中天使”的形象,还是温顺嬉戏的小宠物、小昆虫形象。虽然这表现了弗兰肯斯坦对伊丽莎白的喜爱,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弗兰肯斯坦心中,未婚妻始终无法同好友克莱瓦尔或弟弟欧内斯特的地位相提并论,更不必提他所痴迷的科学研究了。即使是在后来伊丽莎白被杀害的夜晚,弗兰肯斯坦也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悲伤,而是立刻关心起父亲的安危。因此,弗兰肯斯坦对于伊丽莎白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而伊丽莎白对于弗兰肯斯坦的爱却是完整的纯洁的爱,她对弗兰肯斯坦的爱占据了她生命的绝大部分,她甚至在信中苦苦哀求弗兰肯斯坦回信。这也就导致女性对于男性在经济以及情感上的极度依赖,而作为女性她们对此却没有清楚的认识,由此也就导致女性意识在短时间内一直得不到提升。
  2、《金色笔记》中的女性形象
  主人公安娜与好友摩莉都是经济独立、思想独立、有追求的单亲妈妈。安娜是一名才华出众、有知识、有个性的女性作家,她从一开始就拥有每月500英镑的收入与属于自己的公寓,她的职业与经济地位打破了传统女性只能以家庭主妇为业的传统。她在社会工作中上倾注的精力与在写作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也表现出女性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女性在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同时,女性的才华与智力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肯定。她坚强独立,因为与丈夫马克思缺乏感情上的共鸣,而选择离异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安娜一直保持着自由女性的姿态,她曾参加政治活动,为非洲的解放运动而斗争。后来与乔治组成家庭过后,乔治希望安娜听任他摆弄,安娜又再度选择结束婚姻。离婚后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或是寻求某种慰藉,她同时与多名单身男子或有妇之夫长期保持者情人的关系,这种没有婚姻束缚的性关系在安娜眼中非但不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反而是自由与个性。而这样的荒唐的行为,在雪莱的年代收到的谴责与鄙视是无法想象的。安娜有幸成为自己生活的操纵者,然而就是这样一名看似完全自由独立、无拘无束的女性,也并没有完全逃脱传统女性的牢笼。
  安娜作为一名母亲,为了给女儿一个身份,选择与一个她不爱的男人结婚。在女儿后来的成长中,安娜的整个生活都是围绕着女儿转,女儿的教育与需求在她眼里就是一切。而经历过两次婚姻的安娜仍然在寻找着自己的幸福,填补受傷的心灵。在与情人迈克尔的交往中,安娜被父权思想转变成为一位没有主见、温顺的女人,渐渐地迷失了自我,产生了一种依附的心理,但即使安娜做出这样的让步,最后还是难免被迈克尔无情的抛弃,而这一段她倾注了真心的感情最终将她折磨的难以振奋起来。跟传统女性相比,自由女性安娜虽然在经济思想上取得了独立,但仍然不能摆脱女性作为母亲、妻子而受到家庭的束缚。安娜最终矛盾纠结的状态也表明女性不能真正意义上脱离男性而独立存在,女性在情感上或多或少会依赖于男性,而在与男性的相处中,女性又会潜移默化地被固有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当时部分男性对于女性的偏见所改变。
  五、结语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从浪漫主义时期到二战过后几十年,女性渐渐由“隐性”的弱势地位发展到独立的主体地位,女性意识也由被淹没、受压抑或者缺乏的状态变为被呼吁、被争取、被彰显的地步,女性有了强烈的表达自我、追求自由平等、满足欲望、期望受到尊重、受到关注的意识,并开始注重自己的情感收获。但尽管女性意识与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由于社会的局限性与历史因素的影响,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权社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男权主义思想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着女性,女性要想取得完全的独立与平等也并非个人的努力能完成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社会整体女性意识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1]Mary Shelly. 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M]. New York: Pocket Books, 2004.
  [2]车莉.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J]. 大连大学学术交流, 2003(5):152-154.
  [3]蔡晓燕. 孤独的个体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性解读[J]. 安徽文学, 2009(3):180-181.
  [4]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記》[M]. 陈才宇, 刘新民译. 江苏: 译林出版社, 2000.
  [5]冯利.《弗兰肯斯坦》女性地位新解读[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21):74-76.
  [6]裘乐英.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观[J]. 名作欣赏, 2012:56-58.
  [7]魏天真, 梅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导论[M].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8]徐玉红, 孙靖宇. 从《简爱》到《金色笔记》女性主义的发展解析[J]. 现代语文, 2010:116-118.
  [9]杨蓓.《弗兰肯斯坦》和玛丽·雪莱的女性焦虑[J]. 时代文学, 2012(12):149-151.
  [10]朱清.《金色笔记》女性视角下的女性主体意识[J]. 外语研究, 2009(3):101-103.
  作者简介:张迪 (1991—),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单位:成都东软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卢梭是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其在《爱弥儿》中以小说的形式表达出其对儿童自然天性的尊重,以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提出了教育阶段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等方面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卢梭 自然主义 儿童为中心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所著《爱弥儿》一书充分反映了他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当今思想文化大激荡背景下意識形态工作主导权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本文从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底气何来?如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展开阐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以
期刊
【摘要】:在现代VI设计中,色彩是产生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成功的VI设计作品必须具备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在VI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色彩的魅力,丰富色彩传递的内容,关注色彩给公众带来的反应,使得VI设计作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VI设计;色彩运用;色彩心理  VI(Visual Identity)是企业形象设计视觉识别系统的简称,是将CI 的非可视内容转化
期刊
【摘要】:中国绘画构图与平面设计之间存在的微妙的联系,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之“意”和当今平面设计的构图之“意”,阐述两者之间的传承与创新,当代的平面设计不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构图的简单应用,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过新技术绘制出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的设计作品。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韵永远不会过时,它根植于我们的历史文化之中,彰显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  【关键词】:中国绘画结构;平面设计;绘画六法
期刊
和我一样教书育人的老师  是现实主义的鸟  把翅膀安放在风暴之上  一次一次用滚烫的心  把那些稚嫩的小鸟  扶摇直上飞翔  老师坐在冰冷的画室  用粉笔  给这些鸟们画出翅膀  老师们  可真有耐心  夜深了 窗外雪花隔窗飞舞  在苍茫的岁月里  浇灌了一棵棵青葱的幼树  把他们培养成虬髯飘扬的孔丘  大河泱泱 随物赋形  把那些思考的程序  变成小鸟对金字塔的攀登  道德的威力  使孩子们冻结
期刊
刘勰置《风骨》篇置于《神思》和《体性》篇之后,事实上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文学创作在构思成熟,并且有了足以体现自己气质才性的文章表达样式之后,风骨的讲求就是最重要的了。  (一)题解:“风骨”的含义  对于“风骨”的含义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各家竞相讨论的焦点所在:黄侃、范文澜等人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意”“辞”两分之说。“风”,即文意—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骨”,即文辞—文之有辞,所以摅
期刊
【摘要】:宗教和艺术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程中产生的两大人类文明。中外许多哲人都对艺术和宗教有过精辟论述,从对人的影响来讲,二者都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因,以宗教题材为背景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五台山》便呈现给世人。其中最具舞蹈特点的剧目《万佛明》的惊艳亮相成为全剧的一个高潮,本文将从观者的视角对作品《万佛明》的编创设计进行细致探讨,并就舞台表现和作品本身想要传达的佛教文化进行重点阐述。 
期刊
【摘要】:传统图案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一种设计图案,在不同时期其表现手法各异,特点鲜明,能充分体现时代特点。但现代设计方面多以学习西方设计为主, 融合了太多的外来文化。如果能够在设计中科学的运用中国传统图案,结合西方设计,中西合璧,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序结合, 就能达到更好的艺术设计效果,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多媒体的发展,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发展与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时代;舞蹈艺术;发展与创新  从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评论家也在不断的研究舞蹈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所表露出来的美学价值。而这些研究结果也增加了舞蹈艺术的理论内容。在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大量的传播方式应运而生,舞蹈艺术在这些传播方式的影响下也
期刊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服装,其定义是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同义词有“衣服”和“衣裳”。中国古代称“上衣下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此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