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置《风骨》篇置于《神思》和《体性》篇之后,事实上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文学创作在构思成熟,并且有了足以体现自己气质才性的文章表达样式之后,风骨的讲求就是最重要的了。
(一)题解:“风骨”的含义
对于“风骨”的含义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各家竞相讨论的焦点所在:黄侃、范文澜等人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意”“辞”两分之说。“风”,即文意—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骨”,即文辞—文之有辞,所以摅写中怀,显明条贯。此家认为刘勰将“情”“辞”并举,“风”“骨”双说,因此这种观点很容易地形成“风”与“骨”,“情”与“辞”以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说。但我们看最后的赞语:“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这一派的人将“气”与“体”解为意义相近的“风”与“骨”。但是事实上真的可以就此进行等同吗?非也。原文第一段中便有“始乎”、“先于”这些字眼所以情与风、辞与骨是有其先后顺序的,而且最后赞语当中“偕”“并”二字,“偕”在《说文》中:“从人皆声,俱也。”“并”在《说文》中:“并,相从也。”可以见得两个字都表示的是相伴同行但并非是相统一的关系。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意”与“辞”“风”与“骨”相统一的话,那么所有的文章便都会有“风骨”的意蕴了,如若“风骨”在文人创作中真的运用可以达到这般得心应手,那刘勰此篇最终追寻的“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文学价值意义何在?以徐复观、刘永济等人,以“情思”“事义”分别解释“风”与“骨”。刘永济:“风”者,文之情思也。情思者,发于作者之心,形而为事义。就其所以运事义以成篇章者言之为“风。”“骨”者,树立结构之物,喻文之事义也。事义者,情思待发,托之以见者也。就其所以建立篇章而表情思者言之为“骨。”这一派的主要观点认为的是“风”是情志,是发自身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骨”也是和内容有关的事义、事理。所以他们将“风骨”都归于内容方面的事情了,但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所彰显出来的一般都是情理交融的体现,所以这样的分类方式也是有其弊端所在的。还有以周振甫、王运熙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风”“骨”并非“情”“辞”本身,而是情辞的标准。即“风”与“骨”是美学上的一种要求,一种艺术上的表现方式。周振甫:“风”是感动人的力量,是符合志(情志)气(才气)的,跟内容有关,其讲求的是一种气韵生动之美,对于内容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骨”是对构辞的要求,用辞极精练才有骨,这里强调的是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提出的是对引事引言的美学要求。总体来说,以周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风”为生动的气韵,“骨”为思想感情。
除却以上三家的言说观点,还有诸多流派的纷争。以我个人对风骨的理解看来,不论是前人将风骨看作文意与文辞的分别、情思与事义的区分、还是风格和审美规范的划分,亦或是都归类于内容的范畴之中都是有其自身理论的合理之处的。因此,我们对于风骨的认知需融合各家学说之长,以让我们得以对风骨的含义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综观风骨全篇,我们可以看出刘勰写作此篇的目的在于,论说文章的美学要求,对于风与骨的论说一直都是与“美”紧密相连的概念,至于这份美产生于何处,就是刘勰对于情与辞的美学要求所在。也正是这份美学要求为文学批评、人物品鉴以及欣赏书画等各方面都具有实用的理论价值。
(二)主要理论观点:
“风骨”的构成是刘勰在此篇中讨论的重中之重,综合看来,我将风骨的构成大致划分为其内质美与外形美相统一的结果。
首先,内质美指的是“风骨”与“气”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其深刻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于作为产生风骨内在之本源的“气”之所在,与外化风骨之“力”的显现所在。亦即刘勰认为风骨的产生之源在于气与力的交互,在此篇第三段中作者引用《典论论文》当中的“文气说”,已经重点说明了气对于风骨形成的内在决定性作用。“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文气,写作主体气质在文章当中的表现;“气之清浊有体”的气是体气,指的是主体吸收万物之气的体现,因此“气”为“风骨”源之所在。而后作者列举实例,“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论刘祯,则云有逸气。”不论其引用曹丕“气有清浊之分”的观点还是刘祯论气的理论都是为了说明气于风骨产生的重要性。就像刘勰所列,作家自身的主体气质有刚有柔,而主体在创作文章之时便自然而然地将自身的气质显露与作品之中。因气是由主体内心而生,所以具有柔气的主体跃然于外的便是“文风”的形成,相对的刚气便是“文骨”的生成。刘勰最终言说的“风清骨峻”便是柔气与刚气相融,刚柔并济而幻化成的高境界之作。
而这里气的作用是离不开力的相辅相成的,其内在关系大致可概括为“气乃力的产生之根源,力是气的外化与外显。”在此篇中:“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在这里,作者将力与气相对举,表明气即力,力即气的关系。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气猛力便强,力沉气便弱。之后“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正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中所蕴含的喷薄而出的生命之力,读之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力量之所在。因此,气与力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气旺则力强,气衰则力弱。”所以由气而发的力即是风骨的外在表现。风能动人在其有力,故为“风力”,力生于骨,有骨才有力,所以亦称“骨力”,其“风清骨峻,方可篇体光华。”
我们讨论了风骨之内质美即气与力后,再来看风骨的外形美。刘勰虽尤为注重文章本色之所在,但他并未完全否定“采”对于文章的重要之所在。不难发现,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外在表现即是文采的体现,刘勰亦是用大篇幅来论证了要体现风骨之所在,不可忽略的便是它与文采的密切关系。本篇第三段中,刘勰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风骨”与“文采”作为一对范畴提了出来,如果仅有文采的修饰而缺乏风骨的气力,就像五色的野鸡毫无方向地乱窜;而如果只有气力的风骨毫无文采可言的话,那么文章便如色调单一的猛禽盤旋于高空,枯燥而乏味。因而,他对于这两方面的统一理想状态是:把富含气与力的风骨与“藻耀”相结合,完成内质美与外形美相统筹的文坛最高境界。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途中,刘勰还不忘“采”对于“风骨”的修饰应讲求“圆”与“练”的要求。“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虽然论作文需遵循旧的规范,但是在处理风骨的气力方面还需文采加以润饰,而且“圆”与“练”的提出便可知这种润饰程度要达到不露痕迹的境界。所以,刘勰认为只有做到如此境地之时,便可将“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才峰峻立,符采克炳”内质美与外在美达于统一。
(三)审美特征
1.刚健勇武,中正端直的儒家精神
刘勰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追求,他提出“风骨”的理论与儒家经典对刚健中正人格的推崇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风骨”包含了对作家理想人格的要求,“善养吾浩然之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等等,都表明了儒家理想人格是刚健勇武,中正端直。刘勰由此提出风骨理想人格追求也不难理解。
2.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
在文学创作和审美批评上,“风骨”具体表现为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刘勰一直反对文学创作中的“为文造情”和“采滥忽真”,忽视情感去追求文辞形式是不可能取得文学创作的真正成就。而作家的“风骨”和个性气质都是因人而异不可强求的,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作家,他的作品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具有“风骨”之气的作家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必然是“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陈耀南.《文心》“风骨”群说辨疑[J].求索,1988(3).
[3]郁沅.《文心雕龙》“风骨”诸家说辩正[J].文艺理论研究,1998(6).
作者简介:朱彦昭(199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一)题解:“风骨”的含义
对于“风骨”的含义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各家竞相讨论的焦点所在:黄侃、范文澜等人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提出:“意”“辞”两分之说。“风”,即文意—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全篇;“骨”,即文辞—文之有辞,所以摅写中怀,显明条贯。此家认为刘勰将“情”“辞”并举,“风”“骨”双说,因此这种观点很容易地形成“风”与“骨”,“情”与“辞”以及“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说。但我们看最后的赞语:“情与气偕,辞共体并。”这一派的人将“气”与“体”解为意义相近的“风”与“骨”。但是事实上真的可以就此进行等同吗?非也。原文第一段中便有“始乎”、“先于”这些字眼所以情与风、辞与骨是有其先后顺序的,而且最后赞语当中“偕”“并”二字,“偕”在《说文》中:“从人皆声,俱也。”“并”在《说文》中:“并,相从也。”可以见得两个字都表示的是相伴同行但并非是相统一的关系。这一点很好理解,如果“意”与“辞”“风”与“骨”相统一的话,那么所有的文章便都会有“风骨”的意蕴了,如若“风骨”在文人创作中真的运用可以达到这般得心应手,那刘勰此篇最终追寻的“蔚彼风力,严此骨鲠”文学价值意义何在?以徐复观、刘永济等人,以“情思”“事义”分别解释“风”与“骨”。刘永济:“风”者,文之情思也。情思者,发于作者之心,形而为事义。就其所以运事义以成篇章者言之为“风。”“骨”者,树立结构之物,喻文之事义也。事义者,情思待发,托之以见者也。就其所以建立篇章而表情思者言之为“骨。”这一派的主要观点认为的是“风”是情志,是发自身心的,所表达的内容是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骨”也是和内容有关的事义、事理。所以他们将“风骨”都归于内容方面的事情了,但众所周知一篇好的文章所彰显出来的一般都是情理交融的体现,所以这样的分类方式也是有其弊端所在的。还有以周振甫、王运熙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风”“骨”并非“情”“辞”本身,而是情辞的标准。即“风”与“骨”是美学上的一种要求,一种艺术上的表现方式。周振甫:“风”是感动人的力量,是符合志(情志)气(才气)的,跟内容有关,其讲求的是一种气韵生动之美,对于内容方面的一种美学要求;“骨”是对构辞的要求,用辞极精练才有骨,这里强调的是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提出的是对引事引言的美学要求。总体来说,以周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风”为生动的气韵,“骨”为思想感情。
除却以上三家的言说观点,还有诸多流派的纷争。以我个人对风骨的理解看来,不论是前人将风骨看作文意与文辞的分别、情思与事义的区分、还是风格和审美规范的划分,亦或是都归类于内容的范畴之中都是有其自身理论的合理之处的。因此,我们对于风骨的认知需融合各家学说之长,以让我们得以对风骨的含义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综观风骨全篇,我们可以看出刘勰写作此篇的目的在于,论说文章的美学要求,对于风与骨的论说一直都是与“美”紧密相连的概念,至于这份美产生于何处,就是刘勰对于情与辞的美学要求所在。也正是这份美学要求为文学批评、人物品鉴以及欣赏书画等各方面都具有实用的理论价值。
(二)主要理论观点:
“风骨”的构成是刘勰在此篇中讨论的重中之重,综合看来,我将风骨的构成大致划分为其内质美与外形美相统一的结果。
首先,内质美指的是“风骨”与“气”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其深刻的内在关系主要表现于作为产生风骨内在之本源的“气”之所在,与外化风骨之“力”的显现所在。亦即刘勰认为风骨的产生之源在于气与力的交互,在此篇第三段中作者引用《典论论文》当中的“文气说”,已经重点说明了气对于风骨形成的内在决定性作用。“文以气为主”的气是文气,写作主体气质在文章当中的表现;“气之清浊有体”的气是体气,指的是主体吸收万物之气的体现,因此“气”为“风骨”源之所在。而后作者列举实例,“故魏文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故其论孔融,则云体气高妙;论徐干,则云时有齐;论刘祯,则云有逸气。”不论其引用曹丕“气有清浊之分”的观点还是刘祯论气的理论都是为了说明气于风骨产生的重要性。就像刘勰所列,作家自身的主体气质有刚有柔,而主体在创作文章之时便自然而然地将自身的气质显露与作品之中。因气是由主体内心而生,所以具有柔气的主体跃然于外的便是“文风”的形成,相对的刚气便是“文骨”的生成。刘勰最终言说的“风清骨峻”便是柔气与刚气相融,刚柔并济而幻化成的高境界之作。
而这里气的作用是离不开力的相辅相成的,其内在关系大致可概括为“气乃力的产生之根源,力是气的外化与外显。”在此篇中:“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肌丰而力沉也;鹰隼乏采,而翰飞戾天,骨劲而气猛也。”在这里,作者将力与气相对举,表明气即力,力即气的关系。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气猛力便强,力沉气便弱。之后“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正如司马相如《大人赋》中所蕴含的喷薄而出的生命之力,读之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力量之所在。因此,气与力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气旺则力强,气衰则力弱。”所以由气而发的力即是风骨的外在表现。风能动人在其有力,故为“风力”,力生于骨,有骨才有力,所以亦称“骨力”,其“风清骨峻,方可篇体光华。”
我们讨论了风骨之内质美即气与力后,再来看风骨的外形美。刘勰虽尤为注重文章本色之所在,但他并未完全否定“采”对于文章的重要之所在。不难发现,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外在表现即是文采的体现,刘勰亦是用大篇幅来论证了要体现风骨之所在,不可忽略的便是它与文采的密切关系。本篇第三段中,刘勰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风骨”与“文采”作为一对范畴提了出来,如果仅有文采的修饰而缺乏风骨的气力,就像五色的野鸡毫无方向地乱窜;而如果只有气力的风骨毫无文采可言的话,那么文章便如色调单一的猛禽盤旋于高空,枯燥而乏味。因而,他对于这两方面的统一理想状态是:把富含气与力的风骨与“藻耀”相结合,完成内质美与外形美相统筹的文坛最高境界。而在达到这种境界之途中,刘勰还不忘“采”对于“风骨”的修饰应讲求“圆”与“练”的要求。“若骨采未圆,风辞未练,而跨略旧规,驰骛新作,虽获巧意,危败亦多。”虽然论作文需遵循旧的规范,但是在处理风骨的气力方面还需文采加以润饰,而且“圆”与“练”的提出便可知这种润饰程度要达到不露痕迹的境界。所以,刘勰认为只有做到如此境地之时,便可将“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才峰峻立,符采克炳”内质美与外在美达于统一。
(三)审美特征
1.刚健勇武,中正端直的儒家精神
刘勰对儒家文化精神的追求,他提出“风骨”的理论与儒家经典对刚健中正人格的推崇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风骨”包含了对作家理想人格的要求,“善养吾浩然之气”“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等等,都表明了儒家理想人格是刚健勇武,中正端直。刘勰由此提出风骨理想人格追求也不难理解。
2.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
在文学创作和审美批评上,“风骨”具体表现为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审美感受。刘勰一直反对文学创作中的“为文造情”和“采滥忽真”,忽视情感去追求文辞形式是不可能取得文学创作的真正成就。而作家的“风骨”和个性气质都是因人而异不可强求的,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作家,他的作品带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具有“风骨”之气的作家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必然是“刚健清峻,遒劲有力”的。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陈耀南.《文心》“风骨”群说辨疑[J].求索,1988(3).
[3]郁沅.《文心雕龙》“风骨”诸家说辩正[J].文艺理论研究,1998(6).
作者简介:朱彦昭(199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