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9月9日,南华民族中学校园里金桂飘香、彩旗辉映,学校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庆典活动。
南华民族中学,是南华县有史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一次性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安全等级最高、建筑风格最好的学校。
“南地钟灵创千秋伟业福泽万民,华堂集瑞筑万代宏基名播滇中。”南华民族中学的建成,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为契机,新建的一个教育重点工程项目。这个项目的完成为南华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华民族中学选址于南华县城北楚雄勘察院原304地质队旧址,规划占地215亩,预计建设资金1.2亿元。这个建设项目是南华县首次采用BT模式进行,是南华县校安工程建设、学校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牛鼻子”工程。对这项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实施。一期建设投入资金5 500万元,校舍总建筑面积39 658平方米,其中,3幢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1幢学生食堂、1幢综合楼(含实验室、科技室、办公室、阶梯教室)、学校大门、校园道路、30米主干道路建设等,于2010年5月开工建设,由楚雄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垫资兴建,政府分期还本付息。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南华县民族中学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建设办公室,县教育局抽调精干人员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工作分块负责、齐头并进,局领导联系负责单体建筑施工监督协调等措施,所有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保证了学校每年面向全县招生1 000多人,3年达到3 000多学生的规模。
南华民族中学是一所办学功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它的建成进一步推进了南华县的中小学办学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拉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它的建成无疑是南华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南华县深知要想生存立足并得到发展,就必须勇于探索,构建办学特色,闯出一条适合南华县教育发展的路子。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面向全县公开推荐、选拔、培养民族中学校长候选人和选聘教师。一是严格按照宣传动员、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笔试、面试答辩、组织考察、学习培训等程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取众家之长,促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推选出6名校长候选人,与县教育局签订培训协议后,赴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跟班学习培训40天。他们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活动,学习名校成功的办学思想、发展思路、管理评价方法和高效的管理运作模式,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的经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学习培训结束后,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派出执行校长的带领下,回校参与学校管理。1年试用期满后,根据候选人学习成果内化的情况,确定民族中学校长,其他候选人由校长根据需要聘任相应的岗位。二是为确保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邀请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聘用的72名第一批民族中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素质修养、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训。
2011年9月,随着南华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生,南华县按照“扩大城区、巩固坝区、稳定山区,打破乡镇、村委会界限,本着就近入学”的思路进行布局调整。一师一校学生向村完小流动,一师一校校点撤并;村完小学生向中心完小和六年级办学点流动;乡镇中心完小高年级学生向初级中学流动,山区乡镇初中学生向民族中学、县城中学流动,山区中学规模逐步减小,最终实现撤并。经过不懈努力,全县13所中学逐步整合10所、保留3所;小学98所,六年级教学点18个。全县中小学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初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责任编辑李配亮◇
南华民族中学,是南华县有史以来义务教育阶段一次性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安全等级最高、建筑风格最好的学校。
“南地钟灵创千秋伟业福泽万民,华堂集瑞筑万代宏基名播滇中。”南华民族中学的建成,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以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为契机,新建的一个教育重点工程项目。这个项目的完成为南华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华民族中学选址于南华县城北楚雄勘察院原304地质队旧址,规划占地215亩,预计建设资金1.2亿元。这个建设项目是南华县首次采用BT模式进行,是南华县校安工程建设、学校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的“牛鼻子”工程。对这项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实施。一期建设投入资金5 500万元,校舍总建筑面积39 658平方米,其中,3幢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1幢学生食堂、1幢综合楼(含实验室、科技室、办公室、阶梯教室)、学校大门、校园道路、30米主干道路建设等,于2010年5月开工建设,由楚雄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垫资兴建,政府分期还本付息。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南华县民族中学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建设办公室,县教育局抽调精干人员组织实施。通过采取工作分块负责、齐头并进,局领导联系负责单体建筑施工监督协调等措施,所有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保证了学校每年面向全县招生1 000多人,3年达到3 000多学生的规模。
南华民族中学是一所办学功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它的建成进一步推进了南华县的中小学办学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拉动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它的建成无疑是南华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南华县深知要想生存立足并得到发展,就必须勇于探索,构建办学特色,闯出一条适合南华县教育发展的路子。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面向全县公开推荐、选拔、培养民族中学校长候选人和选聘教师。一是严格按照宣传动员、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民主推荐、笔试、面试答辩、组织考察、学习培训等程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取众家之长,促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推选出6名校长候选人,与县教育局签订培训协议后,赴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跟班学习培训40天。他们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活动,学习名校成功的办学思想、发展思路、管理评价方法和高效的管理运作模式,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的经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经验和科研成果,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学习培训结束后,在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派出执行校长的带领下,回校参与学校管理。1年试用期满后,根据候选人学习成果内化的情况,确定民族中学校长,其他候选人由校长根据需要聘任相应的岗位。二是为确保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邀请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聘用的72名第一批民族中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素质修养、教学能力与管理水平、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训。
2011年9月,随着南华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生,南华县按照“扩大城区、巩固坝区、稳定山区,打破乡镇、村委会界限,本着就近入学”的思路进行布局调整。一师一校学生向村完小流动,一师一校校点撤并;村完小学生向中心完小和六年级办学点流动;乡镇中心完小高年级学生向初级中学流动,山区乡镇初中学生向民族中学、县城中学流动,山区中学规模逐步减小,最终实现撤并。经过不懈努力,全县13所中学逐步整合10所、保留3所;小学98所,六年级教学点18个。全县中小学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初步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责任编辑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