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教学方法落后,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跟随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存在一定弊端,照本宣科,本本主义思想严重,严格死板的按照教材教学,使小学数学教育似乎就不会体现出新的课改理念。所以,在新形势下,优化教学策略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
1、小学生的特点
只有了解了小学生的独有的特点后,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上好数学课。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两大部分:
(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性阶段,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组织含水分较多,含钙盐成分较少,这一特点使得小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既有弹性又易变形。而小学生的肌肉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不适宜长时间连续的运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走、坐、书写等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思维方式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转变,但是由于知识、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而导致他们的思维还是以感性经验为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从性格、意志等方面来看,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小学生已经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小学生往往都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待一件事情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往往自制力不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课程导入要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兴趣。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起始环节,优秀的导入过程,会给课程的开始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老师可以采用游戏、寓言故事、笑话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以一个有趣的“开场白”更容易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容易形成一种最佳课堂氛围,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知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逻辑,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一波多折”。平静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迅速产生枯燥感,烦躁感,学生的注意力会慢慢转移,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学的老师要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平静的课堂“热闹”起来。
首先,提及旧知识,使学生回想旧知识。把前面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连接,找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把这些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图,形象生动的网络图必然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展开新知识时,学习必然迫不及待,渴望知道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之前的联系。
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用细线拴住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圆,让学生亲身经历圆的产生过程,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周长的奥秘。在这种情境中,他们会开发自己的思维,认真思考,开动脑筋,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再次,自主探索,分组讨论。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题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做这些题目后,一般都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如果老师随便的给出答案。做错的学生难免心中愤愤不平,也不会认清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这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辩解,分析分析题目,分析自己的答案,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的辩解,往往会使学生有种求真的目的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心。知识会不知不觉的进入他们的脑海,想忘都难。当老师揭露正确的思路时又能帮助错误的学生纠正他们的思维误区,认清自己错误的地方,这样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问题时,他们就能运用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最后,举一反三,深化总结。学生学习到一些知识或者解决了一道难题后,他会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独立的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举出一些同样类型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学生们不仅不会反感,反而很高兴,想要第一个得出答案。这样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思维清晰,解题思路正确。
(3)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问难”时间。每一堂课,都会有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彻底了解,提供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时间,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不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质疑问难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地畅想,大胆求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他们这堂课遇到的难题,展现出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是让学生学会创新的一次诱导。老师对不同的看问题角度给出不同的答复,也能树立一个博学的教师形象。
3、引进竞争意识,营造进取氛围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可以促进群体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积极进取。
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更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表现最棒?”等等。教师可采取练习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与巩固新知。练习时可设计A、B题组,A组是必做题,B组是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A组题后争取完成。看全班谁完成B组题最多最好,练习后及时表扬、奖励。这样,既可让“吃不消”和“吃不饱”的两类学生各
有所得,又能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竞争。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激励和唤醒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让每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课过得不但获益匪浅又开开心心,让他们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9)
[2]魏俊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考试周刊,2011(53)
[3]张芳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吉林教育,2011(03)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
1、小学生的特点
只有了解了小学生的独有的特点后,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上好数学课。小学生的特点主要包括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两大部分:
(1)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性阶段,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组织含水分较多,含钙盐成分较少,这一特点使得小学生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既有弹性又易变形。而小学生的肌肉发育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不适宜长时间连续的运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走、坐、书写等姿势,防止骨骼变形。
(2)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思维方式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转变,但是由于知识、能力以及社会经验的不足而导致他们的思维还是以感性经验为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从性格、意志等方面来看,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小学生已经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小学生往往都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对待一件事情有很大的热情,但是往往自制力不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打造生动的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1)课程导入要富有趣味,激发学生兴趣。课程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一个起始环节,优秀的导入过程,会给课程的开始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动机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这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非常好。老师可以采用游戏、寓言故事、笑话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环境,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以一个有趣的“开场白”更容易形成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容易形成一种最佳课堂氛围,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知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和逻辑,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程的学习过程要“一波多折”。平静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迅速产生枯燥感,烦躁感,学生的注意力会慢慢转移,学习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教学的老师要不断采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平静的课堂“热闹”起来。
首先,提及旧知识,使学生回想旧知识。把前面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连接,找准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把这些数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图,形象生动的网络图必然会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展开新知识时,学习必然迫不及待,渴望知道要学习的新知识与之前的联系。
其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教“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用细线拴住一支铅笔在草稿纸上画圆,让学生亲身经历圆的产生过程,引发他们探究圆的周长的奥秘。在这种情境中,他们会开发自己的思维,认真思考,开动脑筋,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再次,自主探索,分组讨论。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题目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做这些题目后,一般都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如果老师随便的给出答案。做错的学生难免心中愤愤不平,也不会认清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这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辩解,分析分析题目,分析自己的答案,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的辩解,往往会使学生有种求真的目的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心。知识会不知不觉的进入他们的脑海,想忘都难。当老师揭露正确的思路时又能帮助错误的学生纠正他们的思维误区,认清自己错误的地方,这样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问题时,他们就能运用正确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
最后,举一反三,深化总结。学生学习到一些知识或者解决了一道难题后,他会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独立的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时候老师顺应他们的这种心理,举出一些同样类型的问题给他们解决,学生们不仅不会反感,反而很高兴,想要第一个得出答案。这样的训练方式,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出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把所学的知识和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思维清晰,解题思路正确。
(3)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问难”时间。每一堂课,都会有学生对有些问题不能彻底了解,提供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时间,这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不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质疑问难时间,可以让学生尽情地畅想,大胆求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他们这堂课遇到的难题,展现出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看问题角度,这是让学生学会创新的一次诱导。老师对不同的看问题角度给出不同的答复,也能树立一个博学的教师形象。
3、引进竞争意识,营造进取氛围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已无处不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采取竞争策略,可以促进群体参与,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积极进取。
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最先想出来?”“看谁说得更好?”“看谁做得最好?”“看谁解决问题的策略更好?”“比比谁最聪明?”“看哪一组表现最棒?”等等。教师可采取练习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与巩固新知。练习时可设计A、B题组,A组是必做题,B组是选做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A组题后争取完成。看全班谁完成B组题最多最好,练习后及时表扬、奖励。这样,既可让“吃不消”和“吃不饱”的两类学生各
有所得,又能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竞争。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激励和唤醒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让每一个小学生的数学课过得不但获益匪浅又开开心心,让他们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1,(9)
[2]魏俊明.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考试周刊,2011(53)
[3]张芳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吉林教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