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与毛泽东军事思想有毛关系?

来源 :执行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流行互联网思维,又有拿互联网思维与其他思想进行比较的,比如有文章宜家具有互联网思维。赶个时髦,简单谈谈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互联网思维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这里绝不是说毛泽东他老人家在近百年前就具备互联网思维,而是说他老人家的军事思想与互联网思维有多少相通之处,且学且珍惜。
  有关互联网思维,我们听到最多的可能是“得屌丝者得天下”以及“让用户尖叫”。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屌丝是谁?那就是中国成千上万的农民。这些农民的“尖叫”可是不得了,那是豁出性命来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家卫国,成就了一代中国人的雄姿。
  我最喜欢的一个有关营销的故事,是讲国民党军206 师少将师长邱行湘在洛阳被俘后进了共产党的战俘营,他怎么想也想不通:怎么武装精良的国军居然会败给一帮泥腿子土八路?实在太丢人了!思考若干年,他最终想通了:那是因为中国农民比地主多得多!
  我们来看看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三大战役。国民党军一个军团出动,考虑的不是怎么与共产党军队作战,而是是否能够保全自己不被消灭。武器比对方精良,军队人数上也占优势,甚至也不乏不怕死的官兵,可就是打不了胜仗。原因就是共产党的军队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甚至国民党军中的农民子弟一被解放,也立即参与到保卫自己土地的战争中来。
  如果邱将军今天用互联网思维来讲这个道理,就是天下屌丝比高富帅多得多!所以得屌丝者得天下。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案例,讲的是营销的最高境界:为最广泛的用户服务。用今天互联网的语言,就是为屌丝服务。这是毛泽东赢得天下的绝对原因。
  当然,互联网思维不只是存在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沃尔玛的“天天低价”,宜家的“销售顾客买得起的品种繁多的家居商品”的经营理念,松下幸之助的“提供像自来水一样便宜的产品”的思想,基本上都如出一辙。
  然而,有关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互联网思维中最关系密切的,却是以弱胜强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哲理。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
  我们知道,在国共两党的对决中,共产党基本上一直处于劣势。共产党发展的道路,就是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历程。毛泽东军事思想中一些具体的战略战术,如“持久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击战术,都是指导弱者发展的战略战术。
  因为我比对手弱,我要有一个发展过程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是一场持久战争。又因为弱,所以更要保存实力,借机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所以能够消灭对方的仗就打,不能消灭对方的仗就不打。因为我方力量不如对方,所以要集中优势兵力,而且还要打歼灭战。因为只有歼灭战,才能对武器弹药等物资的战斗损耗进行补充,甚至后来包括了解放战士的兵员补充。
  从弱到强,以弱胜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也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具体方案。
  纵观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我们有这样两个发现:第一、那些互联网的超级巨头,基本上没有一个不是从“小不点”发展起来的;第二、凡是那些巨头企业花巨额自己做的互联网企业,基本上没有成功的。
  首先,我们看到无论是中国的 BAT,或是美国的 Google 和 Facebook,他们生来都不是巨头,都有一个从小长大的故事。这个成长故事意味深长,基本上揭示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轨迹:开始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可是因为模式对头,能够解决屌丝们的问题,所以不经意间迅速成长起来,最后变成了巨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互联网思维解释是:不怕起步小,只要能够得屌丝,最终一定能够得天下。我认为这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唯一道路。互联网企业刚起步时规模一定要小,要经历一个“自我滚动成长”的过程,在一定的积累后才能大成。
  要重视这个星火燎原的自我滚动成长的机制和过程,这是互联网企业发展不可缺失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模式得以调整或重造,创业团队得到磨合和锻炼,网站的口碑也逐渐得以积累,从而网站发展开始在风口上加速。
  那么,那些花巨资打造出来的网站为什么无法生存呢?我认为也正是缺少了这个自我滚动成长的机制。我们看到,无论百度还是腾讯,都做过电商平台,但是都没做成。百度的有啊早就销声匿迹,腾讯的易迅也是不温不火,最终被京东兼并。我们知道百度腾讯都是流量巨头,最不缺的就是流量。可是,即使在巨大的流量面前,其电商依旧无法很好地生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严重关注。
  百度腾讯如此,更不要说那些不惜巨资买流量来建立的电商平台。可能这是互联网与传统企业发展最不相同之所在。我常说:互联网能够产生航空母舰,但是互联网承受不了现成的航空母舰。如果你要在互联网上大成,一定要从小处着手,星火燎原,自我滚动成长。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根本。
其他文献
互联网企业在世界整个版图中是很小的一个版图,它其实只是一个媒介,是整个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酶,它加速整个反应的速度和效应,没有它不可能连接到所有。它绝对重要,但是分量是很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体系才是世界所需要的。  O2O 也好,互联网也好,不管哪种精神,帮助我们活下来的才是王道。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个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不是作为一种神话色彩的东西。马云和王健林打赌,格力和小米打赌,其实最后他们打到一起去
期刊
因地制宜,不断迭代的产品模式,它的生命力才能强健!我觉得对于一个早期创业团队来讲,一个好的想法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聪明人很多,你想好了一个万无一失的想法,其实还会有人想出比你更好的想法,要比的应该是执行和落地,所以想法是不值钱的,如果你老纠结于自己的想法,有可能会让这个的想法一直上不了路。  人人贷早期试图照搬美国的商业模式,想用互联网更有效率的交易方式,去取代或者改善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过去极高成本
期刊
大家经常会听到“大数据”、“B2B”、“B2C”、“O2O”,很多人都在研究琢磨,对于整个建材乃至于家居行业来看,也要跟上这种变化,因为每个人都在变。那如何改变客户的消费习惯,如何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  我认为要做到这些:  第一,要聚焦客户消费集散地,建立品牌旗舰终端,摆脱外场纠缠。之所以受纠缠,其实因为没有品牌落地的旗舰终端,之所以没有落地的品牌旗舰终端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客户消费的集散地。  
期刊
马云说,今后所有的企业都得是互联网企业。  社会化营销近几年被轰上神坛,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案例让所有人跃跃一试,于是,冒出来一堆做微营销的机构和专家。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基本有三种状态:“形式主义”以为开个微博开个微信就万事大吉;赚到吆喝火了一把然后没声音了;坚挺了下来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来到了言必称“互联网思维”的时代,卖水果的时候建个微信群,是用互联网思维卖水果,卖化
期刊
对摩托、诺基亚的叹息还没有结束,关于索尼衰落的讨论正扑面而来。  索尼,曾是乔布斯眼中“神一样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家心目中东方企业的偶像。现在却一直亏损,并在贩卖资产“还债”,两年前它的市值只相当于苹果的 3.8%,三星电子的 6.8%。  索尼有清晰的战略、令人称道的管理思想与能力、严密的绩效考核体系、足够大的规模和长期的业内主导地位、快速的反应能力、完整的生态链条和技术能力……这些却没能阻止
期刊
履任中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三个多月的贾锋与众多建材行业大佬在布一个很大的棋局,这个局与当今最炙热的话题“O2O“无关。  时间又回到 4 月 1 日,在江西抚州举行了以“趋势与变革”为主题的中国建材行业领袖峰会及品牌联盟产业高峰论坛。在这次会议上,仅成立三个多月的中国首个产业联盟——中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0 个股东企业董事长、总裁、营销负责人再次齐聚亮相,同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中国建筑
期刊
互联网渗透进入医疗行业,是互联网快速发展演进的一种必然。  互联网自90年代末期先后冲击纸媒(门户、搜索)、通讯(IM工具)、零售(电子商务)、旅游(在线旅游)、金融(互联网金融)、教育(在线教育),其发展的核心脉络即从易到难依次渗透到具备低效率、多痛点、大空间、长尾特征的行业中去。  “医疗健康行业完全符合了互联网选择目标的特征,但由于其涉及线下医疗资源的问题,因此渗透难度大,所以互联网医疗属于
期刊
困境一:利益链条难以平衡  俯首看,家居建材的工业革命最大成功就是建立起专业化分销体系,由于家居建材产品属于高度集成产品,就意味着它必须依靠专业化的分工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这无疑和电商的本质是形成冲突的。为什么?家居行业有一条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企业与经销商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必须和一些装饰公司和设计师之间形成了一条相对固定的灰色利益链条,甚至设计师不是靠设计水平和设计作品来盈利,而是靠吃回扣获利。
期刊
用“浑身是胆”来形容何伟其实并不为过。从早年创业开始就以“皇朝帝国”为笔名的何伟在 2013年末启动了“创业梦工场”项目,在启动会上,何伟的“333,2862 创业扶持”仿佛一枚深水炸弹在业界“炸”开了一波浪潮。对在涂料行业早有名气的何伟此举的随行者和观火者大有人在,但何伟直言不在乎他们怎么看,“干好自己的事业就行了”。  关于事业的转型,何伟以自己独到的目光剖析了行业前景——涂料行业的大品牌燎原
期刊
1. 两大关键词:提高生产力和技术颠覆力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年涨 10%,高企的地价迫使企业不得不迁离市中心,某些城市甚至因为水电价格太高而实施定量配给,资本成本不断走高,尤其是国企。总体而言,所有的要素价格都是越来越贵,但激烈的竞争加上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使得企业无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如何脱困?唯有提高生产力。企业殚精竭虑意欲寻找全世界的最佳实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现今高管海外行是真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