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关键词: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2.创新精神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3.道德意识教育。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学精神需要。
4.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家的昌盛,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5.平等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1.理学发展史着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观。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赛曼与洛仑兹互相支持与合作等。
2.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 “运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等令人自豪。
3.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
通过学习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从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着手。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导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抚宁县驻操营中学)
关键词: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2.创新精神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3.道德意识教育。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则和价值取向来调整处理彼此关系,对于道德追求和完善也就必然成为人的自学精神需要。
4.社会责任感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为国家的昌盛,国民的素质的提高,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5.平等观念教育。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和捍卫真理,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具有怀疑精神和证伪精神,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1.理学发展史着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果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观。如牛顿勤于思考、悉心钻研的故事,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向权威挑战的故事,布鲁纳用生命捍卫真理的故事,赛曼与洛仑兹互相支持与合作等。
2.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注重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 “运动的世界”用诗人的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海市蜃楼”、“赵州桥的倒影”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北京天坛圜丘、明代的“水轮三事”等令人自豪。
3.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的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实验,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如擦皮鞋的学问、拍打衣服上灰尘的道理,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的道理。
通过学习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从物理教学方法改革着手。彻底改革过去陈旧的教法和手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采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个体研究、小组或集体探讨相结合,需要他人的协作,需要彼此尊重、理解,需要容忍;需要讲求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探究导学”倡导的是一种主动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没有环境条件的限制,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观念的转变。要关于捕捉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称号吧!
(抚宁县驻操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