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术后的放射治疗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xyxyxyx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联合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对瘢痕疙瘩手术术后的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 瘢痕疙瘩手术患者共180例分为3组,分别接受放射治疗和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术后单纯放射治疗、术后单纯得宝松治疗。分析上述三种方法有效率。结果: 75例接受放射治疗和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的瘢痕疙瘩术后患者有效率为97.3%,62例术后只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有效率90.3%,43例术后只接受得宝松治疗的患者有效率81.3%,三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放疗联合局部注射得宝松预防瘢痕疙瘩术后复发有明显的效果,联合治疗副作用低,病人耐受性好。
  【关键词】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 激素
  
  瘢痕疙瘩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其表现各异。瘢痕疙瘩不但具有局部瘙痒、疼痛的临床症状,还会给患者带来美容方面的严重影响。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十分困难,不但治疗效果不确定,而且十分容易复发,甚至会向外自行生长。为探讨瘢痕疙瘩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深部X线机放射治疗联合得宝松局部药物治疗行瘢痕疙瘩术后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术后放疗的瘢痕疙瘩患者180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97例,男:女为1.00:1.16,年龄l0- 53岁,中位年龄30.2岁。20—30岁年龄组发病者121例占67.22% ,发病率最高。病变分布:胸部96例(53.33%) ,肩背部51例( 28.33%) ,面颈部13例( 7.22 %),四肢11例(6.11%),其他部位9例(5%) 。单发者113例,多发者67例(病灶153处),合计266处。病变最多的患者有4处。皮损面积:因瘢痕生长形态各异,根据体表不规则面积计算法分为:≤30.0 mm2者56例,31.0~50.00 mm2者67例,51.0~80.0mm2者43例,>80.00 mm2者14例。手术切口最短7mm,最长13cm。
  1.2治疗方法:采用瘢痕疙瘩切除缝合或植皮,术后24小时开始放疗。全部患者均深部X线治疗.条件:100~160 kV。15mA,滤过板2~4mm铝或0.25mm铜,源皮距300mm。剂量2.0~2.5Gy/次,2—3次/周,总量l2一l8Gy。术后第一次放疗后采用lml注射器抽吸得宝松1ml后针头平行皮肤或倾斜7O度,间距0.5—1.0 cm,注射至切口边缘0.5—1.0 cm正常皮肤组织内注药至轻度肿胀。每月共一次,共注射治疗2次。
  1.3疗效评定标准[1]:根据瘢痕厚度、生长速度、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等分为:治愈为痛痒症状消失,皮损全部变平,1年后无复发;显效为痛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皮损有60% ~70% 变软变平,治疗结束后1年随访未复发;无效为痛痒症状有所减轻或无变化,或已达到有效标准,但在1年内又复发者,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算。
  1.4分组:瘢痕疙瘩术后放疗联合局部激素治疗患者分为A组75例,术后单独接受放射治疗剂量分为B组62例,术后单独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35例分为C组43例。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1.6 随访:治疗后门诊随访,1个月内每2周1次,以后1个月1次,评估瘢痕厚度、生长速度、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随访率100%。全部患者随访2年。所有患者治疗时创面均无水疱、渗出、伤口愈合延迟等现象,随访期内无局部皮肤坏死、感染及明显皮肤萎缩、变薄现象,但有不同程度色素沉着及轻微鳞状脱皮。
  2结果
  A组治疗有效 73例,无效2例,有效率97.3 % ;B组治疗有效56例,无效6例,有效率90.3% 。C组治疗有效35例,无效8例,有效率81.4%,三组比较χ2 =63.50333333,P=0.002168991(P<0.05)。各组患者治疗结果见表1。
  表 1各组患者治疗结果(例)
  3 讨论
  瘢痕疙瘩是皮肤伤口愈合或皮损愈合后形成一种过度增生的异常瘢痕组织,其内有大量胶原及基质成分的沉积,隆起于皮肤表面,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瘢痕疙瘩患者与自体免疫有关,属一种特异性癜痕体质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在创伤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使损伤和炎症部位长期受细胞因子的作用,结果可能导致某一改变了表型的成纤维细胞群或亚群的形成,由于某些特定表型的产生,导致愈合的最终结果是病理性瘢痕而非正常愈合。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胶原合成治疗瘢痕疙瘩,临床上特别适合复发和术后患者。放射治疗最好选择术后即开始治疗,如在手术后2周才开始放疗, 因已有大量胶原形成,疗效将受到影响。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红斑、水疱、萎缩、角化过度、色素改变、毛细血管扩张等。大剂量长疗程照射有癌变的可能。瘢痕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瘢痕疙瘩最常用的方法,长期应用激素会产生局部组织萎缩、坏死、色素沉着或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等副反应。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是一种长效激素, 是由具有高度溶解性的倍他米松磷酸二钠和具有低度溶解性的二丙酸倍他米松构成的复合制剂, 前者能被很快吸收而迅速起效,后者被缓慢吸收维持疗效, 从而具有更强、更持久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使用剂量0.2 ml/cm2, 所有部位的单次注射剂量≤1 mL,3~4 周注射1 次, 总剂量<5 mL。使用次数较其他激素要少,病人依从性较强。瘢痕疙瘩术后放疗和激素局部治疗作用机制不同,本研究结果说明二者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明显,而且复发率明显降低,两种方法的使用时间和剂量较单纯使用有所减少,而且副作用也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刘金安,王爱芬,刘粉霞.187例瘢痕疙瘩放射治疗临床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270-271
  基金项目:2010年中国医师协会一复旦张江光动力研究基金项目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异氟醚对全身麻醉术后苏醒的效果。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5例,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与异氟醚进行全麻。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管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躁动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躁动程度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ASAⅠ-Ⅱ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PICC置管后早期使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静脉炎的方法和可行性 方法 将18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置管后24小时后即采用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每天3-4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15天内发生静脉炎的百分率 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为2.22%,对照组为21.11%结论 早期湿热敷加喜辽妥外涂预防PICC致静脉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穴位肾俞、大肠俞穴、腰挟脊穴、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委中穴,对4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行针灸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经针灸治疗后优21例,良15例,优良率为90.0%,疗效非常显著。结论 针灸能消除肿胀、痉挛、疼痛和麻木,可用于慢性腰腿痛的治疗。  【关键词】针灸;慢性腰腿痛;疗效观察    慢性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治疗方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1-3岁幼儿肺炎时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及呼吸系统阻力(Rrs)的变化 。方法 选择56例1-3岁肺炎患儿,55例健康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单阻断法测定两组幼儿的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Crs/kg)、呼吸道阻力(Rrs)、呼吸频率(RR)。结果 经过仪器体重校正,肺炎组Crs/kg为(11.28±3.13)ml/kPa·kg,Rrs为(7.23±0.35 )kPa·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并与同期2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组之间超敏C反应蛋白、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在胃癌诊断中作用。方法:对近年来胃镜活检胃粘膜标本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胃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结论:胃镜诊断胃癌要紧密结合癌细胞形态特征,浸润性生长方式和临床病例资料。  【关键词】纤维内镜;胃癌;诊断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的高低取决于胃癌发现的早晚。从临床表现上胃癌的症状与胃溃疡极为相似,有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培养的破骨细胞分离,分别加入10-6mol/l,10-7 mol/l,10-8mol/l的葛根素。并设立正常对照组。于实验3.5.7天动态观察吸收陷窝在骨磨片上的形态的。7天培养后进行HE染色。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固定,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吸收陷窝改变:10-6mol/l,10-7 mol/l,10-8组mol/l浓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2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Tile分类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B2型7例,B3型6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对20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根据影像学M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外科治疗效果,并对所收集病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本文所涉及到的1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拒绝手术,自行出院。结果:2例腓肠肌病灶手术见包块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另16例做关节栓解术和骨化组织切除术。出院时关节活动基本恢复10例,明显好转6例。8例术后信访2~6年无复发,其余病饲失访结论: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口腔正畸科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3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颌病例进行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并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片。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SNA角减少(84.29±3.03°v.s.80.54±2.13°, P < 0.05)、SNB角减少(P < 0.05)、ANB角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