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中职学校中,有很大部分学生选择学习种植类专业,而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作为该专业的核心部分,其教学实践方法都值得教师们进一步分析,研究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课程改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将其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让学生够用、会用为原则,找出教学不足的根本原因,争取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植物生产与环境;有效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6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也十分重视植物生产和环境课程的发展,该门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从传统技术到新兴的农业技术,以及不断进步的环境保护意识,都是它的核心课程。由于学习内容繁琐,很多学生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得更加熟练。
一、明确改革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学习意识
(一)以必需、够用、会用为原则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专业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在有限的課堂教学时间内,无法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我们需要挑出精华来讲。选择的标准便是必须掌握的、除基础知识外很有可能用到的,以及学生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果只是枯燥的讲授知识,是很难让他们完全理解的,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他们对学科的感悟。
(二)将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
在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学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实际上我们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更大的探索空间。此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出质疑,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实行“田园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能只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亲身体验现在的种植业生产技术,这样可以将平时的学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得到升华,在田园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例如疏花疏果、修剪植株、灌溉浇肥等实际操作,都能让他们将学过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将教学目标隐藏在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主动学习到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他的魅力在于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整体的过程分为确立目标、基础知识、能力养成和随堂练习几个环节,例如在讲授“实时农事”时,教师们可以选择近期比较火热的农业话题引出今天的主题,随后发布本节课的任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将各小组的结果结合到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小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专业知识。
(三)“师傅带徒弟”教学法,提升技能水平
这里的师傅指的不是教师们,而是“学生师傅”,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知识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程度,教师们可以选择理解能力更好的同学作为理解能力差的引导者,学生也会更加贴近彼此的心理,教学进程也会更加顺利。除此之外,优秀的种植者们也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传授学生们基本知识,而种植者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项技术的掌握也很熟练,由他们作为学生的师傅,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种植技术,增强实践技能。
(四)参观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拓展给学生一些高难度的知识,很多操作并不适合学生去亲身实践,此时我们可以用参观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此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农业科技种植园、农业实验基地参观专业人士的相关操作,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做好参观前的预习工作,教师要布置给学生查找资料的任务,熟悉有关的资料。参观时学生不能以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专业人员提出,认真交流讨论,做好笔记,参观结束后,要做好心得体会,总结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体会各项技术的应用手段,加深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中职学校对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不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教学团队要始终围绕教学宗旨开展各项活动。其次,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很多学校认为中职教育的教学门槛不需要很高,这是个十分错误的观念,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跟上科学的进步速度,选择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带到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课程研究中心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植物生产情况对教学材料做出相应改变,贴近现实应用。
参考文献
[1]兰新荣.探索中职学校《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46-47.
[2]蹇小勇,梁小明.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59+263.
[3]张俊红.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农业与技术,2015,35(22):236.
关键词:植物生产与环境;有效教学;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61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也十分重视植物生产和环境课程的发展,该门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从传统技术到新兴的农业技术,以及不断进步的环境保护意识,都是它的核心课程。由于学习内容繁琐,很多学生不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得更加熟练。
一、明确改革教学内容,改变学生学习意识
(一)以必需、够用、会用为原则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专业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在有限的課堂教学时间内,无法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我们需要挑出精华来讲。选择的标准便是必须掌握的、除基础知识外很有可能用到的,以及学生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果只是枯燥的讲授知识,是很难让他们完全理解的,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加深他们对学科的感悟。
(二)将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学习
在植物生产与环境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学科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实际上我们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更大的探索空间。此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提出质疑,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实行“田园式”教学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能只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实践,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亲身体验现在的种植业生产技术,这样可以将平时的学习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得到升华,在田园中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例如疏花疏果、修剪植株、灌溉浇肥等实际操作,都能让他们将学过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手段,首先教师将教学目标隐藏在任务中,学生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主动学习到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他的魅力在于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整体的过程分为确立目标、基础知识、能力养成和随堂练习几个环节,例如在讲授“实时农事”时,教师们可以选择近期比较火热的农业话题引出今天的主题,随后发布本节课的任务,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将各小组的结果结合到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小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并且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本节课的专业知识。
(三)“师傅带徒弟”教学法,提升技能水平
这里的师傅指的不是教师们,而是“学生师傅”,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知识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程度,教师们可以选择理解能力更好的同学作为理解能力差的引导者,学生也会更加贴近彼此的心理,教学进程也会更加顺利。除此之外,优秀的种植者们也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传授学生们基本知识,而种植者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各项技术的掌握也很熟练,由他们作为学生的师傅,可以让学生更快的掌握相关种植技术,增强实践技能。
(四)参观教学法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拓展给学生一些高难度的知识,很多操作并不适合学生去亲身实践,此时我们可以用参观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此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农业科技种植园、农业实验基地参观专业人士的相关操作,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做好参观前的预习工作,教师要布置给学生查找资料的任务,熟悉有关的资料。参观时学生不能以看热闹的心态去对待,有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专业人员提出,认真交流讨论,做好笔记,参观结束后,要做好心得体会,总结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体会各项技术的应用手段,加深印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中职学校对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的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不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义,教学团队要始终围绕教学宗旨开展各项活动。其次,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很多学校认为中职教育的教学门槛不需要很高,这是个十分错误的观念,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跟上科学的进步速度,选择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带到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课程研究中心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植物生产情况对教学材料做出相应改变,贴近现实应用。
参考文献
[1]兰新荣.探索中职学校《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46-47.
[2]蹇小勇,梁小明.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23):259+263.
[3]张俊红.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农业与技术,2015,35(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