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性生态人既是全面发展的人在新时期的具体形象,也是通向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只有提高其生态修养,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规章制度,才能把他们锻造成理性生态人,才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生态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6-0086-03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的《垒球环境展望》指出,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是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气候变暖导致的洪水、干旱等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11亿。淡水供应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约40%的人严重缺水。除此之外,野生动物灭绝、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森林的破坏、垃圾的增加等各种环境问题也都迫切需要解决。大学生是天子骄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在毕业后会到各地参加工作,客观上影响力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他们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是否成为理性生态人,关系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生态人培养,已刻不容缓。
一、理性生态人的内涵及特征
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他基于对传统经济人的批判,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成为某一方面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理性生态人理念的最终成型则有赖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可,有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物质层面渗透到整个文化层面,并进人人文的视野之中。
理性生态人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人地和谐的自然观。这一点是与理性经济人无视自然、掠夺自然的本质相对立的。(2)具有生态安全意识。这一点是与理性经济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对立的。(3)注重综合效益。理性生态人能够权衡利弊,尽可能的趋利避害,即将负面影响转化成正面的影响。(4)承担对自然的责任。理性生态人作为权利的享有者,不仅承担与其权利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承担由于享有这一权利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的社会责任,以及由于影响了自然而导致一定的社会事务的责任。(5)共赢的竞争方式。理性生态人寻求双赢结果以及竞争者与外部环境的共赢结果。
二、大学生理性生态人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角色赋予了他们特有的文明属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公德缺失、道德错位、生态意识淡漠。主要表现为:(1)肆意浪费自然资源。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没有用完的本子随便扔掉的现象时有发生。(2)恶意破坏生态环境。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在景区刻字留念,践踏草坪,攀折花木。(3)随意污染生态环境。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胶、乱扔果皮、纸屑、废弃物、乱扔废电池、在露天焚烧杂物。(4)故意摆谱显阔,奢侈消费。有些大学生爱面子、好虚荣,为了表现“酷”,比吃喝阔气,比时髦,花钱大手大脚,过生日搞“生日party”。(5)淡漠生命,残害小动物。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对生物缺乏应有的爱心和同情。追打小动物,硫酸伤熊、虐杀小猫取乐。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道德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理性生态人意识缺失的原因分为两大方面:
(一)主观原因
第一,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不加约束。大学生普遍认为,将来在社会有无立足之地,关键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习惯的优劣,品行的好坏,这些都无关大局。再加上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低成本导致有些学生产,生偏激的想法,好品行能带来好处、带来效益吗?第二,“知”与“行”存在着偏差。有的大学生虽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对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较少,在知与行之间、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甚至彼此矛盾。因而,或者个体生态意识偏低、文明举止失范,或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生态环境的言行熟视无睹,甚至放任自流。第三,随大流思想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本来还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看他人不环保行为并没有受到非议,也就随波逐流。第四,生态认知缺位。大学生自身把道德、法律、环保当作知识来学习和研究,没有领悟生态伦理和环保法律的精髓,没有修炼其生态环保人格。第四,极端的人类中心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
(二)客观原因
大学生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社会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向他们不断提出超越个人的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对地球的道德要求,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公德意识,生态意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第一,长时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教育。人们对学生的价值评价发生了扭曲,家长、老师、社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文化课成绩上,只要能考出高分数能上大学就是好学生,很少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二,人们对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也主要放在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提高上。在大学里,奖学金的发放,助学贷款,各种评优活动,甚至入党,学业成绩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无疑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向导。第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出现了断层。目前,中小学的相关课程中已经设置了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但是大学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课程的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只有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某种新技术可能会产生社会伦理或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道德教育补课。教育活动缺少独立的和批判的意识,缺乏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的观念。许多教师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上,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学科之间渗透生态道德观,缺少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没有将知识性教育升华为深层次的人格教育。第四,现代传播媒介对于公众生态伦理意识的引导不够。大学生能否成 为理性生态人,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熏陶,但在目前,我国电视、报纸相关媒介对生态伦理的宣传还很落后,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很难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进而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第五,市场经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负面影响。各级政府都在鼓励民族工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增强,容忍严重的环境退化,进而不愿意通过严格地执行生态法令和法规来限制经济财富的创造。更何况在产权不明的情况下,当经济活动的正效用为私人获取。而负效用由社会来承担时,个体会更没有节制的追求效用最大,忽视长期成本,甚至不惜污染化境。这也助长了大学生个人中心论。
三、培养大学生理性生态人的途径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如何去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认识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理论修养,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理性生态人,已成为时代之急需。
(一)提高大学生生态修养,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前提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认识,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人是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个生存家园。生态危机实质就是人类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是问题的症结。大学生必须从生存的高度尊重自然,用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保护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用人类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等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努力学习生态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更新观念,调整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规律,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基础
高校本身的发展要以整体、公平、协调的方式进行,把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的理性人作为一个总体的任务提出来,是高校培养理念的转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不能满足现代文明要求的现实,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实际,同时也是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需要。首先,应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既要提出一定的学分要求,开设专门的课程,如“生态伦理学”、“环境社会学”、“人与自然”,又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界限,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的利益,从仅强调人类自身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尊重扩展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尊重,从而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在德育课中融入相关的生态知识、生态形势、生态伦理、生态法规等内容,可以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开拓德育工作的思路,使高校德育教学融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激励大学生自觉的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推动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养成。其次,应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还需要讲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并融合到专业教育中,有助于整体地认识问题,分析原因,探寻出路。再次,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和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如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总之,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为今后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搞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让大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感受自然现象,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和谐性,懂得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激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促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变。播种习惯,收获品质。大学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摘折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总之,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其德行的生成和发展,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熏陶,良好的生态实践能力也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培养。首先,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在绿树成荫、百花争妍、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卫生整洁的氛围中。感染其心灵,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其次为大学生营造绿色习惯教育的情景分氛围。诸如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绿色习惯的养成;通过高科技化的资源循环技术、太阳能的普及、风力发电的应用。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思维和行为的习惯。第三,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绿色文明的创建活动,开展“反对奢侈浪费,提倡俭朴生活”的活动,树立“浪费资源可耻,适度消费光荣”的理念。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为。第四,大众媒体应加大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引导。大众媒体环境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环境标准的确立不仅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的结果,而且依赖科学知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大众媒体应在更大的时空里,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维护生态环境光荣、高尚,破坏生态环境耻辱的良好风气,从而使大学生内心树立起鲜明的、正确的荣辱标准,把自己锻造成社会所需要的理性生态人。
(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规章制度,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保障
生态文明要求,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一,完善生态立法,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方面,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加快环境立法的脚步,使人们的行为始终处于法律规范的制约之中。另一方面,严加惩处危害环境的行为。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他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这里不仅强调了各行各业都有道德,而且强调了惩罚是保证道德不被破坏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对那些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必要的惩处,就无异于纵容,从而使这些人的行为更加无度,形成恶性循环,这势必给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威胁。加大惩处力度,使不良行为者受到制裁打击,迫使行为主体在以后的道德生活中,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所选择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基于这一物质和精神利益得失而考虑改邪归正,弃恶扬善,从而完成由他律的社会道德到自律的个体道德的内化过程。第二,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生态规范。高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自己的生态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生态人;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6-0086-03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的《垒球环境展望》指出,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是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气候变暖导致的洪水、干旱等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90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11亿。淡水供应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约40%的人严重缺水。除此之外,野生动物灭绝、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森林的破坏、垃圾的增加等各种环境问题也都迫切需要解决。大学生是天子骄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在毕业后会到各地参加工作,客观上影响力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他们是明天社会的决策者、管理者,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是否成为理性生态人,关系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生态人培养,已刻不容缓。
一、理性生态人的内涵及特征
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他基于对传统经济人的批判,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成为某一方面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自觉环境保护意识。理性生态人理念的最终成型则有赖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观的认可,有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物质层面渗透到整个文化层面,并进人人文的视野之中。
理性生态人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人地和谐的自然观。这一点是与理性经济人无视自然、掠夺自然的本质相对立的。(2)具有生态安全意识。这一点是与理性经济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相对立的。(3)注重综合效益。理性生态人能够权衡利弊,尽可能的趋利避害,即将负面影响转化成正面的影响。(4)承担对自然的责任。理性生态人作为权利的享有者,不仅承担与其权利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承担由于享有这一权利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的社会责任,以及由于影响了自然而导致一定的社会事务的责任。(5)共赢的竞争方式。理性生态人寻求双赢结果以及竞争者与外部环境的共赢结果。
二、大学生理性生态人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角色赋予了他们特有的文明属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社会公德缺失、道德错位、生态意识淡漠。主要表现为:(1)肆意浪费自然资源。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没有用完的本子随便扔掉的现象时有发生。(2)恶意破坏生态环境。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在景区刻字留念,践踏草坪,攀折花木。(3)随意污染生态环境。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胶、乱扔果皮、纸屑、废弃物、乱扔废电池、在露天焚烧杂物。(4)故意摆谱显阔,奢侈消费。有些大学生爱面子、好虚荣,为了表现“酷”,比吃喝阔气,比时髦,花钱大手大脚,过生日搞“生日party”。(5)淡漠生命,残害小动物。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和尊重,对生物缺乏应有的爱心和同情。追打小动物,硫酸伤熊、虐杀小猫取乐。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违背了社会公德和道德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理性生态人意识缺失的原因分为两大方面:
(一)主观原因
第一,思想上不够重视,行为上不加约束。大学生普遍认为,将来在社会有无立足之地,关键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习惯的优劣,品行的好坏,这些都无关大局。再加上在社会生活中道德的低成本导致有些学生产,生偏激的想法,好品行能带来好处、带来效益吗?第二,“知”与“行”存在着偏差。有的大学生虽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对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考虑较少,在知与行之间、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甚至彼此矛盾。因而,或者个体生态意识偏低、文明举止失范,或对危害公共利益,影响生态环境的言行熟视无睹,甚至放任自流。第三,随大流思想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本来还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看他人不环保行为并没有受到非议,也就随波逐流。第四,生态认知缺位。大学生自身把道德、法律、环保当作知识来学习和研究,没有领悟生态伦理和环保法律的精髓,没有修炼其生态环保人格。第四,极端的人类中心论。一些大学生认为,人是自然的中心,人对自然有着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对待自然。
(二)客观原因
大学生生态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社会应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向他们不断提出超越个人的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对地球的道德要求,使他们树立强烈的公德意识,生态意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第一,长时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一直主导着教育。人们对学生的价值评价发生了扭曲,家长、老师、社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生文化课成绩上,只要能考出高分数能上大学就是好学生,很少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第二,人们对大学生的角色定位也主要放在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提高上。在大学里,奖学金的发放,助学贷款,各种评优活动,甚至入党,学业成绩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无疑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向导。第三,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出现了断层。目前,中小学的相关课程中已经设置了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但是大学的生态道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课程的指导思想缺乏全局性,教学思路缺乏前瞻性,只有当人们在应用领域出现某种新技术可能会产生社会伦理或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时,才迫不及待地进行道德教育补课。教育活动缺少独立的和批判的意识,缺乏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的观念。许多教师的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上,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学科之间渗透生态道德观,缺少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没有将知识性教育升华为深层次的人格教育。第四,现代传播媒介对于公众生态伦理意识的引导不够。大学生能否成 为理性生态人,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熏陶,但在目前,我国电视、报纸相关媒介对生态伦理的宣传还很落后,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节奏,很难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进而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第五,市场经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负面影响。各级政府都在鼓励民族工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增强,容忍严重的环境退化,进而不愿意通过严格地执行生态法令和法规来限制经济财富的创造。更何况在产权不明的情况下,当经济活动的正效用为私人获取。而负效用由社会来承担时,个体会更没有节制的追求效用最大,忽视长期成本,甚至不惜污染化境。这也助长了大学生个人中心论。
三、培养大学生理性生态人的途径
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如何去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态认识水平,丰富他们的生态理论修养,培养他们成为真正理性生态人,已成为时代之急需。
(一)提高大学生生态修养,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前提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认识,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人是自然中的一员,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这个生存家园。生态危机实质就是人类生存危机,是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是问题的症结。大学生必须从生存的高度尊重自然,用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保护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用人类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等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努力学习生态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更新观念,调整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规律,树立科学的生态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基础
高校本身的发展要以整体、公平、协调的方式进行,把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的理性人作为一个总体的任务提出来,是高校培养理念的转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不能满足现代文明要求的现实,高校应加快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大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生态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使我们的教育更贴近实际,同时也是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需要。首先,应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时,既要提出一定的学分要求,开设专门的课程,如“生态伦理学”、“环境社会学”、“人与自然”,又要冲破传统道德教育的界限,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的利益,从仅强调人类自身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尊重扩展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尊重,从而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之中,在德育课中融入相关的生态知识、生态形势、生态伦理、生态法规等内容,可以拓宽德育工作的视野,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开拓德育工作的思路,使高校德育教学融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激励大学生自觉的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推动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养成。其次,应做好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高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时,还需要讲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将生态文明教育渗入并融合到专业教育中,有助于整体地认识问题,分析原因,探寻出路。再次,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和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如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总之,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道德观念,为今后工作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是搞好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让大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感受自然现象,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的有序和谐性,懂得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直接唤起生态伦理良知,激发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促使其责任感和价值观发生质的飞跃,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其次,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变。播种习惯,收获品质。大学生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摘折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总之,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其德行的生成和发展,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熏陶,良好的生态实践能力也需要有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来培养。首先,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在绿树成荫、百花争妍、碧水蓝天、鸟语花香、卫生整洁的氛围中。感染其心灵,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其次为大学生营造绿色习惯教育的情景分氛围。诸如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绿色习惯的养成;通过高科技化的资源循环技术、太阳能的普及、风力发电的应用。引导大学生养成绿色思维和行为的习惯。第三,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绿色文明的创建活动,开展“反对奢侈浪费,提倡俭朴生活”的活动,树立“浪费资源可耻,适度消费光荣”的理念。鼓励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为。第四,大众媒体应加大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引导。大众媒体环境态度很大程度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环境标准的确立不仅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的结果,而且依赖科学知识和道德价值的传播。大众媒体应在更大的时空里,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人们进行生态文明宣传,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维护生态环境光荣、高尚,破坏生态环境耻辱的良好风气,从而使大学生内心树立起鲜明的、正确的荣辱标准,把自己锻造成社会所需要的理性生态人。
(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规章制度,是培养理性生态人的保障
生态文明要求,通过道德和法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的关系,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一,完善生态立法,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一方面,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加快环境立法的脚步,使人们的行为始终处于法律规范的制约之中。另一方面,严加惩处危害环境的行为。恩格斯说“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而且也破坏这种道德,如果他们能这样做而不受惩罚的话”。这里不仅强调了各行各业都有道德,而且强调了惩罚是保证道德不被破坏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对那些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没有必要的惩处,就无异于纵容,从而使这些人的行为更加无度,形成恶性循环,这势必给生态环境建设构成威胁。加大惩处力度,使不良行为者受到制裁打击,迫使行为主体在以后的道德生活中,不得不慎重考虑自己所选择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并基于这一物质和精神利益得失而考虑改邪归正,弃恶扬善,从而完成由他律的社会道德到自律的个体道德的内化过程。第二,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生态规范。高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大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自己的生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