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也是高考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化常识和典故,了解诗歌语言的独特性来读懂诗家语,进而获得独特的个人审美体验,以诗词滋养人生。
【关键词】:文言基础;诗歌语言的独特性;联想迁移;审美体验
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中国古典诗词也是高考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往往热情不高,得分亦难。如何才能够使诗词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心得,与同仁探讨。
一、读懂诗家语——扫清障碍
(一)夯实文言文基础
学生畏难,最主要的原因是“读不懂”,字面意思就不理解,根本谈不上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古代诗歌语言固然有其自身独特性,但本质上是昔人写古语。所以,笔者一直向学生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夯实文言文基础非常重要。
1、掌握古语,“瞻前顾后”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其三》)中的“将”是一个重要的文言实词,意为“带领”,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解释成“把”,这一句就理解反了。又如,李白诗“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中“解释”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是“解除释放”之意,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析说明”就讲不通。读通诗意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瞻前顾后”。如杜甫《岁暮》中“济时敢爱死”一句学生不理解。其实,这句中的“济”“敢”“爱”都是文言文教学中重点讲过的。经过提醒,学生调动所学,自己解决了问题。
2、了解常识,丰富内涵
欧阳修的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有“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选择题设置了一个选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解题的关键是对“衔枚”的理解。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诗人用“衔枚”作比,表现考场上的肃静。如果不知道这个古代文化知识,这道题选错的几率极大。
3、积累典故,有备无患
用典使古诗词含蓄典雅,言简意丰,但客观上确实增加了阅读鉴赏的难度。如北宋词人吴则礼的词《水龙吟·秋兴》末句“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牛山典故,《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如不了解此典故,这一句根本无法理解。鉴于典故的难懂,一般的考试会将较为生僻的典故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自己多多积累,才能有备无患。
(二)了解诗歌语言的独特性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周邦彦的诗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賓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3)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二、感受诗歌的美——联想迁移
读懂了诗家语,才有可能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古典诗词蕴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含的美,是带有明显的感情体验的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同时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教师要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饱尝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快。之所以说是“传递“而不是”传达”,是因为此一过程大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审美”阶段的阅历个人体验远远多于师授。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使他们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
(一)联想已知,突破未知
就具体词句,联想已知的诗词是快速理解陌生诗词的好方法。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调动已知的诗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诗句,丰富新诗歌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在比较、认同或求异中成熟思想,健全心智。
习题训练中有戴叔伦的《过三闾庙》,题干要求:“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请结合诗句说说在一、二两句中作者是怎样将所咏之情形象化的。”学生熟悉教材中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连绵不断。复习至此,学生就能很完美地答出这道题。
(二)咬文嚼字,揣摩深意
诗歌的魅力和趣味恰在“咬文嚼字”,教学中遇到有鉴赏价值的句子一定不要放过,这往往是调动学生诗歌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审美体验的最好时机。如,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有“未老莫还乡”,平易的五个字却有许多转折在其中。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此一句真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陈廷焯),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细细体察。
要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寻找有疑。韦庄的《台城》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柳树原本无情,特意言明,潜台词是柳树若有情,作为六朝繁华的见证者,面消亡,必定伤心枯萎。而它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依旧葱茏茂盛,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得意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且作为一种含蓄的艺术,往往情到深处语转薄,貌似平凡的字眼儿,背后往往大有深意。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学生揣摩诗人的深意,于無声处听惊雷。
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有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情画意。身居小楼,一夜听雨,实是忧心国事,一夜无眠,“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序》)
学者叶嘉莹曾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愿我们的学生在高中古典诗词的学习中不断收获,柳暗花明,在古典诗词中找到精神的原乡,以诗词滋养人生。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3.
[2]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周振甫.诗词例话.侧重和倒装[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4]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文言基础;诗歌语言的独特性;联想迁移;审美体验
诗词具有审美教育功能,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中国古典诗词也是高考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往往热情不高,得分亦难。如何才能够使诗词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心得,与同仁探讨。
一、读懂诗家语——扫清障碍
(一)夯实文言文基础
学生畏难,最主要的原因是“读不懂”,字面意思就不理解,根本谈不上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古代诗歌语言固然有其自身独特性,但本质上是昔人写古语。所以,笔者一直向学生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夯实文言文基础非常重要。
1、掌握古语,“瞻前顾后”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其三》)中的“将”是一个重要的文言实词,意为“带领”,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解释成“把”,这一句就理解反了。又如,李白诗“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中“解释”是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是“解除释放”之意,按照现代汉语的“分析说明”就讲不通。读通诗意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瞻前顾后”。如杜甫《岁暮》中“济时敢爱死”一句学生不理解。其实,这句中的“济”“敢”“爱”都是文言文教学中重点讲过的。经过提醒,学生调动所学,自己解决了问题。
2、了解常识,丰富内涵
欧阳修的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有“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选择题设置了一个选项“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解题的关键是对“衔枚”的理解。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诗人用“衔枚”作比,表现考场上的肃静。如果不知道这个古代文化知识,这道题选错的几率极大。
3、积累典故,有备无患
用典使古诗词含蓄典雅,言简意丰,但客观上确实增加了阅读鉴赏的难度。如北宋词人吴则礼的词《水龙吟·秋兴》末句“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牛山典故,《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如不了解此典故,这一句根本无法理解。鉴于典故的难懂,一般的考试会将较为生僻的典故注释,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自己多多积累,才能有备无患。
(二)了解诗歌语言的独特性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周邦彦的诗句“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雨“肥”梅子,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賓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3)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二、感受诗歌的美——联想迁移
读懂了诗家语,才有可能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感受古典诗词蕴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含的美,是带有明显的感情体验的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同时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教师要把自己与阅读材料之间对话的愉悦经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饱尝与阅读材料对话的那份审美快。之所以说是“传递“而不是”传达”,是因为此一过程大多“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审美”阶段的阅历个人体验远远多于师授。作为教师,需要的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使他们获得独特的个人体验。
(一)联想已知,突破未知
就具体词句,联想已知的诗词是快速理解陌生诗词的好方法。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调动已知的诗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诗句,丰富新诗歌的审美体验,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在比较、认同或求异中成熟思想,健全心智。
习题训练中有戴叔伦的《过三闾庙》,题干要求:“诗歌是形象的艺术。请结合诗句说说在一、二两句中作者是怎样将所咏之情形象化的。”学生熟悉教材中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连绵不断。复习至此,学生就能很完美地答出这道题。
(二)咬文嚼字,揣摩深意
诗歌的魅力和趣味恰在“咬文嚼字”,教学中遇到有鉴赏价值的句子一定不要放过,这往往是调动学生诗歌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审美体验的最好时机。如,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中有“未老莫还乡”,平易的五个字却有许多转折在其中。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此一句真是“似直而纡,似达而郁”(陈廷焯),教学时要启发学生细细体察。
要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寻找有疑。韦庄的《台城》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柳树原本无情,特意言明,潜台词是柳树若有情,作为六朝繁华的见证者,面消亡,必定伤心枯萎。而它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依旧葱茏茂盛,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中国古典诗词,追求“得意忘言”,“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且作为一种含蓄的艺术,往往情到深处语转薄,貌似平凡的字眼儿,背后往往大有深意。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学生揣摩诗人的深意,于無声处听惊雷。
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有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绘尽江南春的神魄”。春雨如丝,绵绵不断,杏花开放,带露艳丽;深巷卖花,声声入耳,又一诗情画意。身居小楼,一夜听雨,实是忧心国事,一夜无眠,“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清·舒位《书剑南诗集序》)
学者叶嘉莹曾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愿我们的学生在高中古典诗词的学习中不断收获,柳暗花明,在古典诗词中找到精神的原乡,以诗词滋养人生。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2013.
[2]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3]周振甫.诗词例话.侧重和倒装[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4]殷光熹.宋诗名篇赏析[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