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证了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自信心及胜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口语;社会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5—0111—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证了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自信心及胜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口语;社会建构主义;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5—0111—0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和能源短缺问题再次凸显在世人面前,与数年前电力供应过剩和煤炭价格低迷的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又一次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我们,如何使电力供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电力产业是带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其关键价值在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多数发达国家力图通过构建有效的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来达到这一目
摘要:建筑企业自身在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企业中内在的缺陷与不足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过多压力不仅有害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会给企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项目经理是建筑企业项目得以实现并获得长远发展的关键角色之一。此项研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调查了我国建筑业项目经理压力水平,并从项目经理的职业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项目经理压力水平偏高的原因,为我国建筑业实行压力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
[主持人语] 二语习得通常指人们母语习得之后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二语习得研究着重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以实现揭示人类语言能力本质的最高目标。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二语习得研究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兴领域。由于二语习得的过程十分漫长而复杂,涉及到学习者所学语言的语言系统、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环境以及语言政策等诸多因素,
摘要:本文从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模式,指出我國目前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研究策略。 关键词:管理模式;科技园;策略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5)05-0047-04
摘要:人力资源是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资源。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阐述了库区整体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并指出库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战略目标任务的选择。 关键词:三峡库区;人力资源现状;开发对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了最重要的终极资源,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应用者和发展者,是区域
摘要:在实地调查了陕西周至、千阳两县小额信贷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基本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与信任条件下农信社和弱势农户的融资博弈关系。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农信社因害怕农户违约导致其收益处于完全损失状态下,因此会以较大的概率拒绝向弱势农户提供贷款,致使小额信贷无法实现。在信任条件下,弱势农户和农信社都了解对方将要采取合作的策略,因此信任会促使借贷顺利完成。据此针对博弈过程中的一些实
摘要:拾荒者现象已日趋演变成严峻的社会问题,体现在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拾荒者群体数十年无序发展已逼近群体过饱和临界点,对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愈发增大。基于实证调查和抽样分析,本文探讨了重庆市拾荒者现象的产生背景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改革城市环卫体制、分流拾荒者群体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拾荒者群体;社会负效应;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商业中心区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大力发展商业中心区,有利于提升城市流通产业,推动城镇化进程,打造城市名片。为此,在剖析重庆市商业中心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发展城市商业中心区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关键词:商业中心区;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4)05—0001—04
摘要:甲骨文中有扯(道)字。“道”字本义:人在超越私而天人相通、天人合一时,所明白的宇宙真谛。老子之“道”可比拟为:真道生妙无,妙无生神明,神明生理念,理念生规律,规律生万物。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可从中受启迪,从“现代化范式”及其“逻各斯中心主义”向去蔽之“道”之真精神转化:在“逻辑与直观统一”精神下之法律文化,既主张法治的实现,又使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至上与传统中国逻辑缺乏导致的主体精神缺失的毛
摘要:文章综合考虑劳动力转移强度和劳动力转移结构,针对开县38个乡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非农就业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民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增加呈正向效应,而转移距离和职业劳动技能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转移强度;转移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