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俗称古文,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文言文成了“拦路虎”,小学生怕学文言文。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景象。”这是因为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时代久远,再加上语言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佶屈聱牙,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
面对这些学习困难,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应对呢?
语文学习根在语言。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让学生走进文言文。我们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至关重要。
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初学文言文会表现出些许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一心理需求,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了解文言文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寻找适宜的突破口
一个精彩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一定要寻找到适宜的突破口。众所周知,成语素有“文言化石”之称,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是文言文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而且成语又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所以,以成语为切入口,学生学习文言文便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矛与盾》(北师大版十二册)时,新课伊始,我让学生找找下列句子是否有问题:
1、今天天气真好,晴空万里,浓云密布。
2、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基本全部完成了。
3、清晨,一轮夕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病句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很快会找出这些句子的通病——自相矛盾。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学习课文还会感觉吃力吗?
三、引领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会手足无措: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我们教师做什么?我们教师津津乐道的时候,学生是否是学习的主人?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我想用“引领”来诠释教师的功能更为妥帖。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引领:
1、读。
苏轼曾言“熟读精思子自知”。池莉也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文言文更应重视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读,这一环节,要突出一个“细”字,着眼一个“实”字,力求让朗读成为古文课堂的一泓碧波。例如:我在教学《矛与盾》时,就力求学生花大力气去读,先通读找出生字并解决,接着逐字逐句读。通过这样的细化,才能把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植入学生的感官。当然这样的细化不是机械意义的分割,而是有机的整合。而后进行同桌赛读,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知道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2、猜。
小学阶段,猜谜语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心理需求加以运用呢?当然不能天马行空地任由学生发挥,那样我们的课堂只是没有实效的热闹。如何引领学生去猜文言文的文意呢?
首先,要有文化的积淀。古文中有些字词的意思是固定的,我们不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词的含义。例如:“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说”或“问”或“答”,记住了这个具体意思,再根据句型就不难猜出“曰”在句中的意思了。《矛与盾》中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中的“曰”字就分别是“说”和“问”的意思。再如:古文中的“子”在很多时候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使用的“你”,在“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何如?”中“子”就是“你”的意思。
其次,新学的字词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含义,让学生记住即可。在《矛与盾》中就有这几个生字“鬻、誉、陷”,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鬻:卖;誉:夸耀;陷:穿透、刺穿。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学生怎么会不接受呢?如此一来就为学生猜测句义乃至文意做了铺垫。
最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全文的意思。这是通过学生的群策群力,巩固他们的认知。这样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不遗余力的。
3、对照。
教材在编排时,每篇文言文都给出了译文,我们教师该如何使用译文呢?怎样才能让译文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呢?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使用译文的时机。学生在猜的基础上再看译文,他们的思维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还会感觉文言文难懂吗?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对照:①、着眼于当前,让学生把自己猜的文意与译文进行对照,看看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有区别的,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着眼于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古今词义的区别进行对照,进行文化积淀,形成语文能力。
4、背诵。
丁培忠先生说:“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讲,对一些典范的作品,只要牢牢地记住即可,不可能也不需要让他透彻地理解。一味地追求理解深透就可能导致倾盆大雨式的讲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方向,该让学生识记的就绝不能含糊。我在教学《矛与盾》背诵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数一数全文共有几句话,再逐句识记。随后进行分角色识记,在对话中巩固个人学习成果,最后感情识记,在背诵语言中注意人物的感情和语句的感情。
语文学习根在语言。唯有让学生和圣贤对话,浸染在经典中,我们的语文才会色彩斑斓!
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渡玉门关’的景象。”这是因为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时代久远,再加上语言简约、精深,学生读起来觉得佶屈聱牙,难以理解,产生畏难情绪。
面对这些学习困难,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应对呢?
语文学习根在语言。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让学生走进文言文。我们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至关重要。
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初学文言文会表现出些许兴趣。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一心理需求,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轶闻趣事、寓言、典故、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了解文言文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寻找适宜的突破口
一个精彩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一定要寻找到适宜的突破口。众所周知,成语素有“文言化石”之称,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许多特点,是文言文通向现代汉语的一座桥梁,而且成语又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所以,以成语为切入口,学生学习文言文便会事半功倍、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矛与盾》(北师大版十二册)时,新课伊始,我让学生找找下列句子是否有问题:
1、今天天气真好,晴空万里,浓云密布。
2、老师布置的作业我基本全部完成了。
3、清晨,一轮夕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病句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很快会找出这些句子的通病——自相矛盾。有了这样的导入,学生学习课文还会感觉吃力吗?
三、引领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会手足无措: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我们教师做什么?我们教师津津乐道的时候,学生是否是学习的主人?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我想用“引领”来诠释教师的功能更为妥帖。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引领:
1、读。
苏轼曾言“熟读精思子自知”。池莉也说:“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文言文更应重视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读,这一环节,要突出一个“细”字,着眼一个“实”字,力求让朗读成为古文课堂的一泓碧波。例如:我在教学《矛与盾》时,就力求学生花大力气去读,先通读找出生字并解决,接着逐字逐句读。通过这样的细化,才能把佶屈聱牙的文言文植入学生的感官。当然这样的细化不是机械意义的分割,而是有机的整合。而后进行同桌赛读,避免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知道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2、猜。
小学阶段,猜谜语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为什么不把这样的心理需求加以运用呢?当然不能天马行空地任由学生发挥,那样我们的课堂只是没有实效的热闹。如何引领学生去猜文言文的文意呢?
首先,要有文化的积淀。古文中有些字词的意思是固定的,我们不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词的含义。例如:“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使用的“说”或“问”或“答”,记住了这个具体意思,再根据句型就不难猜出“曰”在句中的意思了。《矛与盾》中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中的“曰”字就分别是“说”和“问”的意思。再如:古文中的“子”在很多时候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在使用的“你”,在“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何如?”中“子”就是“你”的意思。
其次,新学的字词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含义,让学生记住即可。在《矛与盾》中就有这几个生字“鬻、誉、陷”,可以直接告诉学生:鬻:卖;誉:夸耀;陷:穿透、刺穿。这样就降低了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学生怎么会不接受呢?如此一来就为学生猜测句义乃至文意做了铺垫。
最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全文的意思。这是通过学生的群策群力,巩固他们的认知。这样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不遗余力的。
3、对照。
教材在编排时,每篇文言文都给出了译文,我们教师该如何使用译文呢?怎样才能让译文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呢?我想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使用译文的时机。学生在猜的基础上再看译文,他们的思维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还会感觉文言文难懂吗?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对照:①、着眼于当前,让学生把自己猜的文意与译文进行对照,看看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有区别的,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②着眼于语文素养,让学生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古今词义的区别进行对照,进行文化积淀,形成语文能力。
4、背诵。
丁培忠先生说:“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角度讲,对一些典范的作品,只要牢牢地记住即可,不可能也不需要让他透彻地理解。一味地追求理解深透就可能导致倾盆大雨式的讲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好方向,该让学生识记的就绝不能含糊。我在教学《矛与盾》背诵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数一数全文共有几句话,再逐句识记。随后进行分角色识记,在对话中巩固个人学习成果,最后感情识记,在背诵语言中注意人物的感情和语句的感情。
语文学习根在语言。唯有让学生和圣贤对话,浸染在经典中,我们的语文才会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