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长期及短期的利率和CPI数据变动状况,探讨我国利率调整的充分性,并做出改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通货膨胀; 利率调整; 实际利率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以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利率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通貨膨胀率的存在,如果利率调整不够充分,居民的实际存款利率与银行利率就会有一定的偏离,甚至可能为负值。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和长短期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的比较,分析我国利率调整的充分性。
一、我国通货膨胀现状
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对外贸易下滑、国内消费投资紧缩,使得物价水平出现下滑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降。这样严峻的形势使得我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活力,防止经济衰退。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缓解经济滑坡,抑制国内物价下滑。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超常规模的信贷和货币增速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给2010年的经济发展施加了经济过热的压力,进而对2011年的经济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突出的挑战就是通货膨胀问题。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感受其压力。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CPI 上涨率呈负值,仅为-0.7%;可是,经过扩张性政策的刺激,2010年CPI成功反弹,由负变正,上涨3.3%;2011年1、2月份,CPI继续上涨,持续4.9%的高值;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攀升至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9月份,CPI上涨6.1%,增长率虽较之前有所下降,不过还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其实,老百姓们也很容易从日常生活中觉察到通货膨胀的威力:买菜菜价涨,超市的一些商品价签没有变化,可是纷纷比以前“瘦身”了,自己的工资好像不如物价涨得快,取钱次数比存钱次数多,自己存在银行的钱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了……可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深入到我国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
二、我国利率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比较
利率调整是我国重要的货币调控工具。当经济低迷,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货币当局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出现过热时,就会相应的提升利率来压制热钱流入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剧。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互为起因,相互影响,这两个变量的相对变化导致了实际利率的变动。
在长期分析方面,本文选取了1990年至2010年共21年的年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衡量变量和名义利率,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分析,回顾反思我国利率调整的充分性。其中,如果在一年内基准利率发生变化,那么通过对本年内各月份的利率加权平均得出年利率。短期分析方面,由于自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较明显,基准利率调整较频繁,所以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共52个月的月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当前利率调整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加明显地体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正好是在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的,所以短期分析中也会用SHIBOR(一年期)作为基准利率来进行分析比较。由于SHIBOR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趋势值,所以月度数据以每个月的月末统计利率代表。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之所以选取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就是基准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衡量变量,是因为存款利率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其认为自己的实际利率是否为负的重要标准。根据通货膨胀预期理论,实际利率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进而会影响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所以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很值得分析和讨论。
(一)长期比较分析
我国1990年至2010年年度CPI上涨率、名义利率(基准利率)以及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长期来看,除1990年和1991年之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变动趋势大体上为一致,特别是1996年开始利率市场化之后,但是利率调整的效果具有时滞性。
1990年和1991年,是因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央行于1988年9月和1989年2月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随着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在物价指数逐渐回落、商品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又分别于1990年3月、8月和1991年4月连续3次大幅度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因此在这两年经济上扬的同时银行利率在下调。
1993年至1996年CPI飞速上涨,在此期间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经济政策,名义利率上扬。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活跃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2%,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因此我国央行于1993年7月由9.18%提高利率至10.98%,可是这1.8个百分点的跨度并没有马上缓解经济过热的现状,1994年CPI上涨率达到顶峰24.10%,1995年也居于较高位,这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2.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比名义利率变动更大。这是因为,CPI数据结果受到市场上很多因素的影响,变化较为灵活,每个月度都会有变化。而为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除非是经济运行出现显著的问题,否则货币当局不宜过于频繁地变动利率,这也是为什么名义利率变动曲线如此平滑的原因。此外,很多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总是在问题发生了再加以调控,再加上时滞性等因素,使得其政策效果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除此之外,图1中还有由1990年至2010年年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得出的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 在2003年之前,我国的实际利率偏离零点仍较大,2003年之后趋于平和,而在2003年之前以1996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之前实际利率上演“大上涨”和“大跳水”,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1993年至1996年),实际利率更是达到了-14.02%(1994年)的低位,国民财富严重缩水。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我国实际利率回归正常变动轨迹,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因此1998年至2002年我国面临通货紧缩问题,实际利率大于零。
2. 2003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良好运行,利率调整政策较为充分,使得实际利率在零点上下微量徘徊,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经济正常运行受到冲击,此时实际利率又开始上下较大范围波动,2009年达到2.95%,而处于通货膨胀的近两年,实际利率又达到了负值。
以上阶段性分析说明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稳定了我国经济,促进了市场富有活力的运行。但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货币当局利率调整政策仍存在着充分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的利率调整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出现较大偏离。
(二)短期比较分析
1.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较为明显,利率调整也较为频繁。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月度CPI上涨率、基准利率、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近3年多来我国利率调整趋势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基本一致,但是明显滞后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即:总是在CPI出现了明显变化之后才会调整利率。如:2007年1月至3月、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这两段,都是通货膨胀率先上涨,银行利率才加以上调;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这一段,银行利率的下调落后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出现了趋势相同,时间错位,但是逐渐偏离的现象。这一点从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的实际利率变动中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实际利率逐渐上升。这体现了货币政策制定的时滞性和不充分性。
(2)在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利率调整步伐难以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相匹配,甚至显得疲软无力,这种不充分的调整使得我国实际利率上下波动呈周期性变化。
2007年开始我国呈现经济过热迹象,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CPI上涨率急剧下降,2009年几乎都为负值,经过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之后,CPI上涨率持续上扬,目前没有其下降的迹象。在这种CPI周期性變动的同时,实际利率与CPI上涨率呈反向变化,而且变动趋势明显。
2.以SHIBOR(一年期)作为基准利率
2007年1月4日,SHIBOR开始正式运行,目前我国已经视其为有公信力的市场利率。在此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进行上述短期分析,并把银行利率的变动曲线加入其中,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此外,下文还把银行实际利率和SHIBOR实际利率(SHIBOR实际利率=SHIBOR-CPI上涨率)的变动情况放在一张图表中加以直观的比较。
从以上两个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2007年以来,SHIBOR的变动趋势和银行利率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从而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情况大体一致。由图3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因为银行利率的调整影响着SHIBOR的变化,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这也是利率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此外,从图4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实际利率的变动轨迹也是高度一致性。
(2)SHIBOR更能反映市场的变化,但仍存在偏差。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SHIBOR的变动轨迹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轨迹的契合程度比银行利率更大,而且SHIBOR的反映更灵敏,对CPI的变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加以反映,特别是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这一段,SHIBOR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几乎一致,而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最近这一段,SHIBOR的上升程度也更加接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幅度。而由图4我们也可以看出,SHIBOR的实际利率波动幅度比银行利率的实际利率要小,相对较平稳一些,这都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是SHIBOR的运行是存在值得肯定的意义的。但是和银行名义利率的问题一样,SHIBOR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比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SHIBOR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是相反的,而至下个月才开始跟随CPI下降,这说明了在危机冲击下SHIBOR的调整也缺乏充分性。
(三)长短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比较分析
为了直观的比较居民实际感觉到的存款利率与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的差异,现把长期和短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做一比较分析(根据将要分析的重点,长期数据从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选取;为了政策意义以及和公众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性的因素,短期分析只考虑银行利率):
通过对长期和短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1.虽然上面两个图中的两种利率的变动程度都不相符,但是从大体上看,长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走势比短期更一致一些。特别是1998—2007年,这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政策进行果断调整,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这与前文的相关经济背景分析也是吻合的。
2. 从图6可以看出,短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偏差较大,几乎是负向变动。 结合前文对短期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比较分析,说明了在短期中,实际利率的变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受名义利率影响并不显著。实际利率与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关,这种结果进一步可以说明,居民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与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情况(物价水平)有很大的联系,而银行调整名义利率无法弥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反而给民众以信号,即目前存在着通货膨胀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这反而增加了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央行强调要运用利率等多种工具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中所选取的名义利率变量仅是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也由CPI指数上涨率所代替,实际利率单纯用以上二者做差得出,所以有些结论未免显得有些单薄和片面。但是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比较,仍可以得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管理好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毫无疑问,货币当局最担心的就是制定的相关政策的有效性被公众的通胀预期所抵消。事实证明,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人,容易被现实的一些事件所引导错误预期。政府除了在制定政策以外,也要注意信息透明,使广大民众及时了解到准确详细的经济信息,这也有助于稳定民众对于经济平稳运行的信心,盲目恐慌甚至是散播谣言等有损经济正常运行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第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体系,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中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其抗风险能力。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货币政策中存在的能够自动减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经济波动的机制,其中利率调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上文所讨论的利率调整充分性的结论来看,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带有制定和实施的滞后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经济出现波动,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时候,利率调整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由于控制通胀或通缩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而货币政策中也不只有利率调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货币体系市场化发展的不完善性,由于整体较薄弱,离不开宏观管理的庇护,所以一旦出现冲击,自动恢复效果很差,即抗风险和抗危机的能力比较差。只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包括利率调整在内的货币政策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由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利率市场化的产物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比银行名义利率更能够反映市场的变化,其变动更具有充分性,这说明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
总体来说,近20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利率调整的充分性仍然有限,就目前来说,难以抗衡当前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对我国的货币体系加以完善,使利率调整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朋能.利率调整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08).
[2] 王克武、李天德、吴聪敏.我国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2).
[3] 唐羽.对当前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与思考[J].南方金融,2010,(12).
关键词:通货膨胀; 利率调整; 实际利率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存在着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以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其中,利率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由于通貨膨胀率的存在,如果利率调整不够充分,居民的实际存款利率与银行利率就会有一定的偏离,甚至可能为负值。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和长短期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的比较,分析我国利率调整的充分性。
一、我国通货膨胀现状
2008年底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我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特别是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对外贸易下滑、国内消费投资紧缩,使得物价水平出现下滑趋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降。这样严峻的形势使得我国政府不得不大力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活力,防止经济衰退。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缓解经济滑坡,抑制国内物价下滑。可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超常规模的信贷和货币增速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给2010年的经济发展施加了经济过热的压力,进而对2011年的经济提出了挑战。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突出的挑战就是通货膨胀问题。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感受其压力。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CPI 上涨率呈负值,仅为-0.7%;可是,经过扩张性政策的刺激,2010年CPI成功反弹,由负变正,上涨3.3%;2011年1、2月份,CPI继续上涨,持续4.9%的高值;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攀升至2009年以来的最高值;9月份,CPI上涨6.1%,增长率虽较之前有所下降,不过还是处于比较高的位置。
其实,老百姓们也很容易从日常生活中觉察到通货膨胀的威力:买菜菜价涨,超市的一些商品价签没有变化,可是纷纷比以前“瘦身”了,自己的工资好像不如物价涨得快,取钱次数比存钱次数多,自己存在银行的钱似乎越来越“不值钱”了……可以说,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深入到我国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中。
二、我国利率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动的比较
利率调整是我国重要的货币调控工具。当经济低迷,出现通货紧缩的时候,货币当局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当经济出现过热时,就会相应的提升利率来压制热钱流入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剧。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互为起因,相互影响,这两个变量的相对变化导致了实际利率的变动。
在长期分析方面,本文选取了1990年至2010年共21年的年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衡量变量和名义利率,通过对这二者的比较分析,回顾反思我国利率调整的充分性。其中,如果在一年内基准利率发生变化,那么通过对本年内各月份的利率加权平均得出年利率。短期分析方面,由于自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较明显,基准利率调整较频繁,所以本文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共52个月的月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来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当前利率调整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加明显地体现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也正好是在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的,所以短期分析中也会用SHIBOR(一年期)作为基准利率来进行分析比较。由于SHIBOR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趋势值,所以月度数据以每个月的月末统计利率代表。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之所以选取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就是基准利率作为名义利率的衡量变量,是因为存款利率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其认为自己的实际利率是否为负的重要标准。根据通货膨胀预期理论,实际利率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进而会影响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所以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很值得分析和讨论。
(一)长期比较分析
我国1990年至2010年年度CPI上涨率、名义利率(基准利率)以及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长期来看,除1990年和1991年之外,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变动趋势大体上为一致,特别是1996年开始利率市场化之后,但是利率调整的效果具有时滞性。
1990年和1991年,是因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央行于1988年9月和1989年2月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随着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在物价指数逐渐回落、商品市场出现疲软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又分别于1990年3月、8月和1991年4月连续3次大幅度下调了存贷款利率。因此在这两年经济上扬的同时银行利率在下调。
1993年至1996年CPI飞速上涨,在此期间我国实行适度从紧的经济政策,名义利率上扬。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极大活跃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8%,商品零售价格上升13.2%,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因此我国央行于1993年7月由9.18%提高利率至10.98%,可是这1.8个百分点的跨度并没有马上缓解经济过热的现状,1994年CPI上涨率达到顶峰24.10%,1995年也居于较高位,这说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2.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比名义利率变动更大。这是因为,CPI数据结果受到市场上很多因素的影响,变化较为灵活,每个月度都会有变化。而为了市场经济的活力,除非是经济运行出现显著的问题,否则货币当局不宜过于频繁地变动利率,这也是为什么名义利率变动曲线如此平滑的原因。此外,很多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总是在问题发生了再加以调控,再加上时滞性等因素,使得其政策效果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除此之外,图1中还有由1990年至2010年年度CPI上涨率和基准利率得出的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 在2003年之前,我国的实际利率偏离零点仍较大,2003年之后趋于平和,而在2003年之前以1996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之前实际利率上演“大上涨”和“大跳水”,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1993年至1996年),实际利率更是达到了-14.02%(1994年)的低位,国民财富严重缩水。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我国实际利率回归正常变动轨迹,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发展,因此1998年至2002年我国面临通货紧缩问题,实际利率大于零。
2. 2003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良好运行,利率调整政策较为充分,使得实际利率在零点上下微量徘徊,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经济正常运行受到冲击,此时实际利率又开始上下较大范围波动,2009年达到2.95%,而处于通货膨胀的近两年,实际利率又达到了负值。
以上阶段性分析说明了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稳定了我国经济,促进了市场富有活力的运行。但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货币当局利率调整政策仍存在着充分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的利率调整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会出现较大偏离。
(二)短期比较分析
1.以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基准利率
2007年以来我国经济波动较为明显,利率调整也较为频繁。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月度CPI上涨率、基准利率、实际利率的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近3年多来我国利率调整趋势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基本一致,但是明显滞后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即:总是在CPI出现了明显变化之后才会调整利率。如:2007年1月至3月、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这两段,都是通货膨胀率先上涨,银行利率才加以上调;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这一段,银行利率的下调落后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出现了趋势相同,时间错位,但是逐渐偏离的现象。这一点从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期间的实际利率变动中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实际利率逐渐上升。这体现了货币政策制定的时滞性和不充分性。
(2)在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利率调整步伐难以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相匹配,甚至显得疲软无力,这种不充分的调整使得我国实际利率上下波动呈周期性变化。
2007年开始我国呈现经济过热迹象,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爆发后,CPI上涨率急剧下降,2009年几乎都为负值,经过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之后,CPI上涨率持续上扬,目前没有其下降的迹象。在这种CPI周期性變动的同时,实际利率与CPI上涨率呈反向变化,而且变动趋势明显。
2.以SHIBOR(一年期)作为基准利率
2007年1月4日,SHIBOR开始正式运行,目前我国已经视其为有公信力的市场利率。在此用SHIBOR作为基准利率进行上述短期分析,并把银行利率的变动曲线加入其中,来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此外,下文还把银行实际利率和SHIBOR实际利率(SHIBOR实际利率=SHIBOR-CPI上涨率)的变动情况放在一张图表中加以直观的比较。
从以上两个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2007年以来,SHIBOR的变动趋势和银行利率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从而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情况大体一致。由图3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两种利率的变化趋势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因为银行利率的调整影响着SHIBOR的变化,从而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这也是利率传导机制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此外,从图4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实际利率的变动轨迹也是高度一致性。
(2)SHIBOR更能反映市场的变化,但仍存在偏差。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SHIBOR的变动轨迹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轨迹的契合程度比银行利率更大,而且SHIBOR的反映更灵敏,对CPI的变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加以反映,特别是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这一段,SHIBOR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几乎一致,而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最近这一段,SHIBOR的上升程度也更加接近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幅度。而由图4我们也可以看出,SHIBOR的实际利率波动幅度比银行利率的实际利率要小,相对较平稳一些,这都说明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尤其是SHIBOR的运行是存在值得肯定的意义的。但是和银行名义利率的问题一样,SHIBOR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比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SHIBOR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是相反的,而至下个月才开始跟随CPI下降,这说明了在危机冲击下SHIBOR的调整也缺乏充分性。
(三)长短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比较分析
为了直观的比较居民实际感觉到的存款利率与银行公布的利率水平的差异,现把长期和短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做一比较分析(根据将要分析的重点,长期数据从1996年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选取;为了政策意义以及和公众消费者切身利益相关性的因素,短期分析只考虑银行利率):
通过对长期和短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1.虽然上面两个图中的两种利率的变动程度都不相符,但是从大体上看,长期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走势比短期更一致一些。特别是1998—2007年,这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政策进行果断调整,实现了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这与前文的相关经济背景分析也是吻合的。
2. 从图6可以看出,短期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偏差较大,几乎是负向变动。 结合前文对短期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比较分析,说明了在短期中,实际利率的变动主要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受名义利率影响并不显著。实际利率与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关,这种结果进一步可以说明,居民对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与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情况(物价水平)有很大的联系,而银行调整名义利率无法弥补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反而给民众以信号,即目前存在着通货膨胀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这反而增加了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央行强调要运用利率等多种工具管理通胀预期的问题。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中所选取的名义利率变量仅是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也由CPI指数上涨率所代替,实际利率单纯用以上二者做差得出,所以有些结论未免显得有些单薄和片面。但是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比较,仍可以得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管理好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毫无疑问,货币当局最担心的就是制定的相关政策的有效性被公众的通胀预期所抵消。事实证明,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人,容易被现实的一些事件所引导错误预期。政府除了在制定政策以外,也要注意信息透明,使广大民众及时了解到准确详细的经济信息,这也有助于稳定民众对于经济平稳运行的信心,盲目恐慌甚至是散播谣言等有损经济正常运行的现象就不会出现了。
第二,完善我国货币市场体系,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中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提高其抗风险能力。货币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货币政策中存在的能够自动减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经济波动的机制,其中利率调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从上文所讨论的利率调整充分性的结论来看,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带有制定和实施的滞后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在经济出现波动,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时候,利率调整效果并不明显。一方面,由于控制通胀或通缩需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而货币政策中也不只有利率调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货币体系市场化发展的不完善性,由于整体较薄弱,离不开宏观管理的庇护,所以一旦出现冲击,自动恢复效果很差,即抗风险和抗危机的能力比较差。只有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大背景下,包括利率调整在内的货币政策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由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利率市场化的产物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比银行名义利率更能够反映市场的变化,其变动更具有充分性,这说明我们应该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的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
总体来说,近20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整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利率调整的充分性仍然有限,就目前来说,难以抗衡当前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因此,需要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对我国的货币体系加以完善,使利率调整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朋能.利率调整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消费导刊,2009,(08).
[2] 王克武、李天德、吴聪敏.我国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2).
[3] 唐羽.对当前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与思考[J].南方金融,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