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要创设核心素养下的科学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好班级的整体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在微观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高效,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该文通过阐述核心素养下的科学高效课堂内涵,探讨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践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科学是以启蒙为主要目的,而科学类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常识从而避免学生因为在生活中太过无知而导致危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科学课堂上发挥教学潜能,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事情并养成固定的理性思维方式。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考试做准备,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激发学习的动机,体验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较重,但好奇心停留在趣味性、新奇性的水平上,小学科学教师的任务是促使学生从普通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科学的好奇心,教师应该扩大探索、研究科学现象的范围,让学生通过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探索科学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例如:在学习“植物的共同特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种植两种植物,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一个月以后将植物带到学校中,学生拿出仙人掌、向日葵、芦荟、吊篮等植物,让学生分析植物的共同特点,教师提问:“仙人掌和向日葵需要浇水的时间相同吗?仙人掌和芦荟的生长需要哪些共同的条件?”在这个时候,教师不作任何解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可以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给小组得一分,一个月下来,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从教师处领取物质奖励。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情感和智力得到发展,如果急于传授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就会产生疲劳感。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的科学知识,探索新的科学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和合作,最重要的是更新教育觀念,树立新时代教育理念,并且更新教学方法,注意让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实践,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课堂参与度引发小学生探究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为学生留出自主发展的空间,给予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深刻了解科学知识。例如,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再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合理推测,说一说自己的理由,使学生能够运用原有知识探索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之后,教师利用视频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人耳的构成,让学生比较自己的猜测和事实,总结归纳出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种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学生的素养,还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注重课堂实验示范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观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实验教学时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与步骤,在使用及装配仪器的过程中都必须保证动作的准确有序。例如,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托盘天平必须用镊子取用及移动砝码;连接电路时要先接线路、后通电,拆卸时先断电、后拆除线路等。同时在示范试验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探究,并根据实验现象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及探索求知意识。
四、渗透STEM教学理念,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在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融入符合小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单一、感性,普遍依赖于对生活经验的直接体验,因此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多学科或多领域知识、技能学习时,教师要切实结合学生在信息获取、处理等方面素养的特点和前期的综合学习表现情况制定各具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标准,这样小学生不至于因实验太过简单而降低实验操作兴趣,又可避免实验任务难度过大无法完成进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实验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符合学生趣味取向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氛围,并让小学生以更为高涨的热情准备参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动,培养小学生小组合作精神。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植物繁殖方式时,教师可以选择蒲公英、红树等繁殖方式比较特别的植物作为例子:蒲公英传播种子主要借助风力,依靠风将伞一样的种子吹散到其他地方进而落地生根,完成繁殖过程;红树则是唯一的胎生植物,幼苗在母树枝干上发育成熟后脱离母体,直接插进软泥中形成一颗新的树体。对于蒲公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户外,实地观察蒲公英的样貌,并试着吹一吹上面的“毛团”,观察蒲公英种子飘飞的样子;红树在我国相对少见,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相应的影像资料,带领学生真切认知红树繁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而直观地认识教学对象的总体特征,对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同时也为STEM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准备了必要的思维条件和情感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十分重要,在教学过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展开一系列的相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更多的科学原理,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钦生.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 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6).
[2]王映雪.简析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 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J].才智,2020 (08).
[3]谢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