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异化→回归:教育现象的历史沉思、现实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哲学理性的角度看,异化在人类进化的特定时期,对人的理性生命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从与人的同一,经历对人的异化,最终要实现向人的回归,这是教育早就“注定”了的发展轨迹,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而且,教育与人及其生活,从最初的同一,到最后复归同一,不是无意义的循环,而是一种辩证的回归,是在扬弃了各阶段的悖理性之后所达到的更高层次上的同一,蕴含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意义。
  关键词:教育现象;同一;异化;回归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1-0017-04
  
  异化,是事物走向自身反面的一种现象。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异化是“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1];在马克思那里,异化特指机器大工业时代中工人的劳动现象,即财富、财富的占有方式以至劳动本身都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当今之教育,也正发生着严重的异化,正由人类追求幸福、实现理想的活动而衍变为戕害生命、压迫人性的异己物。教育之异化,究竟源于何时?因于何理?归于何途?笔者不惴冒昧,试图对它作历史的沉思、现实的审视和未来的展望。
  
  一、沉思昨天:教育与人的同一
  
  当我们在大厦林立的现代学校中、宽敞明亮的网络教室里从事和接受着人类最神圣的教育的时候,也许已经不屑于再去回味人类祖先口授言传、耳提面命的教育。然而,当我们透过今天的繁荣,发现教育渐渐地疏离了生活、疏离了人,走向严重异化时,我们感到有必要对教育作一番追根溯源。
  异化,是不是在教育一产生时就“播下”种子了呢?首先我们不妨追思一下原始的教育。诚然,第一个负载意义的简单语音的发出和第一件具备特有功能的粗糙劳动工具的诞生,的确表征着我们已最终告别动物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的确可以说人已超越自然、超越动物了。然而,人却还没有真正超越自己、超越感性和超越生活的“此在”。就教育而言,因为受着当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方式的限制,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形态,没有确立一种专门机构——易言之:教育没有疏离人,没有疏离人的生活,没有成为人的“异己”物。具体来说,可从两方面理解:其一,当时我们祖先的劳动能力,除了可以饱腹存活,安身立命之外,还没有可能“腾出”人手来专门从事教育,没有剩余产品可以供养专业“教育人员”;其二,当时我们祖先的知识经验,还没有达到足以设立专业机构来专门进行传授的数量和规模,并且,其知识经验依然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没有达到理性概括的层次,无法游离于生产、生活去单独进行授受。这就是我们对原始教育基本面貌的扼要描述。
  那么,教育何以能够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并且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日趋兴旺、日益发达呢?作为它的源头,原始形态的教育,有何合理性呢?是它特有的传承知识经验的功能,还是它特有的传承知识经验的方式?笔者以为:在原始人的生活中,尽管教育的诸多“元素”确实具备了,尤其是教育对于人、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已经客观地存在了;但是,限于认知发展水平,在原始人的意识视野中,还并没有所谓的“教育”和“教育价值”概念,有的只是一种弥散着“教育元素”的生活,有的只是对那种生活本身的需求和投入;换言之,教育被延续着、发展着,主要不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教育具有某种“功能”,而是因为教育是一种能够让人们获得当下满足和愉悦的有意义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原始教育的根本合理性在于它特有的与生活同在的方式,在生活过程中随时随机地传承知识经验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有两个值得借鉴的特点:一是基于群体的个性化,即部落作为我们祖先的生活共同体,它同时也是教育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中,长者与幼者分别自然结成“导师群”和“学员群”,两“群”内部没有什么专业分工,两“群”之间“师生”关系也不固定,“社会要求”与“个人兴趣”构成“零距离”关系,幼者在共同体内可以按照自己的“专长”随时随地进行“择师”、“选科”,并可以随时随地“换师”、“转科”,充分体现了“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二是伴随生活的情境性,即原始的教育直接伴随于生产和生活过程,生产和生活既是知识经验的具体情境,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构成了“先生”与“后生”互动其中的浑然一体的教育过程;长者面对幼者生产着、生活着,并随机地讲述着,便是传授知识经验,便是教学;同样,少儿面对长者劳动着、生活着,并随机地聆听着,便是接受知识经验,便是学习。这种教育,以最古老的方式应证着陶行知倡导的“做中教、做中学”的“生活教育”理念。
  从生命的维度看,这种源于生活又随即回到生活的教育,宽松,自由,对人性绝对没有构成限制和“压迫”,这在原始时期有其合理性。但这样的教育因其对生活感性的过度依赖性而制约了知识、经验的归纳、概括、浓缩、提升,不利于知识本身的发展;教育过程的过度随机性,影响了人学习知识、经验的效率,不利于人的发展。这恐怕就是原始教育内含着的先天“缺陷”。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类实践和认识领域的不断拓宽、经验的不断丰富,原始教育自身也在不断积蓄和加大着“分化”的内需。先天的“缺陷”和“分化”内需的增强,也许就是独立形态教育的逻辑生长点,同时也是现代教育走向异化的潜在根由。
  
  二、审视今天:教育对人的异化
  
  从一个角度看,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不只是一种生物的、以感性活动为基本方式的生命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以理性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生命存在;意识的萌芽、语言的出现、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的形成、最简单的知识、经验传授现象的发生,都是人的理性活动最初形态;教育正是集中表现着人类理性生存需求和生存状态的活动。原始的教育,在反映人类感性生存需求方面,有其合理性,而在反映人类理性生存需求方面却存在悖理因素,因而势必延缓乃至影响人的完整发展和整体提升。所以,当人的理性发展需求足够强烈,并且客观条件已基本具备的时候,教育便从人的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活动形态出现于历史舞台上。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旧质生成新质的过程;独立形态的教育,就是人类自我“扬弃”、实现自身完整发展和整体提升之理想的活动形态,从理论上说,它“扬”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对生活的关注,“弃”的是对经验处置的过度无序、对感性情境的过度依赖,在“扬弃”中逐步建构起作为独立形态所必需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教学运行方式以及协调教育、教学内部关系的种种规范等——人类就是期望通过这样的教育,优化生命所必备的感性素质,并充分积淀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理性素养,从而实现完整发展和整体提升。然而,在走上独立之路后,尤其是在进入工业社会后,教育身不由己地偏离了应然轨道,偏执地夸大人的理性生存需求、理性发展可能以及理性素养对于人的生命的价值,过度地贬低人的感性需求的合理性及感性素质在生命内涵丰盈、生命质量提升上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大课程的理性分量,并且主要地采用了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课程的感性成分及相应的教学空间逐步被挤压、挤占甚至被完全替代,教育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没有感性冲动的加入,更不是全身心的投入,而是以局部的生命甚至生命碎片参与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传递,是灌输,是塑造,是把一系列象征知识经验的符号“移植”到学生脑子里。这种教育没有师生间生命互动、情感交融、价值共享的愉悦,结果,学生被打磨成了器物,教师也沦为了工具。
  教育为何这样误入异化之歧途?笔者以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教育固有的艰难性导致教育的自然异化。不可否认,人是社会性存在,是文化的动物,但人并非生来就具备了社会性和文化品质;作为生命,人在刚刚脱离自然界或刚刚降生的时候,仅仅是一种生物体,不过是一种具备了获得社会性和文化品质的潜能而已,而这种潜能必须经历后来的实践才能转化为外在现实——经历社会化而生成社会性,经历文化建构而成生成文化品质。有人把这种由人类的经验技术、文化知识内化到个体身心结构中而形成的社会性和文化品质,称为“超生物性”,把原来外在于人的经验技术、文化知识称为“超生物体”;认为人的肉身作为生物体,“并没有自动接纳工具的能力”,“并不包含向超生物性转化的因子”,经验技术、文化知识“对人的生物性来说是一种异己物”,而教育恰恰要着意地将这些“异己物”植入人之生物体中,实现“人的意识对肉体的超越”、“人的理性对感性的超越”、“人的可能性对必然性的超越”[2]。很显然,这种超越须以“人为”的方式去“为人”,在实践中,难免偏离内在尺度与法则,这样,“超越”过度导致“脱离”,“异己”因素发展为“异化”,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其二,人类特有的功利性导致教育的人为异化。所谓功利,是主体行为之外所能获得的收益;功利性则是指谋求行为之外收益的一种属性。在行为之外另有功利期待,这恐怕是人的特性,但并非功利期待一概应该受到谴责。当功利在主体看来是生命提升、人性完善的直接表征,并且对人类的发展也产生着积极价值时,这种功利期待是合理的;反之,当主体将功利视为根本目的甚至最高目的,不惜以生命意义的沦落去“殉”功利时,这种功利追求是悖理的。所谓人的特有功利性导致教育异化,意指人为了某种外在利益(诸如谋生、求职、就业或名誉、地位、财富乃至权力、霸业等),“自觉”地通过教育乃至迫使教育背离本义,异化了人,导致人生命内涵的缺失和精神家园的荒芜。正如有人说,“个人要求更多的教育,不是为了智慧,而是为了维持下去;国家要求更多的教育,是为了要胜过其他国家;一个阶层要求的更多的教育,是为了要胜过其他阶层,或者至少不被其他阶层所胜过。”[3]这正是对人的功利特性导致教育“人为”异化及其根源的深刻揭示。
  
  三、展望明天:教育向人的回归
  
  当教育的社会理性推崇到极至、功利力量将人的生命伤害到极至时,正是教育异化发展到了极至的表现!于是,我们忧虑着,人类智慧之举、人类张扬生命、实现幸福的理想之举——教育的异化究竟何日为终?是不是要彻底断送自己乃至断送人类?其实,这种忧虑也未免极至了点。笔者以为,异化的极至恰是趋同的前兆,这是一种哲学的必然,也是人的必然。
  教育发展与人性发展历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教育异化现象也遵循这种哲学必然。首先,社会发展为教育的终极回归创造了足够的外部条件。未来社会,人类物质生产能力空前增强、物质资料空前丰富、可持续发展体系空前完善,总体的生存环境令人满意。就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来看,诸如场所设备资源、课程文化资源、教育人力资源等都已经足够丰富、足够优越,足以满足全社会、全人类的教育需求,足以确保所有人在选择教育时间、空间、内容和合作伙伴方面的充分自由。
  其次,人的发展为教育的终极回归提供了巨大的内部动力。“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视为人的内在本质”[4]。以动态发展的目光解读马克思的命题,我们应该从中“看到”人的本质的辩证发展过程:人在最初的“原始共同体”阶段,其本质力量处于萌芽和朦胧状态,其活动是自由而不自觉的;在后来的“个性人独立体”阶段,人类日渐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强大,因而其本质力量“自觉而不自由”地以“不够合理”的方式展现,陷入了自我中心的泥潭,此即异化;在最后的“自由人联合体”阶段,其本质力量以“合理”方式更加全面地展现,在欣赏到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矫正了自身的失误和欠缺,其活动是真正“自由自觉”的。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经历了“自觉而不自由”的阶段,让人们看到教育力量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对人的异化的苦痛,产生了回归的觉醒,期待教育真正能够给人以生命的滋润、精神的养育和心灵的抚慰;同时,在这一阶段中,人因经历了足够的外铄性“理性注入”以及内生性“理性生长”,其理性素养达到了相当水平,意识超越肉体、理性超越感性、可能性超越必然性时的艰难性大大降低。这样,人与教育就可能圆满吻合、和谐统一,人在教育那里就可能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张扬全部的个性;而教育在人那里也达到全面的开放,可以实现最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从哲学理性的角度看,异化在人类进化的特定时期,对人的理性生命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从与人的同一,经历对人的异化,最终要实现向人的回归,这是教育早就“注定”了的发展轨迹,是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在教育中的体现;而且,教育与人及其生活,从最初的同一,到最后复归同一,不是无意义的循环,而是一种辩证的回归,是在扬弃了各阶段的悖理性之后所达到的更高层次上的同一,蕴含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发展意义——这就是笔者对教育发展轨迹的辩证解读。有鉴于此,我们应该冷静地考察教育,乐观地看待教育前景,理智地认识异化,科学地处置和消解异化,合理地实现教育的超越,积极地推进教育世界向人的生活世界的终极回归。
  
  参考文献:
  [1]辞海(缩)[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302.
  [2]李海林.教育的异化和美化[J].云梦学刊(社科版),1998(3).
  [3]李江源.知识与智慧:现代教育中的二律背反[J].现代教育论丛,2001(1).
  [4]岳勇.人的本质:马克思的三个命题与方法论转换[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3).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Education Phenomenon
  
  LIN Xuan-long
  (Yixing No. 2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206,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alienation is indispensable to human's rational life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advancement. Education is doomed to develop in the sequence of identity at first with humans, then alienation, and finally regression of humans, which is the law of human's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The circulation is not meaningless, but a kind of dialectical regression, reaching the higher level of identity after reasonable elimination of irrational factors.
  Key words:educational phenomenon; identity; alienation; regression
其他文献
读薛法根老师《〈哪吒闹海〉教学实录》,我感到扑面而来的熟悉的气息:汩汩冒出的幽默,不事雕琢的自然,大开大合的结构,风流蕴藉的内容……如果分开,也许能在不少老师的课上看到;但合而融之,则是薛法根的课堂,这种种元素散发着,弥漫着,氤氲成薛法根独有的课堂文化的气息。  想起薛老师10年前的代表课《螳螂捕蝉》,里面的很多元素依然活跃在今天的《哪吒闹海》课堂上,《螳螂捕蝉》之后,还有《第八次》、《天鹅的故事
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像一个沉睡的巨人。他们探究精神的源头是好奇心,无时不在追问我是谁、我来自何方,言语之中充满着创生和灵性。这种独特的诗性的智慧构成了儿童的基本生存状态,鲜明地表现了儿童就是一个哲学家。  嬗变:诗性智慧消失的考问  然而,随着年级的递升,知识量的增加,我们的课堂不但没有成为滋养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养料,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成了禁锢学生个体精神的枷锁,儿童诗性智慧的消失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
摘要: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关键词:课程文化建设;课程领导力;西庐文化
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特色的重要,它是凝聚学校内涵的文化张力,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积淀形成的学校办学的内在倾向和个性特征。学校特色不可能“横空出世”,更不是应景之作,它是贯穿学校发展生命历程的精气神,因而成为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本文试图以江苏省南通中学的文化发展为例,探究学校特色的文化生态。  一、学校特色是基于学校文化的追寻、拷问和坚守  学校教育既有一般的、共性的教育
一、现状分析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是以单元形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安排三到四课。而课与课之间的联系是阶梯式上升的,也就是说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学生的要求都是循序渐进的。可是在一线的品德学科教学研讨中,笔者发现教师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往往只以一篇课文为教学单位,忽略了整个单元。而学生的学也是满足于单一课文的学习,不关注甚至感觉不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
丹阳六中是一所“调整校”——由两所撤并的农村高中和一所郊区初中、一所城区初中在丹阳西郊“组装而成”;更是一所“新校”——1996年组建、开办。然而,就是这样一所“新校”、“调整校”,在开办短短10年后的2006年就被认定为省四星级高中,如今,学校的“生本教育”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新疆内高班”为载体的民族特色教育经验全国闻名,女子足球队即将走出国门,代表中国赴巴西参加世界中学生女子足球比赛
郭初阳老师讲的《沉重时刻》,我所看的,只是网上视频,并非现场所听。时为午夜时分,看完后,便一遍一遍地读里尔克的这首诗,继而陷入沉重的惘然之中。  忝为语文老师,迄今已十又五年,所听过的课,自然不在少数,有名师的,也有非名师的,但是,能够让我忘记是在听课,而随着老师全然进入文本的,却实在了了,郭初阳的这课,算是一堂。  所以,便想说一说。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堂课的话,我会说,这是一堂“不动声
最近去美国访问,参观了十多所高校。有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不到千人的小校,其中有一所不为大家熟知的印弟安诺州的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因为我的高中学生在那里读书还为我们作了介绍,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让学生在求学期间就能参加应用性研究,学习、研究、开发应用紧密结合的学以致用的办学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学校也以此引以为自豪,所以
幸福,是一个人活着必然追求的本质问题。教育因指向人,而注定是一种追求幸福的活动。多年来,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以“培养真正的人,成就幸福的人”为理念,树立健康快乐的教育目标,创新寓学于乐的教育方法,追求乐此不疲的教育过程,践行着“培养幸福儿童”的“三乐”教育理想。发展“三乐”学生,成就“三乐”教师,构建“三乐”课程,学校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三乐”教育,展示着一种独属于金阊实小的幸福教育表情。  “三乐
受访:邓雪霞(南京市小西湖小学校长)  采访:杨孝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  【学校名片】  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西临秦淮河,南朝中华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学校发轫于清代,于1906年正式转型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是南京市创办最早的小学之一。秦淮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百年湖小的精神依归,而跨越近三百年的普育堂,以及与普育堂一脉相承的“义学”传统,则是小西湖小学办学坚实的文化根基。“